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0-05-11顾海英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顾海英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说话”也慢慢成为一门艺术,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开展语文课程是追赶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群体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希望以此为教师群体提供更为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教学水平,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俗话说:“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教师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培养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引导,通过将语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和知识不断运用到现实中,去解决现实中的困难问题,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教师不能只追求眼下的成绩好坏,以成绩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纸之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最有利的条件,努力引导学生,多探索,勤思考,不断完善个人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也用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引导,促进学生全方面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积累经验知识

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在当代,语文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若只局限于仅仅几本课本,很难开阔视野,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因此,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教完课本就应付了事,更要为学生扩充知识范围,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对课外阅读进行大量的训练,对于课外知识做到多看、多学、多用,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只学课本反而违背这一理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最有利的条件以及安静的阅读环境。

例如,教师可每一周安排一到两节语文阅读课,进行课外知识阅读,保证学生每周都有足够的阅读摄入量,如《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等,这种既有故事性、讲述性,又有大量丰富语文文化的书籍,非常适合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既能使学生看进去,懂得其中的人物情节,了解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广泛拓宽学生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择更加开阔的教学方式,走向生活

当代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止步于课堂,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应该破除传统的“严听师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教师的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一人独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切可以学习的条件。不管是哪门学科,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那就是抽离于生活,然后再应用于生活。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对生活还处于比较懵懂的阶段,教师通过对他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使其学会知识并拿到生活中运用,通过知识结合自己慢慢得到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对大千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得到自己的理解,这远远比单纯的学会知识更加重要。

例如,在《我眼中的世界》这一节课中,对于自己眼中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与其坐在教室里讲解,不如让学生真正去室外走一走,去看一下,花都有哪些颜色,树叶的形状是什么样子,观察它们的相貌生长习性,感受作者的身临其境,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才会有深刻的记忆,学起来也会更加轻松,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三、小组合作共同增强语文素养,鼓励学生沟通交流

即通过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来完成课堂知识。在教师教学中,学生都是充当倾听者的角色,教师讲什么,学生就会听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会慢慢衰退,思维慢慢固化,得不到任何有效的锻炼。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积极沟通,和同学多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又能倾听到他人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为自己打开新思路、新思维,从而锻炼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合作的习惯,拥有充足的团队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习惯,听取别人的见解,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养成自信心也有很好的作用。

例如,《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这一节课,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复杂,教师讲起来也会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对于每个人的对话做好明确的分工,商量好每个人要读的话,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并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班级的课堂中,不再是一个课堂的局外人,从而增强语文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这一切的达成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教学是一个不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要在其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应努力做到多看、多学、多用心,教师应做到多提供、多关注、多反思,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才能不断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君,单好,崔春瑞,成悦.核心素养视域下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探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

[2]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