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朗读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的研究

2020-05-11杨小亮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语文

杨小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历来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先人曾经讲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课文主要是借助读者的语言、语音把课文的主要思想及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朗读者与课文产生共鸣。朗朗上口的课文朗读是人的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读书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朗读教学的策略来促进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能使他们的理解、领悟提升一个层次,这样既能使小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又能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但是在现今的乡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依旧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现笔者利用本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改进策略:

一、乡村小学朗读教学现状

1.部分学校或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曾记得,在我们自己上学的年代,每天早上进入校园,就能听到琅琅书声,真可谓读书声响彻校园内外。现如今,很多学校已经取消早读课,语文课一周就那么六七节,这其中还包括两节作文课,学生根本没有早读的时间。另外,很多语文教师也十分纠结,很想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感悟所学的课文,但是又面临着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提升教学质量等压力。在读与考面前,很多老师“低头”了,为了让学生考好一点,他们主动放弃了“读”,选择了“练”,学生练的时间多了,朗读的时间少了。

2.学生个体间的朗读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学得积极、读得活跃的都是那些语文学习成绩好的,他们在朗读时都是非常认真、声音洪亮地读。但是还有一部分语文学习水平滞后的学生,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有的发声小,有的张嘴不发音,有的甚至嘴都不张,读书的眼神处于游离状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是顾得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无法从整体上提升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

3.部分教师的朗读教学重形式轻效果

部分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虽然都能安排让学生朗读这个环节,但是他们仅仅是重视朗读的形式,无实际效果。在某些教师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学生刚开始张嘴朗读,还没到一两分钟就被教师叫停了,紧接着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朗读只是课文教学中的点缀,毫无意义。

二、优化乡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只有真实有效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才能使学生通过朗读来深刻领悟课文所表现的主题、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与课文、作者等产生有意义的共鸣,使学生的阅读情感得到有力的升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到底怎么解决呢?笔者作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研究。

1.学校和教师都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确保学生有一定的朗读时间

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教科书的特点以及年级段的不同安排好每篇课文学习中的朗读时间,一定要坚持把朗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富足的时间对课文进行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咬字要清楚、声音要洪亮、字音要读准。坚决不允许摆摆读的样子,走走读的过场,草草就收兵。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反复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感觉,让学生读出味道,让学生读出情趣。这也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小学每个年级的语文教学都应该重视并落实朗读,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读课文,让他们在通过读感知课文,让他们通过读来培养和发展语感,让他们在读中得到情感的陶冶。

2.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朗读训练的面,重视学生朗读的参与度

我们在朗读教学和训练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全员参与朗读。因为课文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范读、对读,有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心取用合情合理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兴趣,比如:根据课文创设匹配的情境,让学生想读、要读、悦读、争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合理的、恰当的阅读安排,我们应该因人而异,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朗读成功的快乐,从而让他们爱上朗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是喜欢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能使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带来的快乐,从而使他们不断产生阅读自信,产生“我要读”的持久动力。因此,在学生朗读训练活動时,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教学心态,不要给学生压力,不要责怪学生,千万不可以说学生这不好那不好,这平淡那缺感情,这样无疑会打击学生朗读的“劲头”。当然,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不能让学生迷失自我。因此,在学生真情朗读中,我们一定要实时表扬,及时引导,及时纠正,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朗读。另外,还要注意尽可能给那些朗读存有缺陷的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3.重视学生朗读的拓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朗读。比如我们让学生开展小组朗读,让小组组长集中全体组员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集体朗读、分别朗读等,然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修正、相互促进。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之,良好的朗读既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又能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深刻理解、领略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发展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顺利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语文
情感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