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里的“雷锋式”校长

2020-05-14胡波波邓钰

江西教育A 2020年3期
关键词:雷锋式学校孩子

胡波波 邓钰

初心:继承父志铸师魂

1974年8月,薛开明出生在这里——江西第三高峰南风面山脚下。那是一个崇尚军人的年代,薛开明的父亲薛朝亨也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回到家乡,在七岭供销社就职,同时兼任乡直机关的民兵连长。1978年,薛朝亨带队进行民兵实弹演习时,一位新民兵因为太过紧张,不慎将手榴弹倒扣在自己脚下,在场的民兵们紧张过度,竟然忘了躲避,眼看吱吱冒烟的手榴弹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薛朝亨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扑向手榴弹……民兵们安然无恙,可他却英勇牺牲了。父亲牺牲时,薛开明才4岁。不久,薛朝亨被省军区追授为“雷锋式民兵连长”,而薛开明也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烈士之子。

父亲牺牲以后,养家的重任自然就落到母亲郭桂英肩上。虽然养育三个孩子着实不易,但母亲一直没有忽视对他们的培养。薛开明上小学以后,由于父爱缺席,萌生了叛逆。有一次和其他同学发生争吵,同学说他是“没有父亲的野孩子”,这完全刺痛了他的心。从那天起,薛开明每天逃学,一到上学的时间,他就一个人去山上、河边玩耍。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终究母亲还是发现了。母亲没有严厉地责备他,而是让他跪在父亲的遗像前,告诉他:父亲是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的,是光荣的。虽然父亲不在,但他会在天上看着你,看着你长大,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本来不善言语,那是她少有的一次说那么多话,那番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辍过一次学。”薛开明说。

1993年8月师范毕业后,薛开明选择回到乡村从教。“选择教师行业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在这个年代,没有比教书育人更伟大的事情了。这也是继承了父亲为人民服务的遗愿。”薛开明坦言。

大汾镇鹿坑村古海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薛开明刚参加工作那年勇救木桥的事。1994年6月,正是梅雨季节,山里突然涨洪水,把当时鹿坑小学门口小河的一座独木桥冲走了,那桥是10多名学生上学的唯一通道。骑车路过的薛开明把车一扔,奋不顾身地跳到湍急的河水中,竭尽全力地将那座桥接到岸边,把孩子们平安地送到对岸。后来,经过极力争取,村委会同意给学校修一座桥,方便学生上学,却因资金短缺迟迟不动工,薛开明便主动捐出了一个月工资。在他的带动下,小桥很快建了起来。

在当地,只要一说起薛开明,乡亲们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薛老师不愧是‘雷锋式民兵连长的儿子!”2006年,薛开明主动申请回到父亲牺牲和长眠的戴家埔乡工作。“现在学校大门口就是当年我父亲牺牲的地方,我要在他的见证下,继承他的遗志。” 薛开明说。

奉献:助贫困孩子圆梦

“无论我担任班主任还是教导主任、校长,对自己的第一定位依然是教师。”薛开明说,“这样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我首先不是管理者,而是要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因此,从教26年,无论薛开明担任什么学校职务,都坚持给学生上课,“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之所以觉得这一点十分重要,是因为他所在的地域比较偏远、闭塞,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且贫困家庭较多,学生太需要关爱了。

薛开明有个学生王久红,突然好几天没来学校上课,薛开明打听到了她的家庭住址,就去到她家了解情况。还未进王久红的家门,薛开明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这个年代竟然还有人住着这种阴暗、破旧不堪的茅草房。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王久红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身体也不好,母女俩相依为命。当问到为什么孩子没去学校上课时,王久红的母亲说:“学校离得太远,一个小女孩天天早出晚归不安全。”“那可以申请住学校呀。”薛开明建议。“你看看我们家,总共就一床被子,我们母女分开就没办法睡了。”薛开明看着王久红母亲一脸愁容,愣了半晌,终于鼓起勇气,含泪对她说:“不管怎么样,孩子不能辍学,她要学文化,要走出去。”薛开明顿了顿,“你放心,以后孩子在学校的一切物品、开销都由我负责。”王久红母亲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这次的家访对薛开明的触动很大,当地像王久红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在同一片蓝天下,竟然有人还过得这么苦、这么艰难。那时起,薛开明就萌生了资助学生的念头。

2007年,薛开明教五年级语文,看到孩子们没有课外书籍,他借南昌培训的机会,用自己的工资从南昌图书城精心选购了1700多元图书带回来给孩子们,身上钱不够,还问同事借了几百元,结果回来的车票都是同事帮买的。同事笑他傻:“又不是你的小孩,还舍得花这么多钱?”薛开明说:“在我眼里,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薛开明还自己找到一批老柜子,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于是学生们第一次知道了杨红樱、郑渊洁 、曹文轩,第一次在书本上认识了马小跳、皮皮鲁、爱丽丝、小王子……书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任意门”。

2009年9月,薛开明得知学生小麦麦因家境贫困未及时报名,立即承诺帮助解决她的所有吃住问题。于是,小麦麦得以重返校园,薛开明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关心她,供她吃住、上学。如今,小麦麦已完成了学业,有了自己稳定的工作。

“这样资助学生的好事,薛校长做了有‘一箩筐。”副校长邱良清说。

2012年9月,薛开明担任戴家埔中心小学校长。上任之初,他就深深感受到,凭他自己的力量,要想帮助全校這么多学生是不现实的。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很简陋,操场上没有任何绿化和体育设施,同时教师宿舍人均配比不够,学生2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伙食状况也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开明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求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申请加入“江西山区的贫困孩子期待您的帮助”公益活动,向社会各界人士及校友募集善款。

2012年,薛开明得知香港世界宣明会准备在遂川县选一所学校捐资助学,他激动万分,立即提交了申请,可是听说申请的学校有几十所,怎么才能让评委注意到我们呢?看着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笑脸,薛开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张莉莉当时是学校重点帮扶对象,家庭贫困的她,却有着一颗积极向上、善良的心。薛开明以她为主角,用相机全程跟拍记录了她清晨踏着微光从偏远山村步行十几里山路来到学校上学,以及在学校一天的全过程。薛开明精选了一些照片,再配上文字,以“张莉莉的一天”作为材料,制作成宣传册给了评委。就是凭借这样的一份材料,薛开明打动了评委,为学校募得100万元资金,之后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资助困难学生。

从教26年,薛开明救助患重病学生2人,资助贫困生120多人。任班主任近20年,同学进步了,他自费奖励;谁买不起资料,他垫钱买好;哪位学生贫困失学了,他捐款助学。2014年,他获“TCL希望工程烛光奖”,把奖金9000余元全部捐赠给学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薛开明累计为学校和学生申请赞助、助学资金超过350万元。

在薛开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回乡村从教。刘小红、陈欢欢、王惠贞、薛金秀、李芳等,都是薛开明的学生。在师范“三定向”毕业后,她们放弃了距离县城近、硬件设施好的学校,纷纷回到戴家埔小学任教,在当地传为佳话。

五年级语文教师刘文婷之前也是薛开明的学生,在她印象中,薛开明带给她童年很多美好的回憶。“记得我有一次过生日,意外收到了薛老师的一张生日贺卡,那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张贺卡,我现在还珍藏着。”小姑娘满脸自豪,“不仅如此,薛老师还在班上实行‘小天使帮扶活动,由班上成绩好的学生抽签决定他们要重点帮扶的‘小天使,并且不让他们知道。这个方法帮助了很多成绩欠佳的学生。”

“原来最破烂的学校通过薛校长的管理一跃成为吉安市首批市级‘美丽校园、市级‘文明校园,先后获得了“平安校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40余项市、县级集体奖,成为遂川县山区学校的一面旗帜。” 遂川县教体局王利平评价,“他是真正的以校为家,从来只谈奉献,不谈索取。他不愧是老师、学生的‘雷锋式校长。”

坚守:爱心守护大山学子

从事教育工作26年,薛开明一直践行“给孩子幸福的教育,让孩子有家的温暖”的教育理念。

薛开明刚刚担任戴家埔中心小学校长时,意气风发,大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于是全校狠抓学生成绩,一切以分数为衡量孩子的标准。结果学校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厌学的情况却越来越普遍。一天早上,薛开明走在校园里,一个女生塞给他一张纸条,他打开,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一行字:校长,我虽然成绩不好,但可以学做一个好人。薛开明顿时羞愧难当,长期的以成绩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失去了本该有的快乐童年,他开始寻找一些突破口。

2013年下半年,薛开明开始摸索“1+1”素质教育,即“1门体育特长+1门艺术类特长”。“1+1”素质教育包含了22个兴趣班,每个星期二下午一至三年级学生练习体育特长,四至六年级练习艺术特长;每周星期四下午则反过来,保证了所有学生每周至少四个小时的课外练习时间。

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特色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人人参与”的氛围,提供“人人表现”的机会。一个下午,有名学生悄悄地塞给薛开明一张图画纸,纸上画着美丽的彩虹,配着下面这句话:“谢谢校长,是‘1+1兴趣课,让我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2019年1月,薛开明入选“2018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为学校争取到30万元的资金,用于建设一个集现代化教学设备、VR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2019年暑假,他又主动联系南昌融创茂申请赞助,从全校选出30多名从未走出大山的学生,组织他们到省会南昌参观南昌大学、游览融创茂。六年级(3)班古婧文说:“外面的世界真奇妙,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六年级(1)班王春红说:“参观了南昌大学,我的学习更有了动力。大学太美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场山区孩子“爱的旅途”,虽然只有短暂的4天时间,但对于戴家埔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个难忘的暑假,不仅丰富了知识,更架起了连接大山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所期待的美好未来真实得触手可及。

“薛校长继承父辈精神和志向,不忘初心,始终为人民办幸福公平的教育,26年如一日,在深山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努力践行。他的所作所为真正体现了一个模范教师的风采,展示了一个革命烈士后代的人生价值观。”遂川县教体局局长林文平评价。

巍巍南风面,悠悠红烛情。薛开明坚持用雷锋精神和爱的力量,照亮了山里孩子求知的殿堂。“我会继续坚守在这里,帮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 薛开明最后说。

猜你喜欢

雷锋式学校孩子
学校推介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做一个雷锋式的好老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