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革含铬污泥中铬的“酸浸-氧化”回收方法研究

2020-05-13马宏瑞陈丰羽李晓洁陈彦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重铬酸钾固液柠檬酸

马宏瑞, 陈丰羽, 李晓洁, 朱 超, 陈彦彤

(1.陕西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制革过程中产生于主鞣及复鞣工段的高浓度含铬废水,铬浓度可达到1 000 mg/L[1],常用加碱沉淀方法处理.而在染色工段中,经过鞣制的蓝湿皮携带少量Cr溶于水中,导致染色废水含Cr,浓度通常在60~100 mg/L[2],由于Cr含量低并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染色废水中的Cr很难回收.染色废水物化处理产生的制革含铬污泥,Cr含量约40~80 g/kg(干重),有机质含量约50%~70%,被列为危险废弃物[3].研究表明,污泥中Cr可分为溶解态、交换态、配合态、酸溶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6种形态[4]:其中酸溶态占总Cr的60%~80%,有机结合态Cr约占15%~20%,残渣态Cr约占5%~8%.若能将Cr脱出并回收利用,则实现了制革含铬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目前污泥中Cr的脱出方法有化学浸提法和生物淋滤法[5,6].生物淋滤须添加外源强化微生物[7],而该类微生物驯化周期长且难以培养.

将各类酸作为浸提剂,通过化学浸提的方法提取污泥中各类重金属是非常有效的[8].例如,Shen等[9]采用硫酸、硝酸和盐酸对制革含铬污泥进行酸浸,发现硫酸对Cr的浸出率可达81.7%.近年来,还有学者将各类有机酸与螯合剂应用于污泥中重金属的提取,马宏瑞等[4]考察了各类低分子有机酸对制革含铬污泥中Cr的浸提效果,发现柠檬酸对有机结合态Cr浸出效果好且对酸溶态Cr有一定浸出效果.因此,本文将硫酸与柠檬酸配合使用,浸取不同形态的Cr,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为化学浸提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

为将脱出的Cr回收利用,必须对酸浸液进行处理.在化学浸提过程中,可溶性有机质(DOM)随Cr同时浸出,而DOM严重影响鞣制效果[10].Ma等[11]采用硫酸+重铬酸钾于95 ℃下氧化制革污泥生物淋滤液,处理后的铬液用于鞣制,成革性能好;程正平等[12]于95 ℃下采用硫酸+重铬酸钾直接处理制革污泥,固液分离后,将铬液烘干制成的鞣剂可灰化成分占36.8%,鞣制性能好.为避免高温反应条件,本文采用重铬酸钾复合双氧水于50 ℃氧化去除DOM,为酸浸液直接回用提供基础,为Cr的资源化提供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污泥取自河北省某制革厂污水处理单元染色废水物化污泥.将污泥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转移至烘箱中,于105 ℃下烘干至恒重,用行星球磨仪研磨并过100目筛,密封袋封装保存,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酸浸实验所选的浸提剂为硫酸和柠檬酸,氧化实验所选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和双氧水,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制革含铬污泥成分分析

制革含铬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灼烧减量法(HJ 761-2015),总铬含量测定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5-1995),测定前需取一定量干泥消解制成消解液,消解方法参照USEPA METHOD 3050法并稍作改动[13],具体方法如下:称取污泥0.1 000 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2 mL超纯水;加入5 mL HNO3和2 mL HF,加热(150 ℃~200 ℃)至近干,取下冷却;加入5 mL HF,加热(150 ℃~200 ℃)至近干,取下冷却;加入3~4 mL 混酸(HNO3∶HClO4=1∶1),继续加热(110 ℃~160 ℃)至近干,取下冷却.用5% HNO3加热溶解处理后的样品,过滤,定容至50 mL,于4 ℃冰箱中保存待测.

1.2.2 硫酸配合柠檬酸浸提回收制革含铬污泥中铬

以硫酸为浸提剂,取50 mL离心管(材质为聚丙烯),分别加入1.000 0 g研磨过筛后的污泥样品,加入预先制备好的浸提剂,在气浴恒温振荡培养箱(DZP-2F常州峥嵘)内于30 ℃,150 r/min条件下进行酸浸提,考察固液比、硫酸浓度和浸提时间对Cr浸提率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具体试验设计如下:(1)因素A为固液比(g/mL),三水平分别选取1∶10、1∶20和1∶30;(2)因素B为硫酸浓度(mol/L),三水平分别选取0.1、0.5和1.0;(3)因素C为浸提时间(h),三水平分别选取4、10和16.因此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4)安排试验.

浸提完成后,将离心管放入高速冷冻离心机(HC-3018R安徽中科中佳)内,于5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向离心管内加入20 mL超纯水,继续振荡30 min,于同样条件下离心10 min,合并两次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定容至100 mL,得到浸提液,保存在4 ℃冰箱中待测.

完成正交试验,确定硫酸浸提最佳条件后,配合一定量柠檬酸提升浸提率.

1.2.3 重铬酸钾配合双氧水氧化浸提液

重铬酸钾配合双氧水于中温条件下氧化去除浸提液中的有机质.取浸提液30 mL,于100 mL玻璃烧杯内进行氧化实验,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3 h,加入1+3硫酸、重铬酸钾和双氧水,考察三种药剂投加量对有机质去除率(通过测定TOC表征)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具体试验设计如下:(1)因素A为1+3硫酸用量(体积分数%),三水平分别为10、15和20;(2)因素B为重铬酸钾粉末投加量(质量分数%),三水平分别为0.4%、0.8%和1.2%;(3)因素C为30%双氧水用量(体积分数%),三水平为5、10和15.因此同样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4)安排试验.

氧化完成后,获得反应后铬液,保存在4 ℃冰箱中待测.

1.3 分析方法

1.3.1 污泥有机质的测定

制革含铬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灼烧减量法,将干燥恒重的污泥放入同样经过干燥恒重的坩埚内,将坩埚连同污泥放入马弗炉内,于600 ℃下灼烧3 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根据公式(1)计算有机质含量.

(1)

式(1)中:W为制革含铬污泥中有机质含量,%;m1为干燥恒重后的坩埚质量,g;m2为干燥恒重后的污泥样品与坩埚的质量,g;m3为坩埚与灼烧后污泥样品的质量,g.

1.3.2 铬浸提率的测定

实验中得到的浸出液,通过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铬含量.铬浸提率W的计算参照公式(2).

(2)

式(2)中:N为浸出液的稀释倍数;Cj为稀释后浸出液中Cr浓度,mg/L;V为稀释后浸出液取样体积,mL;mz为污泥中Cr含量,mg/g;M为污泥样品质量,g.

1.3.3 浸提液有机质去除率的测定

实验中得到的氧化前后浸出液,通过TOC分析测定仪测定其中总有机碳来表征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去除率W的计算参照公式(3).

(3)

式(3)中:C1为浸提液原始TOC浓度,mg/L;C2为浸提液经氧化后TOC浓度,mg/L.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革含铬污泥主要成分及铬形态分布

含有高浓度重金属Cr及有机质含量高是制革含铬污泥的典型特征[14].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用制革含铬污泥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有害重金属主要为Cr,来自染色废水处理过程,以Cr(III)形式存在,Cr(III)本身存在危害,在自然条件下可转化为毒性极大的Cr(VI),因此制革含铬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脱铬无害化处理.在染色废水处理过程中,常投加石灰调节pH,硫酸亚铁和聚合氯化铝则作为混凝剂和絮凝剂,导致污泥中钙、铁和铝浓度较高.同时混凝及絮凝过程会使大量有机质进入固相,导致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增高.

表1 制革含铬污泥有机质及主要金属元素含量

制革含铬污泥中的Cr可分为溶解态、交换态、配合态、酸溶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图1为供试污泥中Cr的形态分布,前三种形态在自然界中迁移性最强,占比极低约1.35%;酸溶态由离子态Cr(III)通过加碱沉淀形成,在酸性条件下易释放,为制革含铬污泥中Cr的主要存在形态,占70.59%;Cr在废水中具有络合性[15],有机结合态主要来源于染色废水中与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的Cr,经过混凝或絮凝过程进入固相;残渣态占9.74%,其成因尚不明确,类比工业铬渣中难提取Cr(VI)形成机理,根据表1,污泥中含有Mg,在混凝或絮凝过程中形成的Mg(OH)2为纳米级颗粒[16,17],可能与Cr形成吸附效应或将Cr包夹于微孔隙中,使之难以提取.

F1:溶解态 F2:交换态 F3:配合态 F4:酸溶态 F5:有机结合态 F6:残渣态图1 供试污泥中Cr形态分布

2.2 硫酸复合柠檬酸浸提制革含铬污泥中的铬

2.2.1 硫酸浸提铬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表2及表3列出了硫酸浸提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及最终实验结果,效果最佳的试验组为试验8与9,Cr浸提率分别为85.42%和85.61%.根据表3极差R显示,三个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为:硫酸浓度>固液比>反应时间.

表2 硫酸浸提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3 硫酸浸提正交试验结果

图2为固液比对浸提率的影响.在固液比为1∶20与1∶30的情况下,浸提率较1∶10提升大,而1∶30的固液比相比1∶20仍有一定提升,说明硫酸总量对Cr的浸出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固液比为1∶30.

图2 固液比对浸提效率的影响

硫酸浓度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图3为硫酸浓度对浸提率的影响,浓度为0.1 mol/L的实验组浸提率均非常低下,而当硫酸浓度为0.5 mol/L时,浸提率明显有极大提升,但将硫酸浓度提升至1.0 mol/L,对浸提率的提升并不非常明显.硫酸浓度越高pH越低,在低pH情况下,H+能够破坏污泥内Cr的化学键,而在硫酸浓度不足或低固液比的情况下,H+与污泥内Cr的交换能力下降,无法破坏Cr化学键[18],因此必须保证H+浓度始终维持在足够的水平.而为了维持H+浓度水平,在浸提过程中,不仅对硫酸浓度存在高要求,对固液比,即硫酸总量也存在一定要求,这也印证了固液比与Cr浸出率关系.结合实验数据并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将硫酸浓度控制在0.5 mol/L为最佳.

图3 硫酸浓度对浸提效率的影响

反应时间是对实验结果影响程度最低的因素.图4为反应时间对浸提率的影响,4 h时浸提率基本已经达到最大,延长浸提时间并不能对浸提率进行有效地提升,说明硫酸针对制革含铬污泥中Cr的浸出是一个较为快速的过程,因此选取浸提时间4 h为最佳.

图4 反应时间对浸提效率的影响

2.2.2 硫酸浸提最佳条件验证及柠檬酸提升浸提效率

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固液比1∶30、硫酸浓度0.5 mol/L以及反应时间4 h.由于在正交试验中,硫酸浓度0.1 mol/L与0.5 mol /L效果相差过于明显,因此在验证实验中,从0.3 mol/L向0.5 mol/L设置梯度;而针对固液比1∶20的实验组也存在较好浸提率的情况,在验证实验中加入固液比因素;进一步的,通过配合一定浓度柠檬酸来尝试能否提升浸提率.验证实验及结果如表4及图5所示.

随着硫酸浓度从0.3 mol/L向0.5 mol/L上升,浸提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且当固液比为1∶20、硫酸浓度为0.5 mol/L的情况下达到最大,为78.63%,再将固液比提升至1∶30,浸提率上升至85.66%,验证了正交试验结果.

表4 硫酸浸提验证实验结果

图5 硫酸浸提验证实验结果

制革含铬污泥中的Cr主要以酸溶态存在,硫酸能够充分将其提取甚至一部分弱有机结合态Cr,而添加有机酸能够有效提取剩余强有机结合态Cr.通常有机酸对重金属的提取能力与羧基个数有关[19],而柠檬酸作为一种三羧酸,能与Cr螯合,发挥酸浸与螯合双重作用[20].图6为是否添加柠檬酸的实验对比,柠檬酸的添加对浸提率提升确有效果.但是根据表4中的9号实验,柠檬酸单独酸浸其对Cr的浸出效果有限,仅为27.66%.因为柠檬酸作为弱酸,电离产生的H+有限,而H+浓度不仅影响化学键的断裂,甚至影响污泥内Cr与有机及无机物质的吸附-脱附平衡[21],柠檬酸成本较高,提升其浓度来产生更多H+与经济性有悖,因此柠檬酸的主要作用还是通过螯合提取少量与其他有机物质结合,无法被硫酸浸出的Cr.

图6 是否添加柠檬酸对浸提率的影响

制革含铬污泥经过0.5 mol/L硫酸复合0.1 mol/L柠檬酸浸提,浸提率为88.82%,浸提液Cr浓度约为1 650 mg/L.酸浸后测定相关参数,污泥质量削减了35%,有机质含量为10.42%,Cr含量(干重)为6.15 g/kg(按原泥计),且剩余铬处于稳定的残渣态.

2.3 重铬酸钾复合双氧水氧化去除酸浸液中有机质

表5及表6为酸浸液氧化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及试验结果,正交试验各实验组有机质去除率均在65%以上,去除率最大为78.08%.根据表6极差R显示,30%双氧水用量为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重铬酸钾用量次之.在原设计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高于双氧水,将其作为主要氧化剂,但实验结果却显示双氧水用量对去除率的提升贡献更大,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这可能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双氧水发生类芬顿效应产生了羟基自由基(·OH)[22],而·OH氧化性非常强.

表5 酸浸液氧化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6 酸浸液氧化正交试验结果

续表6

图7为双氧水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当双氧水用量为5%时,有机质去除率均在70%以下,当用量提升至15%,去除率分别为77.04%、76.78%和78.08%,其中试验7更是正交试验内效果最佳的试验组,因此30%双氧水用量选择15%.

图7 30%双氧水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图8为重铬酸钾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重铬酸钾除了作为氧化剂发挥作用,更在类芬顿机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其用量的提升却无法对去除率做出更大贡献,重铬酸钾粉末用量(质量分数)水平达到最高1.2%时,由于双氧水用量的低下,去除率并没有较好的表现,结合经济性的角度分析,重铬酸钾用量控制在0.4%.

图8 重铬酸钾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图9为1+3硫酸用量对去除率的影响.1+3硫酸用量在数据分析中对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浸提液本身呈现酸性,在氧化反应过程中H+也会有一定消耗,因此只需添加少量硫酸能够保证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酸度始终能够满足反应条件,1+3硫酸用量选择最低的10%.

图9 1+3硫酸用量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酸浸液在最佳氧化反应条件下,TOC的去除率为78.02%,后续测定相关参数,TOC浓度由804 mg/L降低至176 mg/L,Cr浓度为3 050 mg/L,Cr(VI)浓度低于1 mg/L,Cr主要以Cr(III)形式存在.

对比Ma等[11]的实验数据,经过处理的制革污泥生物淋滤液,其TOC浓度约200~300 mg/L,Cr浓度同样在2500~3 000 mg/L,其应用于鞣制工艺效果好,因此本文最终得到的Cr液同样可以在鞣制工艺中发挥作用.

3 结论

(1)制革含铬污泥中铬含量55.04 g/kg(干重),经过0.5 mol/L硫酸复合0.1 mol/L柠檬酸浸提处理,Cr浸提率达88.82%,酸浸液内Cr浓度1 650 mg/L,实现了Cr的富集与回收.污泥质量削减35%,剩余Cr处于稳定态,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及减量化.

(2)酸浸液在投加0.4%(质量分数)重铬酸钾及15%(体积分数)双氧水的情况下,氧化反应对TOC的去除率为78.02%,TOC浓度降低至176 mg/L,Cr浓度为3 050 mg/L,符合鞣制工艺需求,可直接回用于鞣制工艺.

(3)利用“酸浸-氧化”方法处理制革含铬污泥,回收了污泥中近90%的Cr,降低了污泥质量,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Cr资源化,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重铬酸钾固液柠檬酸
柠檬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我国新一代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成功首飞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生活废水分析中化学需氧量与生化需氧量的相应关系分析
新型油田污水COD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新型油田污水COD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喝柳橙汁预防肾结石
重铬酸钾及相关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