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

2020-05-11周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蕴意境古诗词

周燕

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搜索资料、自主感悟等方式展开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往往只背诵古诗词,但是却并不深入理解,不探究作品的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有的学生虽然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然而却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感悟,没有围绕作品提出自己的质疑。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指导学生怎样合理展开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一、诵读,感受意蕴

在教学中要解决学生只背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的方式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的情怀,体会作品的意蕴。在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其对作品获得整体感受,思考要用怎样的基调展开诵读,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内容,思考怎样调节语气和重音,更好地展现出古诗词的情怀,最后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意蕴。

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山行》的时候,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诵读活动,给学生介绍和押韵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中押韵的字,然后还要鼓励学生在诗歌中划上斜线,标注出在哪里停顿。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读出诗歌中的情感,思考哪些地方要重读。有学生提出:“我觉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于要重读,而且还要拉长音,这样能加重效果,更好地展现出霜叶的红。”最后鼓励学生尝试品味这首诗歌中展现出的情感,体现其中的意蕴。学生认为:“在一般人的眼中,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节,所以秋天给人萧条的感觉。但是作者没有这样想,他看到的是枫叶的红,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不仅掌握了朗读古诗的技巧,同时还在诵读中体会到了古诗词的独特意味。在学生诵读时若能配上舒缓而悠扬的音乐,则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中。

为了让学生的诵读更为高效,教师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和古诗词诵读有关的知识点,如介绍一下古诗词音步的特点,又或者给学生介绍一些押韵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诵读更高效。此外,还要适当在学生诵读时播放一些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或者展现一些图片,这样能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诗歌真正的意蕴。

二、想象,体会诗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所以针对学生只了解字面的意思,没有深入体会作品情怀的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尝试体会诗情。首先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画面,整合各种意象,说说诗歌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此后,还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这首诗歌能给自己怎样的人生感悟。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望洞庭》是一首唯美的诗歌,展现出了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在诗歌中作者运用了“镜、白银盘、青螺”等意象词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尝试在脑海中重组这些意象,看看组成了怎样的场景。“‘白银盘、青螺其实都是十分小巧的事物,但是作者却用它们来比喻洞庭湖的山水,你觉得这样合理吗?在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呢?”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感受到了作品中的场景。有学生提出:“我仿佛看到了一片宁静的湖泊,平得好像镜面一般,湖水很清澈,看上去就好像是泛着银光一般。在水面上有一座小山,和天地相比,山水变得很精致,如同是盆景一般。”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体会到了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最后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感悟:“你是否也曾看到过类似的美景呢?这样的景色能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认为:“我会觉得,自己也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这样的感悟中,学生深入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若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但是却不领悟其中蕴藏的深意,那么对于古诗词的自主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要鼓励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下去,体会诗词的意境。这样在解读的时候就会获得真正的体会和感受,领悟诗情。

三、质疑,深化思维

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深化。古诗词中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给人带来感悟,所以所读到的内容往往不是文字表面所展现的那么简单,此时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作者为何要引用某个事物,作者的生平是怎样的,作者处于哪个时代,当时人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是否一致。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自然会更为深刻。

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山居秋暝》的时候,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如有学生就结合诗歌的题目和内容提出了问题,认为:“我觉得作者所写的一点都不像是秋天的景色啊,秋天给人萧条的感觉,但是这里呢?给人很清新的感觉,不像是秋天。”还有学生提出:“秋天不是荷花都会凋谢的吗?为何会有‘莲动下渔舟这样的句子呢?”此时鼓励学生尝试了解一下文章的创作背景,思考一下作者所描写的到底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学生在拓展阅读、整合思考后发现:“其实初秋的季节,天气还不会太冷,所以可能还会有残余的荷花。”“秋天的时候常常下秋雨,所以和‘空山新雨后呼应。”也有学生认为:“作者追求的是田园隐居的生活,在他看来,春天过于喧闹,秋天更符合隐居者的心态,所以作者才会写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样的句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然后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尝试获得解答,在一步步的深入分析中,学生会逐步解决此前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总结作品的主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指导学生展开古诗词阅读的时候,要抓住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意蕴意境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春色满园
猜诗词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一朵花的意境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