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个性情境 突显文体意识

2020-05-11袁寿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体创设意识

袁寿芳

“文体”及文体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已经被广大的师生“遗忘”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几乎不提及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认知模糊,无助于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的提升。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时对学生开展文体渗透,有助于他们文体意识的建立,有利于他们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更利于学生语文认知系统的有效构建。修订和完善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1~3年级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能正确阅读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能正确诵读儿童诗歌和浅显的古诗文;4~6年级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阅读一些叙事性的作品,帮助他们实现对优美语句的积累;7~9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开展拓展性的阅读,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有益的书籍。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平时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强化童话、寓言、故事和一些叙事性文体的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关注文体并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那么,我们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如何有效地使“文体”及其教学得以突显,且使学生的文体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呢?

一、设计语体情境,渗透文体意识

语体是什么?它其实是人们针对不同的对象、环境以及内容开展有意义的交流、沟通的习惯性语言,它的针对性很强。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因为文体各异,我们需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征,创设与之匹配的学习情境来有效地突出课文的文体特点,从而帮助并促进学生渐渐形成正确的文体意识。就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记叙文、寓言和童话故事等来看等,虽然这些课文都有具体的人物、相关的情境,但各种文体间的客观差异还是存在的。我们应该认真进行分析与鉴别,努力给学生创造文体学习的机会与时空,让他们自己逐步体验和总结各种文体之间的不同和各种文体的个性特点。比如,笔者曾经听过一个老师执教的《蒲公英》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故事。新课的导入环节,这个老师创设了情境:大家都很喜欢看动画片,那么你们看过动画片《丑小鸭》《白雪公主》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蒲公英》和它们一样,也是采取拟人的方法来给我们讲述有关蒲公英的故事,同时要表明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么,《蒲公英》这篇课文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呢?《蒲公英》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呢?只要同学们对这篇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就一定得到答案!接着,这个老师认真组织了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自主阅读,自己在行间进行指导,有效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后给学生提供时空,让他们有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学生的展示和回答来看,他们已经能很好地完成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本例中,执教老师利用动画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提升对文体的感知、认识。实践表明,开展比较性的学习,学生就会在比较中逐步形成共识,对文体的认识更加充分,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还能给他们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计媒体情境,强化文体利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了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常态。小学生因为身心发展所限,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且比较发达。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知识信息,比如图画、动漫、视频等去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等,促进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突显某些文体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开展比对,让他们在课文的阅读与比对中渐渐的建立文体的概念,且使他们形成学习文体知识的自觉性、积极性。因为各种不同的文体,它们在故事的主题、故事中的人物及其语言的特点、文章的结构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教学预设,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文体的特点。比如,笔者曾经听过一个老师执教的课文《哪吒闹海》,这位老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就让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课中,这位老师耐心引导学生开展表演,表演中,随着激荡的音乐声响起,首先登场的是“夜叉”,只见它面目狰狞,挥着武器;接着登场的是“哪吒”,哪吒痛斥了夜叉,痛斥它助纣为虐的行径;“哪吒”为了为民除害,毫不犹豫地痛打了“夜叉”,他们扭打在一起……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该老师顺势提问:这篇课文是神话故事还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各自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一边认真观看表演,一边冷静、仔细地思考,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找出了神话故事与童话故事的特点与不同。在本例中,执教老师有效组织学生并引导他们表演课本剧,通过表演让学生认识了神话故事且明确了神话故事的特征,特别是通过对故事中虚幻的情节、人物与现实的区分,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神话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设计训练情境,建构文体认知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往往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忽视了文体。所以,我们应该设计一些有关文体知识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与深化,让他们在习题训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比较、分析寓言和童话的不同;比较、分析现代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的不同,使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特征。如我在教学《军神》时,我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全文,读后回忆课文,接着复述课文。学生复述后,再让他们找出构成文章的一些要素,学生认真找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找出了相关事件的起因、事件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等等。在本例中,我要求学生认真复述课文,让他们自己在复述中探究文体的特征,让他们找出了记叙的幾个要素,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文体知识的认知体系。

总之,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合理、科学地利用有效的方法,给学生创设课文学习、解读的情境,培养他们的文体意识,促进他们掌握文体知识,发展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文体创设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创设未来
另类文体巧谋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