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岱岳区创新“庄户剧团”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

2020-05-11施会刚

人文天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艺术团剧团群众

施会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把培植壮大庄户剧团作为重要切入点,不断提升整体规模和演出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先后扶持了岱岳艺术团、梦苑艺术团、奉高艺术团、文明之光艺术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庄户剧团。这些庄户剧团奔走在基层第一线,演身边人、身边事,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快乐,使农村“文化味”更浓,文化“农家味”更香,成为宣传脱贫攻坚、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19年9月,被群众称为“葛来乐”的岱岳艺术团团长葛业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王沪宁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全省推广岱岳艺术团的经验做法。

一、打造一张文化名片,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岱岳区以发掘和培育先进典型为抓手,扶植建立起全市第一家老年艺术团——岱岳艺术团。该团充分发挥牵引作用,以点带面,全区庄户剧团日益壮大,使民众的基层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一是示范展示节目,提升演出标准。每逢全区器乐大赛、庄户剧团展演、故事队大拜年、全区重大节点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方都邀请岱岳艺术团参与,组织各镇街庄户剧团进行观摩,从节目走台、人员调度、乐队伴奏、化妆卸妆等多个环节进行立体式展示,促使各庄户剧团提升对自己剧团演出的要求和标准。目前岱岳艺术团的100多个原创节目特别是小品正在进行完善,未来将会作为样板作品推介给各个庄户剧团,以进一步提高全区庄户剧团的演出效果。

二是传授管理真经,带动面上推进。岱岳区相关政府单位和演出院团多次邀请葛团长为庄户剧团作专题报告,从一个团长的角度传经送宝,交流剧团管理工作的经验,特别针对人员的日常管理、节目的创编排演、奖励制度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详尽介绍,让大家受益匪浅,推动岱岳区庄户剧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宣传先进事迹,引领时代新风。多家媒体对葛团长和岱岳艺术团进行了深入报道,广泛宣传,岱岳电视台记者还专门对剧团进行跟踪报道、现场直播,有力提升了庄户剧团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了镇街庄户剧团送戏演出的信心和干劲。

二、用好扶持“指挥棒”,激活剧团建设“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因此,政府主导作用需放首要位置。岱岳区坚持“一盘棋”原则,对所有庄户剧团进行全方位扶持,实现了庄户剧团统筹协调发展。截至2020年初,全区范围内常年演出的庄户剧团一般保持在11个左右,实现了镇街全覆盖。另有3~4个为季节性剧团;全区共有演职人员约500人,每年演出1000多场次,观众达30多万人次。

一是政策优先提供稳定器。为提升庄户剧团的造血能力,岱岳区研究制定并落实扶持庄户剧团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了《优秀庄户剧团、优秀文化带头人评选办法》《关于促进民办文艺表演团体和庄户剧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各镇街都要有自己的庄户剧团,并在硬件投入、文艺创作、创新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2020年更是将“乡村文化振兴·基层文化人才千人工程”写入年度人才工作重点工程。扶持政策给庄户剧团吃下了定心丸。定期对全区优秀庄户剧团、文化带头人进行评选表彰,做到每年扶持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努力为庄户剧团培养文化人才,以更好地扎根基层、传承文化、服务群众。

二是真金白银激发活力。建立公益演出补贴制度,制定《“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工程实施方案》,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采取“群众看戏、政府买单”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经费补贴等形式,组织有资质的优秀庄户剧团参与全区“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近年来,岱岳区累计发放演出补贴150多万元,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庄户剧团的演出热情。建立演出设备配给制度,结合“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情况,先后为岱岳艺术团、汶口镇艺术团、范镇艺术团、道朗镇艺术团等演出质量高、效果好的庄户剧团配送价值70多万元的灯光音响服装道具。据不完全统计,各镇街也都加大投入,先后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同时,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为庄户剧团排练、演出提供支持和配套服务。庄户剧团得到提档升级,与文化阵地实现有机融合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抱团发力。岱岳区依托“全省十大文化广场”之一的岱岳文化广场的平台优势,以“群众文化体育艺术年”为抓手,利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日,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基本上做到“大活动每月有,小活动经常不断”。丰富多彩的活动锤炼了队伍,促使庄户剧团的演出水平越来越高,名字越叫越响。剧团的发展靠舞台,剧团的市场在乡野。围绕庄户剧团打造了“千戏下乡”“百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各庄户剧团各展所长,为基层群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合心聚力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更受到群众的青睐。“千戏下乡”活动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百戏下乡”巡演活动入选全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岱岳艺术团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全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团队”。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演出含金量。庄户剧团要发展,自身得过硬。岱岳区在强化对庄户剧团“输血”的同时,更注重提升庄户剧团的造血能力,实施“102030”文化酵母工程,即每年打造10家龙头剧团、20个精品剧目、30个庄户明星,提升剧团整体素质。首先是探索文化志愿者推荐入团路子。经区直各部门、各鎮街及社会各界推荐,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建立文艺人才库,汇集人才600多人,专业涉及器乐、舞蹈、声乐、戏曲、文学等门类,推荐给各庄户剧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选用。能编、能说、能唱、能演、能奏、能主持的“六能”人才充实到剧团中来,剧团专业含金量大大提高。其次是形成传统技艺保护制度。每个庄户剧团里都有多项传统表演技艺,仍在当地世代相传。为保护这些传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汶河大鼓、御道渔鼓等一批传统曲艺项目被推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导以上项目传承人、老艺人开展进校园、进社区等传习,参与送戏演出。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保护,重新绽放了光彩。再就是实行“特殊定制服务”。不同剧团有着不同的问题,根据调研整理出“订单式”服务清单。开办岱岳文化大讲堂,邀请孔庆霞、葛业森、张敬东、刘传录等知名专家学者,以艺术创作、剧团管理、非遗保护等为主题,把脉号诊,出谋划策,对问题清单逐一销号落实,让庄户剧团享受到了“特殊订制服务”。

三、搭建文化“小舞台”,服务群众“大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庄户剧团的根在基层,送戏演出是他们的主战场。他们自编自演,走村串巷为群众演出,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儿。为搭建好基层文化舞台,创新工作思路,对“一村一年一场戏”进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一是采取“双轮驱动”方式。由岱岳艺术团与镇街庄户剧团共同送戏、互补提高,即在安排岱岳艺术团年送戏200场的基础上,从各镇街择优选取11家庄户剧团,分配演出指标,再按照各庄户剧团的规模和实力具体分配下乡指标。

二是实行三级联动、三位一体办法。实行“区里牵头、镇街配合、站长跟进”的三级联动和“事前审核、事中督导、事后总结”的全过程监管。在庄户剧团演出前,要求各镇街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列出活动时间表,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活动开展情况每月一报;对庄户剧团报送的演出节目单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节目送入千家万户。演出过程中,区里会根据各镇街活动进度安排,采取电话采访、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督导,解决存在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召开专题会议,由剧团汇报演出情况,由区局进行点评、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

三是建立剧团、村居互动模式。演出中,庄户剧团围绕普法、环保、卫生、孝道、邻里关系等编排出小品、快板、柳琴、汶河大鼓等节目,小节目演出大道理,在娱乐乡亲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深受群众喜爱。为增强演出的互动性,要求“送戏下乡”节目中至少有两三个当地群众参与的节目。群众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成为演出的主角,庄户剧团的演出更加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四是形成双层次文化阵地。庄户剧团在宣传文化的同时,更成为党委、政府的宣传员、调解员和服务员,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庄户剧团演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文化体育小广场等场所,每天都聚集了很多人,成为最有人气的地方。各镇街因势利导,扶持各村建立自己的故事队,在各文化阵地开展活动,提升阵地服务效能,形成了庄户剧团覆盖管区、小故事队覆盖村居的双层次文化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四、深耕细作原创节目,增强群众互动参与黏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庄户剧团在基层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有自己的原创节目。这些原创节目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泥土味浓,草根性强,再加上由身边人来演身边事,易被大众接受,对受众群体精准定位,击中了群体的情感共鸣,剧团与群众的黏性越来越强。为此,岱岳区在打造原创节目上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

一是建立原创节目打磨机制。以文化馆人员和文化志愿者为主体,组建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分片下乡,对庄户剧团进行原创节目观摩辅导。从舞台道具、表演技巧、剧本内容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小到一个动作示范、一句话的表达都手把手来教。鲜明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重点指导庄户剧团创作节目要讴歌新时代、突出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有针对性地对脚本进行修改完善,使演出不跑题、不走歪、不串味,架起了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

二是建立原创节目群众评机制。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节目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利用“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下发演出反馈表,由镇文化站、当地群众(不少于10人)填写,并加盖镇村公章,从节目编排、主题思想、演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人员暗访,进一步掌握演出实际情况,為评判原创节目提供更真实客观的依据。

三是建立原创节目展演机制。将庄户剧团艺术创作与文艺精品工程有机结合,鼓励庄户剧团以“练好内功”为己任,留意身边典型事件,把现实题材和多样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小戏、歌舞曲艺等作品,丰富演出内容。每年举办庄户剧团原创节目展演,以演带赛、以赛带奖、以奖带动节目创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盖章》《孙子迷》《走四方》等一批关注现实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较好地展现出全区庄户剧团创作的整体实力。

[责任编辑:祝莉莉]

猜你喜欢

艺术团剧团群众
舞台上的意外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街头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