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5-11史友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史友玲

【摘 要】 在小学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感受文章中情感与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基于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爱学愿学,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朗读能力对于教学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多数一线教师都清楚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确保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升语文学科成绩。

一、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重要性

小学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但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认知力和理解力都比较弱,也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更愿意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不完善,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将心中的想法或是情感有效地向他人表达。因此,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能够更好地组织语言,从而顺利完成与人的交流,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学生在文章及古诗中学习知识,因为小学生自身特点,学生在理解文章及古诗词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思想,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拼音基础

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过程中,学生具备扎实的拼音基础是提升朗读能力的基本条件。拼音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想要确保学生有效提升朗读能力,便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拼音的训练。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拼音中感觉有难度的便是掌握声母技巧这一部分,主要关系到学生平舌与翘舌之间的区别;在韵母学习中,前鼻音与后鼻音之间的区别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很难区别声母和韵母。学生学习汉字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运用汉语拼音,在朗读时,汉语拼音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拼音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进而学会更多汉字,也可以有效提升其朗读能力。

在对学生展开拼音教学时,应该采用创新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借助多媒体工具或者图画、卡片等来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更有趣,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认知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更多拼音,也提升了自身的学习力和观察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发挥自身特长,比如将拼音制作成歌曲,教会学生,让他们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对拼音进行有效记忆。

2.重视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喜爱朗读,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朗读的学习中。基于此,在展开朗读教学时,教师不能够一味地灌输,而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在课外阅读《早晨真好》课文中,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会读、会写12个生字,同时能够理解生词的意思,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来体会到早晨时光的美好,从中学会珍惜时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体会生活的美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早晨的时间,将文章中出现的儿歌为学生播放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先进行朗读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大声集体朗读文章。清晨的时光,是一天最美好的时间,也是人最清醒的时候。在儿歌的音乐环境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从而有效保证学生朗读文章的质量。

3.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也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朗读时,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所感受到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让学生处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场景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这种既生动又形象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意义所在。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明確在小学阶段所展开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础的字词句,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朗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朗读体会语文学科课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另外,语文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更多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5):133-134.

[2]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78-79.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