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020-05-11童丽君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社会实践核心素养

童丽君

【摘 要】 对于目前的小学教育来讲,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家长和学校在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都需要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尤其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音乐教学情况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制订相关教学方案,有目标地引导小学生去探究音乐内涵,带领学生去发现音乐教学中的乐趣和意义,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中感受音乐魅力的所在,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社会实践;整合发展

一、寻求根本,核心素养的界定

首先要明白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究竟探究的是什么,其主要目的就是面向社会,将打开所有学生的内心、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等。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更是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提升、身心健康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空间方面来突出新型教学模式中提倡的核心素养。一个成功的教师源于与学生之间的真诚和信任,一堂优秀的音乐课程更是离不开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所以自由、舒适、高效的音乐教学效果离不开良好课堂气氛的烘托,这也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灵活多变地给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音乐教学中轻松、和谐的氛围,在音乐中获得心灵的净化,亲身体会音乐自身所散发的核心素养。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引导者、指路人,虽然课堂是学生自己的,但是不能缺少教师的有效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应将适合的音乐与教学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音乐课堂产生共鸣,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兴趣,教师根据教学气氛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得多么肥大,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风吹着森林,雷一样的轰响,伐木的工人,请出一棵棵大树,去建造楼房,去建造矿山和工厂。森林的背后,有浅蓝色的群山,在那些山里,有野鹿和山羊,人们在勘测,那里埋藏着多少宝藏。高高的天空,雄鹰在飞翔,好像在守卫,辽阔美丽的土地,一会儿在草原,一会儿又向森林飞去。”学生一边听歌一边看视频,也可以让学生闭眼来感受每一句歌词带来的画面,沉醉其中。課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开拓思想、感受音乐魅力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目前的教育教学来看,涵盖课程很多但是课程的功能却少之又少,且没有稳定有序的课堂结构,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培养教育教学中最根本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育建设任务才能有效完成。

二、层层深入,探索本质的过程

信息化时代与素质教育结合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将教学重点从理论开始转到实践上。怎样才能迅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认识,以确保有效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教师所重点探究的内容,这对学生来讲是知识储备和对生活实际洞察力的有效提升,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充满挑战,但同时也会有多变性。传统教学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唱歌,到后来变“把歌唱会”为“把歌唱好”和“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性认识的建立”,音乐教学一直停留于“把歌唱会”的教学理念上,忽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和培养。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体现人文性和审美性,音乐教师要以美育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进而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师设计的音乐课程主要围绕家国情怀进行教学的,教师就需要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多渗透爱国情怀,如刚刚结束不久的国庆70周年,其中就有很多与国家情怀相关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爱你中国》等等,要让学生从歌曲中理解和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国家力量,从而培养爱国情怀,提升核心素养的内涵。小学生是祖国的骄傲,是新时代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以后国家的栋梁之材,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音乐是可以唱出来的刀枪,同样可以抵抗敌人,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样更能调动学生演唱时的那种满腔热情。

三、结合实际,理论实践的整合

音乐学科虽然不同于其他学科,但它面向社会实践方向较为宽广,对学生的影响也不逊色任何学科,音乐造诣决定学生以后的发展。所以,有效地将音乐理论和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意义重大。比如“元旦”,这是一个我们国家很重视的节日,学校可以根据“元旦”这一关键词汇来举办相关的歌曲晚会,晚会的主题要符合节日气氛——“欢庆佳节”,以班级为单位,从每个班级中抽选最优秀的节目进行表演,然后在进行班级大合唱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音乐教材,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有效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整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通过上述我们了解,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发现音乐的美,能够用音乐表达美,感悟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等等。对于音乐教师来讲,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最终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艺术的魅力所在,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士岗.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着力课程文化建设—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学科课程群建设实践探索[J].领导科学论坛,2018(19):69-71.

[2]高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9(01):79.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社会实践核心素养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