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对英语技能课程教学的启示

2020-05-12

关键词:口头交际学习者

郑 建 凤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临汾041000)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一直以来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幼儿到成人,人们都在学习英语,参加各类考试,比如有国际认证的雅思、托福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四八级考试、PETS考试等。国内的大多数英语考试均为结业考试或水平考试,其题型以客观题居多,考查内容偏向于文学或学术,而且这些考试对语言输出,尤其是口语表达都重视不够,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反拨作用,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高耗低效和学用分离。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以下简称“国才考试”)重视语言技能的融合使用,注重考查语言学习者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在完成沟通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推出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技能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特点来提出英语技能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以期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特点

国际人才英语考试的英文名称为English Tes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ETIC),是2016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英语沟通能力认证考试体系,该体系是一种专门服务于求职就业、人才选拔的评价工具,考试有五个类别:国才初级、国才中级、国才高级、国才高端和国才高翻,除国才高翻之外,其他级别的考试均由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两部分构成。该考试体系主要是考查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沟通能力,即用英语完成各类沟通任务的能力,包括国际视野与协商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与表达的能力三个维度。[1]i其中国际视野主要通过考试任务的话题内容来体现,其他能力则是通过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的各种类型的任务来考查。

(一)融合语言技能,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常见的学业测试和水平测试一般都由听力、完形填空、改错、阅读、写作等题目构成,每个题目都是完全独立的,换言之,这些考试是将语言技能割裂开来予以考查。“国才考试”虽然只有两个类别的任务,但是无论是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语言的输出都是以输入为基础,考生需要首先对完成沟通任务的输入材料进行理解才能着手完成沟通任务。比如,国才中级的口头沟通的任务二和任务三、高级的口头沟通的任务二、高端的任务二就是以阅读理解促成口头沟通。这些任务就要求学生阅读商务图表或文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或进行口头表达;而高端口头沟通的任务一涉及了阅读、听力和口语三个技能的融合。在国才高端考试口头沟通任务三则出现了听力与翻译技能的结合。书面沟通所测试的语言技能以阅读和写作以及翻译为主,其中写作所占的比例最大。

表1 “国才考试”任务设置所涉及的语言技能

(二)以沟通为目的,主观性题型比例大

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考试,“国才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完成沟通任务的能力,因此,没有运用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单项选择题这种客观题型;除了少量的辨认性质的领会性题型外,比如初级书面沟通的第一个任务“浏览材料”的题型是段落大意辨别配伍的形式,第二个任务“分析材料”是辨别细节,其他的题型都是输出型的,主要以填空、回答问题、演讲、口头展示和书面作文为主。由于“国才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少数的任务外,大多数任务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官方指南》针对每个级别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分别给出了A—F六个档次的评分标准,口头沟通从话题阐述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进行评分,书面沟通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个维度进行评分。

表2 “国才考试”的题型类别

(三)聚焦商务场景,明确交际者的身份特征

“国才考试”的宗旨是测试考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其任务设计完全符合交际性语言活动的特征,任务围绕真实的商务和生活场景,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充分地了解交际情境,明确作为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完成交际任务。国才初级的口头沟通的任务三和四、书面沟通的任务四、国才中级的口头沟通的任务四、书面沟通任务四、国才高级的所有口头沟通任务和书面沟通任务一和三均要求考生“在既定情境下,以特定身份向指定对象口头传递信息或说明情况或说服他人或阐明及论述观点或陈述个人观点或描述问题、阐述相应措施或分析争议、做出决策或阐述目的、分析现状、介绍需求及进行论证”。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指令,明确自我身份及其与交际对象的关系,然后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完成沟通任务。

(四)解题思路与评分标准促使学习者自我评估能力的提升

为了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应对“国才考试”,《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官方指南》给出了每个级别的每个任务的非常详细的解题思路和评分标准,这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必要的学习策略指导和自我评价的依据,通过长期的准备和习练,学生能学会运用恰当的策略完成具体的沟通任务,并学会将策略迁移到新的任务情境中。另外,通过运用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进行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让他们变为自主的负责任的独立学习者。通过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进而达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水平。

二、“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蕴含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虽然《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官方指南》的前言中对英语沟通能力的维度界定并不包含批判性思维能力或思辨能力,但是从其沟通任务的解释说明中可以看出每个任务都蕴含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考查(详见表3)。随着考试级别的提高,其对思辨能力的测试也从理解、描述、阐述、概括这样的低层次技能变成了分析、评价、对比这样的高层次技能。

“国才考试”的口头沟通任务由简单的复述性任务、回答问题到复杂的商务演讲、交替传译等。在考试指令中,明确指出了要考查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比如中级任务一的指令中明确说明考试应“用一句话概括每个说话人的信息(summarizing each speaker’s message in one sentence only)”;任务三也有类似的表述:概括公司的主要特色(summariz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ompany)。国才高级的任务一、二和三中都明确提到了“解释”这个批判性思维技能:解释你的想法以吸引投资(explaining your ideas to attract investment.)和解释贵公司意欲采取的行动(explain the possible actions your company intends to take)和概括你与Linda的共识,然后给出折中方案并解释折中方案的理由(summarizing what you and Linda have agreed, then giving your compromise solution on what is not agreed and explaining why)。国才高端的任务一也涵盖概括和解释两项批判性思维技能:概括讲座的要点,解释讲座的要点与阅读文本的要点是如何关联的(summarize the points made in the lecture and explain how the points respond to those in the reading passage),任务二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解释和分析:解释你反对这个提议的原因,要求用分析来支撑立场(Please illustrate your reasons why you are against this initiative. You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your own arguments with analysis to support your position)。

“国才考试”书面沟通的任务都是考查学生辨认阅读文本的逻辑结构并产出符合逻辑的文本。初级的浏览材料考查学生归纳段落大意的能力,要求考生从六个选项中找出五段文字的段落大意;分析材料考查学生理解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各小题的要求,找出题目所给词的信息来自哪一篇文章;整理材料的任务是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信息补全信息,要求考生首先明确表格中进行比较的主要方面,然后带着问题在阅读材料中查找、定位相关信息。这三个任务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略读(skimming)和查读(scanning)这两个快速阅读技能完成阅读任务,是阅读教学最需要培养的两种技能。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应该纠结于字词句的理解,而是应该以获取文本的大意和查询关键信息为主。在国才中级的书面沟通任务中,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的主旨大意,且不得超过五个字。这就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根据语篇特征对关键信息进行必要的词性转化与改写;研判材料的任务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观点和事实以及确定句子和段落之间逻辑关系。该任务的完成最能体现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生要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走向,要学会甄别事实与观点,明白段落的扩展模式。国才高级的书面沟通全部为写作任务,其中的撰写报告要求考生将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检测的是考生对信息的提取、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国才高端的书面沟通任务一考查学生总结观点、分析证据、评价论证的优缺点,这是对考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理解文本内容,要求考生通过文本形式识别作者的主要观点和重要论据。

表3 “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对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考查

三、“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英语技能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立足应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美国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外语教育的五项目标,即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联系(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和社区(communities),由于五个单词都以C开头,所以也称为5C目标;并指出语言学习内容包括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文化内容(cultural content)、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其他学科内容(contents from other subjects)和技术(technology)。《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认为外语能力包括个人综合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活动能力、不同领域的交际能力。提倡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只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培养;由于关注点重在学习者、教师、教学过程,因此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多地寻求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支持。文秋芳在2018年外研社暑期研修班所做的主旨发言《高校外语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思考与建议》中将外语教育的六个关键能力归结为2Ls+4Cs,即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学习能力(learning competence)、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创新能力(creative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和合作能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2]这些标准的出台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为“国才考试”的任务设置奠定了基调。从试题的任务性质看,“国才考试”几乎涉及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所有课程,听说读写译、演讲、辩论及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它的任务设置模式将各项语言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交际任务的形式检测学习者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英语技能课程教学具有引领、导向的作用,即我们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注重情境,培养学习者在完成交际任务中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

美国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指出:“语言教学的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学习语言系统本身可能对有些学生有用,但这不会自动培养出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和以得体方式做出有意义回应的能力。学习者只有在广泛交际活动中拥有使用目的语的机会,才能学得语言。积极地使用语言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3]2018年4月12日,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8年6月1日正式实施。《量表》对语言能力做出了简洁而清晰的界定:“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某一话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2“国才考试”重在考查沟通能力,所涉及的话题与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相关,其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中的大多数任务都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情境,以特定的身份向指定的对象以演讲、解说数据、介绍业务或邮件写作、报告撰写和提案撰写等形式描述、解释并论证个人观点。也就是说,考生在完成这些沟通任务时,需要注意自己作为交际者的身份并理解交际对象的身份和交际目的,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言辞进行表达。《量表》对语用能力的描述明确提到把握交际意图,运用适当的语言完成交际任务。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多给学生设置具有交际意义的任务,让他们在了解了自身和交际对象的角色关系的基础上得体地使用语言完成交际活动,而不是去做毫无语境关联的语言练习题。Littlewood认为,为学习者设计的交际任务应当既具有功能特征,又具有社会特征。也就是说,课堂交际活动要接近课堂以外的现实社会交往活动。模仿(simulation)和角色扮演(role-play)是创建更加具有多样化社会语境、反映更加多样化社会关系的重要技巧。[5]57

(三)注重文本逻辑结构的分析,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量表》把语言知识定义为“在各种语言活动中有效使用语言需具备的知识,包括组构知识(语法知识和篇章知识)和语用知识(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知识)”。《量表》首次使用组构知识这一术语,将篇章知识与语法知识并列来概括组构知识,同时将语用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传统上人们认为语言知识就是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以及功能和话题方面的知识。“国才考试”的题型都以语篇为单位,都涉及了对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逻辑结构,分清事实与观点,运用准确、适当的材料证明观点,剖析作者如何阐释和证明所呈现的道理、观点和主张,关注文章的说理思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形式,揣摩文本采取某种表现形式的意图,懂得作者层层推进的用心。这样,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具体问题时,知道如何有条不紊地梳理和整理自己的思路,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地、有层次有深度地表达出来[6],这其中就包括开始一段口头展示或书面写作,如何结尾,如何使用必要的话语标记语来提示信息的层次,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事实上,文秋芳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的促成(enabling)教学环节就要求学生根据产出任务的需要从阅读文本中选择相关的信息完成产出任务[7],这实际上也包括学会将阅读文本的说理模式和逻辑结构模式迁移到写作任务中去。

综上所述,“国才考试”的出台,无疑会对英语技能课程的教学产生不小的反拨作用,它的推广已经在外语教学领域引起一定的轰动,迫使外语从业人员思考固有的教学及考试模式的弊病,改革“重技能、轻运用”的传统做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运用语言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对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口头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如何写口头通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两块磁的交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