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适学课堂”,培养言语能力

2020-05-11黄佳妮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雷雨建构古诗词

黄佳妮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要从单一的讲授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构,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就是适学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传统的适教课堂转变成适学课堂,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了解学生并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形成的适学课堂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让学生在积累、模仿和创新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积累,夯实基础

积累一定的词汇,是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的基础。在适学课堂中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采用批注法、归纳法在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各种好词好句,让自己的语文基础变得更为扎实,这样在自主表达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词穷而缺乏表达兴趣,学生会更主动地投入到言语活动中。

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词拓展阅读的活动中,并用分门别类的方式整理自己收集到的好词好句,尝试在写话的时候展开运用。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自主积累的兴趣。“《小池》展现的是多么美好的自然风景啊,其实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作品,大家是否对此感兴趣,想要了解一下呢?”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积累,鼓励学生采用分类法,将收集到的古诗词按照风景、爱国、送别、怀古等各种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这样更方便于今后的记忆。最后,鼓励学生思考在日常交流或者写话的时候是否能适当地使用古诗词,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变得更为丰满。

视觉和听觉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指导学生自主积累的时候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诵读活动,多诵读优秀的词句段落。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语言训练,让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为表达提供源泉。

二、模仿,习得方法

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也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模仿活动。在适学课堂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模仿的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的方式发现各种语法现象、修辞方法的特点,最后再鼓励学生通过模仿实践的方式习得相关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一文大量运用了比喻句,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激发模仿的兴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写得格外生动,看文字就仿佛让人真的看到了黄山的美景一样,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然发现了答案:“因为文章运用了比喻句。”“比喻句有什么特点呢?为何用了比喻句就能让人感觉很生动呢?”学生在思考后回答:“因为它将我们不知道的黄山奇石转化成了猴子、桃子之类我们熟悉、平常看见过的东西,那么我们的頭脑中自然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最后鼓励学生挖掘“好像、有、像、变成”等比喻句中常用的词汇,并尝试模仿课文的形式展开仿写。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真正掌握了比喻句的用法。

兴趣是学习的有效动力,适学课堂中要避免直接灌输语文知识的做法,促使学生自主展开观察,自主总结各种语法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实践中体会、掌握语文规律。适学课堂也要注意这一点,让学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展开自主模仿学习。

三、创新,应用生成

要切实提升言语能力,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应用中生成语用能力。适学课堂不会将语用实践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而是唤醒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其产生想要交流互动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中。

学习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后,学生发现这篇课文用精炼的文字展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各种自然现象。“除了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自然景象以外,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描绘呢?如果要你尝试写一种自然现象,你会怎么做呢?尝试展开创新写作吧。”这种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了自主创作中。有学生便将此前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到了创作中,因为这样能让写作变得更生动。“彩虹就好像是一座天上的五色桥,连接着天的这头和那头。我觉得牛郎织女以后再见面的时候,不用麻烦喜鹊了,就从彩虹桥过去吧,这样不是更加方便吗?”在这段写话中,学生尝试将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到对于“彩虹”这种自然现象的描写中,写出了新意,展现出了童趣。

在适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自然积淀中积累语感,在模仿中掌握各种语言知识,在创新中获得成长,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融会贯通,获得真正的提升。

语言建构和应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教课堂往往会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好词好句,直接传授语文知识,但是适学课堂则与之不同,它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梳理和整合,通过模仿创作的方式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实践运用中进行创新,这样学生的言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雷雨建构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僧院雷雨(一)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雷雨》中的“雨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