APP下载

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05-19陈雪玲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连锁经营竞争力

摘要: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之间存在密切的共存共生的关系,零售企业与社区的利益既存在冲突,又存在着相互制衡的机制。一方面,社区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经营空间以及治安、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行为也会对连锁零售企业经营运作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此,连锁零售企業与社区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博弈关系。为此,连锁零售企业应规范自身行为,通过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从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连锁经营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作为中国连锁零售行业的代表,中国连锁百强2018年销售规模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 13.8万个,同比增长16.0%。在连锁百强各业态中,便利店增速遥遥领先。2018年,便利店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1%,门店数量增长18.0%,新增门店11944个,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62.5%。可见,以连锁零售业为代表的消费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连锁零售业中,最贴近居民和社区的便利店则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为此,从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关系的视角来探寻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社区元素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认为,社区是一个社会联合,往往具有一定的亲族血缘关系,从而导致个体的意志通常要受到感情的、共同的意志所影响。作为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共同体,社区往往成为人们实现他们各种不同功能和满足其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空间载体。而社区功能,则是指社区的各个组成部分对社区整体的作用、意义或价值。如教育类机构对社区的价值,商店类组织如连锁零售企业对社区的作用等。具体来看,社区的功能主要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等。

一般而言,社区中的连锁零售企业往往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消费所需的大部分商品,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共存共生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一方面,连锁零售企业需要利用社区提供作为经营场所使用的土地、仓库,以及需要社区具备完善的水、电和交通设施,良好的治安环境、劳动力、原材料、各种生活服务等也是需要社区提供的。另一方面,连锁零售企业则可以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此可见,在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连锁零售企业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连锁零售企业尤其是社区中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往往是社区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一些大型的连锁零售场所往往成为当地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为满足所在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起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担当着社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功能。因此,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建立和谐的关系,相互促进,互利共赢,不仅影响着连锁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决定着社区的进步与繁荣。不难想象,离开社区支持的连锁零售企业,就像鱼离开了水,是无法继续生存与发展的。连锁零售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附近的社区居民,社区的环境、社区人群的素质,无一不对连锁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连锁零售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社区福利事业,主动参与社区的如救助无家可归人员、帮助失学儿童等活动,为社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反过来又能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为社区建设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必然能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提高企业的良好声誉,最终都会转化为连锁零售企业的无形资产,连锁零售企业因此获得更好的长期发展的基础。

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之间除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之外,显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和相互制衡。由于外部性的普遍存在以及企业追逐利润的天性,当连锁零售企业不择手段地通过资本的利用为自身谋利时,就会把本应内化的成本予以外化转嫁给社会(或社区),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滥用经济优势垄断价格、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等等,这些都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的利益既存在冲突,又存在着相互制衡的机制。一方面,连锁零售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同时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连锁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垃圾、及各种噪音,又会对社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换一个角度来看,社区对连锁零售企业同样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社区为零售企业提供治安、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行为也会对连锁零售企业经营运作起抑制作用。因此,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博弈。为此,连锁零售企业应规范自身行为,通过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从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一,通过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提升竞争力。为了赢得社区居民的忠诚率,成为社区居民购物的首选,连锁零售企业应为社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首先要做好商品质量的工作,牢牢把握好商品的采购环节,绝对不允许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到销售环节,绝对不销售变质、过期食品,让消费者称心选购,放心使用;其次要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逛的赏心,选的开心;此外,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做好售后服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比如家电的“三包”政策,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无忧消费。

第二,通过积极承担企业社区责任提升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与顾客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一样,社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和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其他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最大化。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连锁零售企业存在其中,在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基础上赚取合理的利润,就必然首先要承担起对社区的种种责任。企业社区责任具有强制性、载体性、层次性、辐射性等性质,连锁零售企业在积极承担社区责任时应考虑其不同的性质,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三,通过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提升竞争力。连锁零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需要社区为其提供各种保障服务。在资源共享及相互支持中,连锁零售企业与社区最终能一起走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了取得社区的良好服务,为自身经营获得良好的经营环境,连锁零售企业就必须与社区一起做好社会服务这篇文章,从而获得社区的大力支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一般而言,连锁零售企业通过与社区良性互动,可以从社区获得如下的服务:一是提供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使企业经营免受不安定因素的困扰;二是社区会重视连锁零售企业对社区提出的服务要求,及时对自身服务的不足之处做出反应,及时了解连锁零售企业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化,从而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孟强. 国内商业连锁企业竞争力受阻的原因分析[J]. 商业文化,2019,(31).

[2] 赵祁. 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3] 孙一帆.商业连锁企业的微信营销模式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2).

[4] 李庆文. 企业社区责任的性质[J].  企业研究,2012,(2).

[5] 尹开国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评价与未来趋势[J].预测,2011,(4).

[6] 郑文全.连锁经营的竞争力:经济学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8).

作者简介:

陈雪玲(1979—),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8KY108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连锁经营竞争力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连锁零售企业去库存问题探讨及对策建议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关于板材连锁企业竞争态势及战略选择的思考
我国本土便利店经营策略浅析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