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2020-05-19耿明建秦自果鲁君明鲁剑巍曹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冬闲碳库全量

刘 威,耿明建,秦自果,张 智,鲁君明,鲁剑巍,曹卫东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3.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洪湖 433221;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0 引 言

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1-3]。然而,目前由于秸秆还田的短期效果不好,农民出于省时省力方面的考虑在水稻收获后焚烧秸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因此,探索因地制宜、合理有效且能被农民积极接受的秸秆还田方式十分必要[5]。绿肥的种植与利用具有生物固氮、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作用[6-9],利用冬闲季节种植绿肥还田也是保持和提高稻田土壤质量的一种传统有效农业措施[10]。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发展绿肥重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1-12],目前江汉平原单季稻区存在大量冬闲田适宜种植绿肥。

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作为中国南方稻田土壤培肥的2 种重要措施,前人研究多是侧重两者单独利用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13-15]。在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下,稻秸全量覆盖还田协同种植绿肥还田已成为南方稻区值得推荐的一种生产模式。在南方双季稻种植模式下的研究表明,绿肥紫云英与稻秸协同利用可以提高双季水稻产量[16-17];与稻秸、绿肥单独还田相比,连续多年采用稻秸高茬-绿肥紫云英联合还田可以提高双季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18]。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19-20]。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碳总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的碳库活度和碳库管理指数[21-24],但是较少关注绿肥与稻秸协同利用对南方单季稻区土壤有机碳库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单季稻田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还田、原位焚烧还田、单种绿肥以及绿肥与稻秸协同利用等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产量的变化,旨在为江汉平原单季稻区建立农田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模式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在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农场(30°05′N,113°45′E)进行。该地区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种植模式为一季中稻-冬闲,其中冬闲期为每年10 月至翌年5月,长达8 个月。3 a 试验期间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7.2 ℃、17.5 ℃和17.8 ℃,年降水量分别为1 130、1 208和1 217 mm,详见文献[25]。试验土壤为长江冲积物发育的潮土,肥力均匀,试验前测定0~20 cm 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pH 值7.84,有机质31.93 g/kg,全氮1.97 g/kg,碱解氮111.84 mg/kg,有效磷5.22 mg/kg,速效钾101.69 mg/kg,土壤容重1.22 g/cm3。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 个处理,包括水稻不施肥,冬闲期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空白对照(CK0),以及水稻常规施肥条件下,冬闲期稻秸不还田、不种绿肥对照(CK1)、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RSM)、稻秸原位焚烧还田(RSB)、单种绿肥(GM)和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RSM+GM)。其中RSM+GM 处理为当地水稻机械化收割后的田间模拟状况,稻秸覆盖面积与种植绿肥的面积约各占一半,覆盖幅宽为40~50 cm。小区田埂40 cm宽,25 cm 高,单排单灌。每个处理3 次重复,各小区面积为20 m2(5 m×4 m),随机排列。

为保持试验一致性,每年稻秸还田量均为8.65 t/hm2(为当地平均稻秸产量)。供试绿肥品种为“弋江籽”紫云英,在水稻收获后按照30 kg/hm2的播种量均匀撒播,整个冬闲季不施用化学肥料。所有试验小区在水稻种植的前两周(每年5 月初)进行灌水、翻耕,将小区内稻秸或绿肥翻压入土10~15 cm 并混匀。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79”,采用穴盘旱育秧,移栽秧龄为30 d,移栽密度为16.7 cm×20 cm,每穴2 株苗。除CK0外,各处理水稻全生育期的化肥用量均为N 165.0 kg/hm2,P2O545.0 kg/hm2和K2O 75.0 kg/hm2,氮肥、磷肥及钾肥品种分别用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和氯化钾(含K2O 60%)。其中氮肥的50%基施,25%作分蘖肥,25%作穗肥;钾肥的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磷肥全部基施。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一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植株测产及养分含量分析

于每年绿肥翻压期(5 月初),分小区刈割后,测定地上部鲜草产量。并同时随机采集各小区绿肥混合鲜样1.0 kg,带回实验室105℃下杀青30 min,75 ℃烘干后粉碎,浓H2SO4-H2O2消煮,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其N、P 含量,火焰光度计法测定K 含量[26]。于每年水稻成熟期(9月份下旬)按小区实收测产。测产方法如下:首先人工齐地割取各小区的水稻,采用半喂式小型脱谷机脱粒后直接测量小区鲜谷质量,并分取稻谷1.0 kg 烘干后计算含水率,再按照13.5%标准含水率折算作为稻谷实际产量。

1.3.2 土壤酶活性测定

于每年水稻收获后(9 月份下旬),每个小区按“S”型取样法随机选取5 点,用土钻采集0~20 cm 土层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过筛后待测。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苯酚钠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27]。过氧化氢酶活性以20 min 后每克土壤消耗0.1 mol/L KMnO4的毫升数表示(mL/g);脲酶活性以24 h 后每克土壤中铵态氮的毫克数表示(mg/g);蔗糖酶活性以24 h 后每克土壤中葡萄糖的毫克数表示(mg/g)。

1.3.3 土壤有机碳库指标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采用Blair 等[28]提出的333 mmol/L 高锰酸钾(KMnO4)氧化法测定活性有机碳(Active Organic Carbon,AOC)含量,即称取过0.25 mm筛的含15 mg 左右碳的风干土样于100 mL 的离心管中,加入333 mmol/L KMnO425 mL,在25 ℃条件下振荡1 h,离心5 min(4 000 r/min),取上清液用蒸馏水按1:250稀释,然后将稀释液在分光光度计565 nm 比色测定。根据KMnO4浓度的变化求出样品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氧化过程中1 mmol/L KMnO4消耗0.75 mmol/L 或9 mg C)。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Stable Organic Carbon,SOC)为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值。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是表征土壤碳库变化的指标,计算方法如下[21-22,28]:

碳库管理指数(CPMI,%)为碳库指数(Carbon Pool Index,CPI)与碳库活度指数(Activity Index,AI)乘积的100 倍。其中,碳库指数(CPI)为样本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与参考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比值;碳库活度(Activity,A)为样本土壤活性有机碳(AOC)含量与稳态有机碳(SOC)含量的比值;碳库活度指数(AI)为样本碳库活度(A)与参考土壤碳库活度(A)的比值。本研究中以试验前基础土壤作为参考土壤,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 18.25 g/kg,活性有机碳含量为2.71 g/kg,稳态有机碳含量为15.54 g/kg,碳库活度为0.17。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中整理、计算与绘图,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Person 相关分析,用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a=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的绿肥生物产量和还田养分量

2011—2013 年翻压前测定GM 和RSM+GM 处理的绿肥产量及养分积累量情况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冬闲期稻秸覆盖还田后对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RSM+GM 处理在2011 和2012 年的绿肥产量显著低于GM 处理(P<0.05),但在2013 年与GM 处理相差不大,3 a 平均绿肥鲜草产量分别较GM 处理显著降低了17.9%(P<0.05)。RSM+GM 处理3 a 里的绿肥植株氮、磷及钾养分含量略高或显著高于GM 处理,C/N 比略低或显著低于GM 处理,但是RSM+GM 与GM 处理间3 a 平均绿肥植株氮、磷及钾养分积累量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处理下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累积量及C/N 比 Table 1 Biomass yield, nutrient content, accumulation and C/N of green manur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2.2 冬闲期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表2 可以看出,3 a 里,CK0处理的3 种土壤酶活性均是最低。CK0处理1 a 后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CK1(P<0.05),3 a 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CK1(P<0.05),3 a 里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K1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施肥短期内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以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更为敏感。

除CK0外的其他处理比较可见(表2),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与CK1相比,RSB 处理2 a 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P<0.05),3 a 后显著提高了蔗糖酶活性(P<0.05),3 a 里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与RSB 处理的情况有所不同,RSM、GM 以及RSM+GM 处理短期内对3 种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RSM 处理在1 a 后较CK1显著了土壤蔗糖酶活性(P<0.05),2 a 后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高于 CK1(P<0.05),3 a 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可见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对冬闲期稻草覆盖还田的响应更为敏感,其次是脲酶。与CK1相比,GM 处理1 a后显著提高了脲酶活性(P<0.05),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2 a 后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 a 后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1(P<0.05)。与CK1相比,RSM+GM 处理 1 a 后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2 a 后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可见土壤脲酶活性变化对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的响应更为敏感,其次是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

表2 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 Table 2 Soil enzyme activiti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3 a 里均以RSM+GM 处理3 种土壤酶活性相对高一些,并且RSM+GM 处理在第3 a 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RSM 和GM 处理(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GM 处理(P<0.05)以及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RSM 处理(P<0.05)。由此可见,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对于短期内提高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效果更佳。

2.3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由表3 可知,稻秸覆盖、种植绿肥及试验年份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此外,稻秸覆盖还对蔗糖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稻秸覆盖与种植绿肥的交互作用也对蔗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稻秸覆盖、种植绿肥以及试验年份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表3 冬闲期稻秸覆盖、种植绿肥、年份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rice straw mulching, green manure planting, year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2.4 冬闲期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图1 可知,3 a 里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是CK0处理为最低,而RSM+GM 处理为最高。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冬闲期不同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有所不同。与CK1相比,RSM+GM 和RSM 处理3 a 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P<0.05);而GM 处理较CK1有增加土壤总有机碳的趋势,RSB 处理较CK1略有降低土壤总有机碳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

CK1与CK0处理3 a 里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图1)。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冬闲期不同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有不同影响。其中,RSB 处理虽然在第1 a 较CK1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P<0.05);但后2 a 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有所降低,与CK1无显著差异(P>0.05)。GM、RSM 和RSM+GM处理3 a 里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CK1处理(P<0.05),且RSM 与RSM+GM 处理在后2 a 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GM 处理(P<0.05)。

各处理3 a里的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有较大的变化波动,但从整体上来看,较试验前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图1)。第1 年,各处理之间的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3 年,RSB、RSM、GM和RSM+GM 处理的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CK1处理(P<0.05),其中RSM 处理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为最低,显著低于RSM+GM 处理除外的其余处理。综上可见,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和种植绿肥还田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主要是显著增加其活性组分的结果。其中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和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模式对于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大,都明显要好于单种绿肥还田模式。

图1 不同年份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变化 Fig. 1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 content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different years

2.5 冬闲期不同处理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由表4 可知,与试验前土壤相比,CK1和CK0处理3 a的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有所降低,RSB 处理3 a 里各指标的变化较小,而RSM、GM 和RSM+GM 处理在第2 年开始有提高各指标的趋势。RSM 和RSM+GM 处理3 a 的碳库指数、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相差不大(P>0.05),且在后2 a 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均显著高于GM 处理(P<0.05)。可见冬闲期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或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对于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效果要好于单种绿肥还田模式。

2.6 冬闲期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冬闲期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同。与CK1相比,GM 及RSM+GM 处理连续3 a 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P<0.05),增幅分别为6.88%、11.67%、8.56%和6.00%、13.40%、7.06%。RSM 处理3 a 水稻产量略高于CK1处理3.87%~5.35%,差异不显著(P>0.05)。RSB处理的水稻产量在2011 年较CK1处理下降了4.82%,在2012 和2013 年分别增加了4.37%和4.45%,3 a 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冬闲期单种绿肥还田模式或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对于短期内提高水稻产量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表4 不同年份不同处理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index in different years

表5 2011—2013 年冬闲期不同处理下的水稻产量Table 5 Rice yield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under fallow seasons from 2011 to 2013 kg·hm-2

2.7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6 可知,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稳态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组分之间存在密切的转化关系。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3 种酶活性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除稳态有机碳外的其他指标与稻谷产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这些指标均能够较好的作为反映土壤肥力变化的指示指标。

表6 土壤有机碳库、酶活性与水稻产量之间的相关分析(n=54) Table 6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enzyme activities and rice yield (n=54)

3 讨 论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有众多研究表明,种植翻压绿肥或秸秆还田直接向土壤中输入外源有机质,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22-24]。本研究表明,与不还田相比,冬闲期稻秸焚烧还田模式3 a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大。相比之下,冬闲期种植绿肥、稻秸覆盖还田或两者协同还田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单季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主要是显著增加其活性组分的结果。原因可能是由于绿肥和秸秆中均含有较多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糖类、淀粉等物质,而不易分解的纤维、木质素等物质较少,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快速提高[29]。本研究中,与不还田相比,冬闲期稻秸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模式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且在第1 年已经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这可能与还田有机物量的增加有关[23],也可能由于两者联合还田的有机物料碳氮比更加协调[18],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利于土壤有机碳转化和积累。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是土壤有机碳与参考土壤有机碳的比值乘以土壤有机碳库活度指数的数值[28],其数值变化可直接用来反映农业管理措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或上升的程度[29-31]。许多研究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数值上升表明土壤肥力提高,反之则土壤肥力下降[20-21]。曾研华等[32]在南方双季稻区的研究表明,稻秸还田处理模式的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高于稻秸烧灰还田和稻秸不还田处理模式。兰廷等[22]研究表明,与冬闲对照处理相比,冬闲期种植绿肥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双季稻田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本研究表明,与不还田相比,冬闲期稻秸焚烧还田模式仅在第1 年显著提高了碳库活度和碳库管理指数,而在第2、3 年无影响,表明该模式不利于单季稻田土壤培肥,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32]。本研究表明,不同于稻秸焚烧还田,冬闲期稻秸覆盖全量还田或种植绿肥可以成为固定单季稻田土壤碳素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和改善土壤肥力。其中,冬闲期稻秸覆盖还田模式以及稻秸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模式短期内对于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方面较单种绿肥模式更具积极意义。此外,本研究中各处理模式在不同年份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各指标的变化波动较大,3 a 里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能受到还田年限、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及田间水分状况的不同等影响[33]。因此,对于长期种植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利用对于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定位观测和机理探讨。

土壤酶直接参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养分释放和固定过程,对土壤肥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19]。本研究表明,冬闲期不同处理模式在不同年份对几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与其他利用模式不同,稻秸焚烧还田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仅在第3 a 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相比之下,冬闲期稻秸覆盖还田模式1 a 能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种植绿肥以及稻秸覆盖还田+种植绿肥协同还田模式在1 a 里可显著提高脲酶活性。本研究中,与不还田相比,冬闲期稻秸单独覆盖还田、种植绿肥以及稻秸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处理3 a 后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稻秸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模式3 a后土壤酶活性在几种模式中相对高一些,这与王璐等[34]研究结论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还田有机物的增加,为土壤酶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酶促基质[34];另一方面,由于绿肥与稻秸还田配合后进一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35],可为土壤微生物生长提高良好的环境,并刺激了相关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活度提高[36]。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有机物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而腐殖质能够通过离子交换、离子键或共价键等与土壤酶结合,从而增加对土壤酶的固定[37]。本文仅分析比较了3 种常规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有关绿肥与稻秸协同还田对其他种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4 结 论

本文通过3 a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南方单季稻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及稻秸不同利用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相比于冬闲期稻秸移除不还田,不论是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原位焚烧还田、单种绿肥或是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利用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利用模式效果更好,1 a 后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2 a 后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3 a 后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幅均是最大。

2)相对于冬闲期稻秸移除不还田或稻秸原位焚烧还田,单种绿肥、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的模式对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以及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的效果优于单种绿肥模式。

3)相比于冬闲期稻秸移除不还田,稻秸全量覆盖单独还田和原位焚烧还田处理模式3 a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冬闲期单种绿肥和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还田利用模式连续3 a 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6.88%~11.67%和6.00%~13.40%。水稻产量与土壤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土壤培肥、增产和可持续利用秸秆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江汉平原单季稻种植区优先推荐稻秸全量覆盖与种植绿肥协同利用模式。

猜你喜欢

冬闲碳库全量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贵州野生小檗属植物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及富集特征
长期定位试验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碳库管理指数
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冬闲”变“冬忙”
271家网货机构公布资金存管信息超八成全量业务上线
玉米秸秆与秸秆生物炭对2种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碳库指数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河北任县:冬闲忙增收
弱女子顶天立地,让生活开成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