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心理测试在新生心理普查预警学生筛查中的应用探析

2020-05-11秦晓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

秦晓丽

[摘 要] 绘画心理测试与自陈式量表结合,在新生心理普查预警学生筛查中能较好地发挥两种测试的优势。绘画测试注重潜在心理危机的分析和评估,具有干预和治疗作用,在心理筛查和心理约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绘画心理测试;心理普查;心理危机;心理约谈

一、研究背景

大学新生入校后都面临着适应环境、自我管理、人际交往、学业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若接纳不良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为全面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新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高危人群,近年来,我校采用目前全国各大高校普遍运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SCL-90症状自评表,对新生进行问卷式网络心理普查。但问卷调查往往存在测试误差,导致数据并非完全准确,因此要针对测试结果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约谈,通过当面观察和谈话,收集更真实、可信的信息,更准确地评估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绘画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投射测验,是近几十年来临床心理学实践中较成熟的测试方式。它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来探索画者的心理信息,具有较好的隐藏测试目的和趣味性强的特点。通过对画者潜意识的评估发现问题,弥补问卷测试的诸多局限,同时具有干预和治疗的作用。

二、绘画投射测试概述

绘画作为一种测试方法,最早出现在1926年美国心理学家首创的“画人智力测试”(DAP)中。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Joke Buck发表了房树人(HTP)测试。随后绘画测试不断完善,发展出雨中人、家庭动态图等主题绘画测试,还有一些非主题绘画,如九宫格、曼陀罗。这些绘画投射测试和TAT、罗夏的墨迹测试被统称为心理投射测试。国内对绘画投射测试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广大心理工作者的青睐,近些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和各种形式的咨询中。高校心理工作者也已逐步意识到绘画心理分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学习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并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实证研究。

本研究将房树人(HTP)绘画测试在新生心理普查预警学生筛查中进行试用,初步探讨将绘画测试运用在心理危机倾向学生的约谈中。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在本校2018级新生心理普查,通过UPI量表和SCL90量表筛查出的疑似有心理危机倾向的86名学生作为被试者,由专业绘画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测试与访谈。

(二)施测步骤

1.心理咨询师向被试者解释约谈的目的、流程等,消除被试者的顾虑和抵触。

2.发给学生一张A4白纸、一支铅笔,采用统一指导语,画完后请学生在背面写上学号、性别、年龄、绘画所用时间等信息。

3.咨询师在测试过程中,记录被试者的绘画顺序、涂抹情况、情绪变化等信息。

4.被试者绘画结束后,咨询师首先结合画面,例如画面大小、画面位置、绘画顺序、画面颜色、房树人的具体特征等进行提问。随后,进行常规的心理访谈,了解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询问个人感受,观察其情绪、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等状况。

5.评估及处理方法。心理咨询师通过对绘画进行分析,结合UPI和SCL-90测试结果及约谈记录,按照0~5分的等级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处理。

0~1分为心理状态相对良好,无需处理;2~3分为较轻的心理问题,请辅导员给予关注,并通过咨询室约谈做进一步疏导;4~5分为较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特别严重的需转介到心理治疗机构或医院作进一步诊断治疗。

6.反馈。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并向辅导员进行反馈,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干预。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咨询师对绘画进行分析,通过对房树人画中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比例、结构、在画面上的位置、描绘线条的质量以及描绘态度等分析,获得被试者人格的诸多信息。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分析。一是从画面整体解读,包括其画面大小位置、笔划力度、线条特征等;二是从画图过程解读,包括绘画顺序、绘画使用的时间和涂擦程度等;三是对画面具体内容解读。依据心理动力学观点,在房树人测试(HTP)中,“房屋”为人的栖息之所,代表了被试者与家的关系,反映人与外界的一种关系;“树”代表被试者潜意识的自我形象以及生命意义的象征;“人”反映被试者意识层面的自我认知。

结合SCL90量表测试和UPI量表测试结果以及约谈内容,咨询师根据房树人测试(HTP)中的显著绘画特征与相关的对应心理异常性症状(表1)进行评估,结果如下:0~1分值(心理状态相对良好)49人;2~3分值(一般心理问题)35人;4~5分值(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2人。

本研究中的绘画测试是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根据绘画心理分析知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进行的主观评分,所有的评分都是对被试者当前状态和当前测试图画做出的初步评估,仅供约谈时的参考,不作诊断用。

五、结论

心理测查中的任何一种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都不是评判个体心理状况的唯一标准。心理测试的结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和方向,要想了解被试者真实的心理状态,需要对被试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访谈,还要了解周围人包括辅导员和同学们对被试者的客观评价。我们只能根据初步筛查的结果进行面谈,以便做出进一步的澄清和初步判断。

在約谈和评估过程中,绘画投射测试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可以弥补自陈量表的不足,用于鉴别收集的信息,评估被试者的问题的真实程度和严重程度;二是简单易行,趣味性强,能有效打破防御和阻抗,增进咨访关系的建立。绘画测试结果不仅能作为参考,还可以从绘画中发现画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为进一步的咨询找到切入点;三是绘画过程本身具有治疗作用,很多被测者在绘画的同时有效地释放了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起到领悟、宣泄和疏通的作用。

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普查的信度和效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几种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配套使用。在新生心理普查中把绘画投射测试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艾森克人格测评量表等自陈式量表测试组合运用;在对心理危机倾向学生的筛查与约谈中,配合使用绘画心理投射测试,可使两种评估方法互为补充,提高心理约谈的工作效率,从而全面准确、科学有效地综合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严虎,陈晋东.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下册·应用篇)[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8.

[2]罗静.房树人投射测试在心理约谈中的应用[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2):35-36;179-180.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调查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时出现的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