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2020-05-11闾莺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语文

闾莺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环节,小学生在写作中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他们在写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随堂习作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存在很多困惑。本文站在教师和小学生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随堂习作在整个教学环节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质量并不高。小学生在随堂习作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写作现状不容乐观,比如:文字运用能力比较差,词汇使用不当,思维能力有待于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提升小学生的词汇量,客观的评价小学生的习作。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中的问题

1.构思阶段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在写作环节中,他们的思路往往不够清晰,学生在写作中感到枯燥,没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环节对小学生的引导能力不足,在命题作文的选择中,不能结合小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使得小学生写作前的构思非常困难,他们在看到题目后没有任何思路。例如教师在布置随堂习作中,让小学生以《鸡蛋》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教师:同学们,请以《鸡蛋》为题写一篇作文。看到这个题目,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它的形状不规则,蛋壳里有蛋清和蛋黄。

教师:如果你们写一篇作文,应该以什么为切入点呢?

学生在构思中不能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只是就鸡蛋本身进行想象。很多教师只能结合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在写作中,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不能按照统一的理解方式强加灌输。例如在写《我熟悉的一個人》这篇记叙文时,教师应加以适当地指导。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写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学生:老师,我想写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

如果教师只是将熟悉的人限定在亲人和朋友中,小学生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如果让小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小学生可以书写不同的名人,拓宽他们的思路。

2.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在随堂习作环节中,应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环节中,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活跃,创新能力不强,很少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刻意强调写作技巧的应用,让小学生按照固定模式写好开头和结尾,突出主题。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套路式的写作方式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练习源于生活,小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写作。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应将小学生写作脱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导致很多内容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在写作中甚至出现错别字、病句等,或者文章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合理,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小学生不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也不能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提炼出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教条化问题非常严重,小学生受到知识储备的影响,常常在写作中逻辑性差。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熟悉教学目标,明确写作的意义。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应该摒弃功利性色彩,写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同时也是使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习作《说说对父母的心里话》中,教师就应该明确写作的目标。

教师: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与父母共同的经历吧。

学生:老师,父母教我们做家务,教我们做数学题。

通过合理的思路表达,采用正确的语言,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方式,将学生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选择的写作素材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写作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我的寒假生活》这篇文章习作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地审题和构思,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选择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确审题材料,进行整理框架的构思。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审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题目有什么问题么?

学生:我要认真审题,题目中明确要求我们写寒假的经历。

教师:除了自己看到的,还要写什么呢?

学生:还要将自己的感受加入其中。

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学生可以将题目中的深层次内涵挖掘出来,充分理解题目,在习作中不会出现跑题的问题,还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写作环节的策略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他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善,在写作中很难找到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素材。小学生在写作中如果在构思阶段就无从下手,那么一篇文章的质量也不会太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大量的素材,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中,小学生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同时完善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才能将细腻的感情融入写作中。想象是头脑中对记忆表象的再造,小学生写下自己的见闻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写出情感细腻的作品。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环节,写作占据的比例非常大。随堂习作的目的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素养,丰富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随堂习作气氛,让小学生多体验和感悟。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从而在教学中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端正态度,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培养小学生的积累意识的同时,使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广泛的积累素材,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将写作当作常态化的训练。

【参考文献】

[1]东生芳.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80.

[2]翁雪贞.善于思考,精于表达——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学周刊,2019(08):131.

[3]何炳坤.利用电影资源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81.

猜你喜欢

高年级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