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及有效对策分析

2020-05-15罗洁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现状

罗洁珍

摘 要: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礼仪之邦。因此,无论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育人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的基础教育走进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本文就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及有效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现状 教育策略

礼仪是人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言:不学礼,无以立。虽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在生活之中却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并未形成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需要教师、家长来培养学生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举止,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是中华民族这头东方雄狮正在觉醒,同时也离不开我国“以礼待人、谋求和平、协作发展”的观念。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为了培养我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

文明礼仪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重点已不是仅仅停留在成绩、升学这一方面,而是将侧重点转移到教学品质上。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生尚未建立健全的思维体系,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更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保证学生从小就能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家长在进行教育时更是缺乏对于学生文明礼仪的教导。部分家长会过于溺爱孩子,而部分家长则并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将教育问题统统交给教师,这样就导致了小学生在文明礼仪上有缺失。而文明礼仪恰恰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有用好的文明礼仪正是高素质重要体现,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势在

必行。

二、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困难

1.学校礼仪教育的缺乏

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不会过分重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语文、英语这类主科课程上。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一个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优秀,那么这个学生就是完美的。”对于优秀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缺乏关注,更不会关注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同样的,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也仅限于书面上的精神传达,就算有实践教学也会因为内容少、层次浅的问题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换而言之,学校的礼仪教学存在模式化、流于表面的问题,何谈真正的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导致学生出现文明礼仪缺失的情况。

2.家庭礼仪教育的缺乏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常接触的两个环境一个是学校,一个就是家庭。学校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在家庭中父母对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程度也不容忽视。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在对学生礼仪培养时的要求就各有不同。家庭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则会严格要求孩子,而家庭文化素质稍欠缺的家长则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在乎学生的礼仪教育。当前,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经常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好的习惯,出现文明礼仪缺失的情况。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同,家庭文化水平略有不同,在礼仪教育上也存在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价值观存在着不同,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也存在着一定的

差异。

3.社会礼仪教育的缺乏

社会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影响虽然不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能够让人切身体会,但是其影响也是不用忽视的。在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时,社会礼仪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第一,就是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体系并不完善。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一些促进校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附件,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也并未纳入小学教学的课程中,这样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的培养则全凭教师的自觉性。第二,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会受社会负面事件的影响。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通过网络可以浏览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有些事件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而有些事件则会成为学生礼仪教育的反面教材。针对这类恶性事件则需要教师、家长或社会舆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如若不然则会阻碍学生礼仪教育的

开展。

三、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1.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

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與之化矣”。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首先,学校可以向学生宣传礼仪教育,让学生明确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教会学生明辨是非。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评比文明学生、先进班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与团体责任心。其次,校园的设计也要透露出文明礼仪的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然后,对于班级建设来说,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辟文明礼仪专栏,将学生的先进事迹以文字、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将学科知识与文明礼仪相融合。如: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互相帮助完成探究任务;在数学课后也可以形成互助小组,学优生帮助学弱生共同进步等。

2.树立文明礼仪的典范

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文明礼仪的典范,让学生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首先,教师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对于教师都有一种崇拜心理,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需要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在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必须保证自己也能够做到。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教姿、教态、教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其次,向学生树立学生榜样也是一种有效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无论是从年龄、思想、行为哪个方面来说都有着十分大的差距,教师以身作则只能够为学生起到标杆作用,但是距离其实际生活仍旧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向学生榜样进行学习却很容易做到。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评比,评选文明小标兵;也可以联合年段其他班级共同评选先进班集体,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当学校内部出现文明行为如某某学生拾金不昧等,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其为榜样,说出对拾金不昧的行为的看法的,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

素养。

3.“三位一体”合力共育

在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时,仅凭教师在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协调家长、社会教育共同完成。

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在学习阶段最常出现的场

所就是学校。在学校内,教师的主要职责虽然是育人,但是侧重点往往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除此之外,班级内学生众多,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即使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培养,也只能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统一进行,并不能够影响到每个学生身上。所以,这时就需要家庭教育进行补充。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对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上家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最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向家长拟出文明礼仪的规范、标准,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目的。除此之外,社会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时,教师、家长可以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学校、家庭也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合作,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软件等,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与学习需求,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文明礼仪

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是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目前,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时由于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所以,在真正实践对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培养时,不仅要求三方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树立文明礼仪的典范,还要三方互相协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

环境。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现状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