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柳州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声调归字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2020-05-14韦巧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阴平壮语阳平

韦巧洁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寨隆镇位于柳城县西部,全镇总人口1.6 万人,有壮、土家、仫佬、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主要方言有壮语、百姓话和柳州官话。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寨隆镇壮族人,于2018 年5 月实地调查了自己的母语。本文拟从历时的演变和共时的差异来探讨寨隆镇壮语声调的演变。

一、寨隆镇壮语声调及其与汉语中古声调的对比

笔者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的例字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调查出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寨隆镇壮语以老年人的发音为准)。

表1 寨隆镇壮语与中古音声调对照表

(一)寨隆镇壮语声调的分布规律

寨隆镇壮语调类有五个: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平声按照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按照清浊分为阴上和阳上:清声母归阴上,浊声母归阳上。入声基本消失。清声母大部分归去声,少数归阴平和上声,个别归阳平;浊声母大部分归上声和去声,个别归阴平和阳平。

(二)寨隆镇壮语声调分化的具体情况

中古平声字在寨隆镇壮语中,古清字今读阴平,阴上和去声;古浊字今大部分读阳上,部分读阴平和去声。具体阐述如下:

古清、次清平声字有733 个,读阴平的有66个,占总数的9%;读阳平的有11 个,占总数的1.5%;读阴上的有53个,占总数的7.2%;读去声的有181 个,占总数的24.6%。古清,次清的平声字与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422 个,占总数的57.5%。

古次浊平声字有300 个,读阴平的有16 个,占总数的5.3%;读阳平的有9 个,占总数的3%;读阳上的有68 个,占总数的22.6%;读去声的有31个,占总数的10.3%。古次浊平声字在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176个,占总数的57.5%。

古全浊平声字有377 个,读阴平的有16 个,占总数的4.2%;读阳平的有12 个,占总数的3.1%;读阳上的有85 个,占总数的22.5%;读去声的有37 个,占总数的9.8%。古全浊平声字在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227个,占总数的60.2%。

表2 《方言调查字表》古平声字字数与方言声调字数比例表

中古上声字在寨隆镇壮语中,古清字读阴上和去声,部分读阴平;次浊字读阳平、阳上和去声;全浊字读阳上和去声。具体阐述如下:

古清上声字有398 个,今读阴平的有18 个,占总数的4.5%;今读阳平的有10 个,占总数的2.5%;今读阴上的有40 个,占总数的10%;今读去声的有76 个,占总数的19%。古清上声字在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254个,占总数的63.8%。

古次浊上声字有177 个,今读阴平的有4 个,占总数的2.2%;今读阳平的有13 个,占总数的7.3%;今读阳上的有18 个,占总数的10%;今读去声的有22个,占总数的12.4%。古次浊上声字在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120个,占总数的67.7%。

古全浊上声字有160 个,今读阴平的有2 个,占总数的0.1%;今读阳平的有10 个,占总数的6.2%;今读阳上的有13个,占总数的8%;今读去声的有20个,占总数的12.5%。古全浊上声字在方言中没有对应的字有115个,占总数的71.8%。

表3 《方言调查字表》古上声字字数与方言声调字数比例表

中古去声字在寨隆镇壮语中,古清字读阴平、阴上和去声;古浊字读阳上和去声。具体阐述如下:

古清去声字有467 个,今读阴平的有95 个,占总数的20.3%;今读阳平的有11 个,占总数的2.3%;今读阴平的有42个,占总数的8.9%;今读去声的有56个,占总数的11.9%。古清去声字在方言中无对应的字有263个,占总数的56.3%。

古次浊去声字有198 个,今读阴平的有6 个,占总数的3%;今读阳平的有5 个,占总数的2.5%;今读阳上的有50 个,占总数的25.2%;今读去声的有22个,占总数的11.1%。古次浊去声字在方言中无对应的有115字,占总数的58%。

古全浊去声字有229 个,今读阴平的有10个,占总数的4.3%;今读阳平的有7 个,占总数的3%;今读阳上的有49 个,占总数的21.3%;今读去声的有21个,占总数的9.1%。古全浊去声字在方言中无对应的字有142个,占总数的62%。

表4 《方言调查字表》古去声字字数与方言声调字数比例表

中古入声字在寨隆镇壮语中,古清字读阴平和阳上;古浊字读阳上和去声,具体内容见下文。

二、寨隆壮语老中清三代声调归字的差异

笔者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的例字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得出寨隆镇老中青三代的方言声调对比及入声字归派情况及其规律。

(一)老中青三代的声调对照

老年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

中年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

青年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

从以上情况来看,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人的调类是一致的,说明该地声调的调类比较稳定。

(二)老中青三代入声字的归派调查

1.老年组入声字归派调查

(1)清声母入声字调类归派(291个字)

今读阴平的有18 字,占总数的6.1%;今读阳平的有4 字,占总数的1.3%;今读阴上的有24字,占总数的8.2%,今读去声的有81字,占总数的27.8%。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164 字,占总数的56.3%。

(2)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派调查情况(103字)

今读阴平的有3 字,占总数的2.9%;今读阳平的有2 字,占总数的1.9%;今读阳上的有13字,占总数的12.6%;今读去声的有21 字,占总数的20.3%。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64 字,占总数的62.1%。

(3)全浊声母入声字归派调查情况(125字)

今读阴平的有5 字,占总数的4%;今读阳平的字有2 字,占总数的1.6%;今读阳上的有20字;占总数的16%;今读去声的字有21 字,占总数的16.8%。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77 字,占总数的61.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入声字除了较大部分与方言无对应字外,入声字主要归派上声和去声,清浊声母都是如此。

2.中年组入声字归派情况

(1)清声母入声字调类归派(291个字)

今读阴平的有19字,占总数的6.5%;今读阳平的有5 字,占总数的1.7%;今读阴上的有21字,占总数的7.2%,今读去声的有80字,占总数的27.4%。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166 字,占总数的57%。

(2)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派调查情况(103字)

今读阴平的有3 字,占总数的2.9%;今读阳平的有2 字,占总数的1.9%;今读阳上的有11字,占总数的10.6%;今读去声的有21 字,占总数的20.3%。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66 字,占总数的64%。

(3)全浊声母入声字归派调查情况(125字)

今读阴平的有5 字,占总数的4%;今读阳平的字有2 字,占总数的1.6%;今读阳上的有25字;占总数的20%;今读去声的字有20 字,占总数的16%。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73 字,占总数的58.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寨隆镇壮语中年组的入声字归派情况:除了一部分无对应字外,清声母入声字主要归去声,部分归阴平和阴上,个别归阳平;浊声母主要归阳上和去声,个别归阴平和阳平。

3.青年组入声字归派调查情况

(1)清声母入声字调类归派(291个字)

今读阴平有15 字,占总数的5.1%;今读阳平的字有4 字,占总数的1.3%;今读阴上的字有24字,占总数的8.2%;今读去声的字有84 字,占总数的28.8%.

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164 字,占总数的56.3%。

(2)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派调查情况(103字)

今读阴平的有2 字,占总数的1.9%;今读阳平的字有1 字,占总数的0.9%;今读阳上的字有22 字,占总数的21.3%;今读去声的字有17 字,占总数的16.5%.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61 字,占总数的59.2%。

(3)全浊声母入声字归派调查情况(125字)

今读阴平的有3 字,占总数的0.2%;今读阳平的字有4 字,占总数的3.2%;今读阳上的字有23 字,占总数的18.4%;今读去声的字有18 字,占总数的14.4%。入声字与壮语无对应的有字,占总数的61.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寨隆镇壮语青年组的入声字归派情况:除了一部分无对应字外,清声母入声字主要归去声,部分归阴平和阴上,个别归阳平;浊声母主要归阳上和去声,个别归阴平和阳平。

(三)寨隆镇壮语入声字归派规律

将前述寨隆镇壮语中消失入声字归派情况加以汇总,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

表5 老中青三代入声字调类归派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老中青三代入声的归派都是:清入归派阴平、阳平、阴上、去声,浊入归派阴平、阳平、阳上、去声。中年组较老年组在清入归派上阴平和阳平比率增加,浊入归派上阳上比率增加,去声比率减小。青年组较中年组在清入归派上阴平、阳平比率减小,阴上、去声比率增加;次浊入归派上阴平、阳平、去声比率减小,阳上比率增加;全浊入派上阴平、阳上、去声比率减少,阳平比率增加。青年组较老年组在清入归派上阴平比率减少,阳平、阴上比率不变,去声比率增加;次浊入归派上阴平、阳平、去声比率减小,阳上比率增加;全浊入归派上阴平、去声比率减小,阳平、阳上比率增加。

三、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声调归字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影响

寨隆镇距离柳城县较近,容易受到柳州官话的影响。

寨隆镇壮语有5 个声调:阴平55、阳平31、阴上42、阳上21、去声53。

柳州官话话有4 个声调:阴平44、阳平21、上声54、去声24。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寨隆镇壮语调类与柳州官话调类相同,区别在于上声部分。很多事物的称呼直接借用柳州官话词语,如在壮语中,“笋”“步”读阴平,“老”读阳平,“打”读阳上,借用柳州官话的称呼之后,都读去声,这使得中年组的去声字没有减少。

(二)受普通话的影响

寨隆镇壮语还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影响,各地经济日趋紧密,加上国家的推广普通话政策,普通话的影响不断扩大。寨隆镇青年人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这些青年人结婚后倾向于用普通话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交际中阴平字和阳平字使用的频率增加。如在壮语中,“捉”“哭”读阴上,普通话中读阴平,“学”“直”读阳上,普通话中读阳平,使得青年组的阴平字和阳平字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上声字的数量有所减少。

猜你喜欢

阴平壮语阳平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
新疆奇台县半截沟话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养子
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壮医常见病症名称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