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素养的结合

2020-05-15杨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杨艳

摘 要:在中职院校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中职语文过于强调学科性,而忽略职业核心素养。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素养结合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职业核心素养 结合分析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在为求职者创造了无数岗位的同时,各应聘岗位也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毕业就要面临就业问题,因此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来面对社会的挑战。

一、职业核心素养的表现

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核心素养是工作者职业生涯中除本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其适用于各种职业且能在岗位的变动中实现转换,对于中职学生来讲,职业核心素养是伴随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素养不但是中职院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核心,也是企业单位考核人才的基础要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吸收和完善更多的教育资源,也能推动学生的知识探索过程,是职业核心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中职学生在校园内和社会中前进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学生才能完成与他人思维的交换和对自身思维能力的创新,从而发展自己。

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体指在团队建立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个人实力的展现、与其他成员的互相帮助来使团队工作效率最大化,是学生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忽视职业核心能力教学的原因

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的教学都存在着重视语文的学科性而忽略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得不偿失。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就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普通中学直接转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以教师自身为主,忽略了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根本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且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语文的学科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吸收。其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当前阶段,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与普通中学教材相差无几,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虽然得到提升,但是并没有接触到专业的职业核心素养教学。

三、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素养结合措施

1.將职业核心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观念中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想要实现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素养的完美结合,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职业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渗透,将职业核心素养进行详细分解,使其充分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需要依据不同的课程安排和实际需要的职业核心素养教学内容而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保证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与职业核心素养相对应,且最大化地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对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素养进行融合时,教师也要注意重点教学的运用,切勿在同一语文教学环节中融入太多的职业核心素养训练点,不能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使整体教学计划变得没有重点可言。另一方面,中职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的异同,在充分借鉴普通教育的过程中诠释职业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素养的完美结合。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友职场感悟采访”实践活动的学习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围绕“采访”进行计划的制定,依据给出的采访内容来让学生设计具体的采访流程,合理地安排每个采访环节,并要求学生依据“职场感悟”这一主题进行采访内容的创新,设计全新的采访环节和内容,将对未来职业发展和对职场的向往表达出来,学会如何合理利用采访来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设计问题和采访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设想自己为被采访对象,如何解决和处理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实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在中职院校中,教学系统的构建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确保满足社会各岗位的需求。这一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最好的体现就是教学内容的丰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可以适当融入部分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并为学生创造实践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操作和活动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为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适当地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方案的设计、合作团队的组合、资料的收集等步骤,让学生在全程参与中不断提升能力,并利用实践活动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中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很重要》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实践性的活动课堂来进行教学。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团队的创建,并依据各自能力担任相应的团队角色,如组长、资料收集员、记录员、发言员等,开展分工合作,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其次,鼓励团队内部每个成员进行发言,以自我为中心,阐述“我”很重要的原因,然后每个团队选出一名优秀的发言者,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辩论比赛,从而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职业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核心素养是企业单位考核人才的关键因素,而想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与职业核心素养的结合,教师就要将职业核心素养分解、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房厦《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年第1期。

[2] 陈锋、吴东红《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3] 肖兰娇《语文素养与专业能力融合教学之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诗词教学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
加强中职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之路
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职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定位和策略解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