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高校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5-11徐晓君谭江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雨课堂党课教学模式

徐晓君 谭江静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与高校党课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创新课题。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探索如何将“雨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党课,为高校党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雨课堂;党课;教学模式

一、引言

党课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党课学习使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茁壮成长[1]。如今我们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教育教学对信息化要求的日益提高,高校党课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059.4万人,比2017年净增103.0万人,30岁及以下党员有1273.9万人。高校是发展党员的重要基地,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科学发展的成败。党课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成为合格党员的重要手段[2]。高校党课的教学方式、内容在当前的新环境之下亟待拓展与创新。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党课为例,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模式下的党课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探索。

二、相关概念

(一)党课教学

党课教学是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系统教授党史党章、优秀党员事迹、主题教育等内容,正确引导社会热点事件舆情,指导践行党员宗旨,消除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思想困惑,使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端正入党动机,养成服务人民和率先垂范的行为习惯,缩短与党员的差距,以尽早符合党员标准的过程[3]。

(二)“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學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部共同研发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旨在连接教师和学生,具有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和课后总结的全方位功能,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机动调整教学进度,保证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避免学生因问题积压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发生。“雨课堂”的功能基于最常见的PowerPoint和微信,教师和学生均可直接使用。课堂上师生通过课堂练习和互动,活跃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雨课堂”还内嵌了学堂在线大量优秀慕课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雨课堂”被誉为结合了线上慕课资源共享的优点和线下传统课堂面对面言传身教的优点于一身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工具[4]。

三、现阶段高校党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呈现碎片化特征,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精辟、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局限于课本、教案内容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其思想呈现出独立、多样与复杂化的特性[5]。笔者对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党支部成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党课学习过程中觉得无聊甚至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占67.75%;选择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的学生占88.17%。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单一的面授式的党课教学形式,学生更倾向于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二)教学质量不佳,缺乏有效性

高校党课教学的主要师资力量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者,缺少专职党课教学的教师。由于党课教材不统一,授课教师素质存在差别,使得授课者之间对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时间相冲突,党课课程更多是安排在休息日或者是晚上,课程的特殊安排和时间的紧凑,可能会造成在党课教学过程中出现“填鸭式”的现象[6]。同时在党课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等进行讲解,造成学生被动消极的党课学习态度,最终导致高校党课的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果缺乏有效性。

(三)师生间交流少,缺少互动性

对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党支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27%的学生在党课培训中很少与老师交流互动,有11.83%的学生几乎与老师没有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在党课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效果反馈。授课老师在讲解完一项党课专题内容后,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最终的课堂考核也只是一篇党课心得,或者是进行简单的结业考试,并以此作为学生入党的评价标准,而未将学生的课上表现和课后实践考核纳入课程的考核标准,对于考核过程也未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这样的考评结果有失偏颇[7]。

四、“雨课堂”运用于党课教学的优势

(一)创新党课新形式,提升党课活力

运用“雨课堂”这一混合式教学工具,可以将网络教学与传统党课教学的优势更充分地融合,创新党课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能够改变授课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党课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师生交流问答,实现个性化教学

“雨课堂”在党课教学过程中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课上如果学生对老师授课的内容有困惑,可以在线上点击提问按键,授课老师可以实时收到信息,并针对问题及时回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课堂大数据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网络教学工具如慕课还无法做到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运用“雨课堂”授课,够能实现学生学习全周期的数据采集。“雨课堂”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授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全方位地掌握学生课堂上下的学习情况,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及调查分析

(一)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

图1是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构建框架图。框架图以“雨课堂”为载体,简要描述了党课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步骤及师生之间的联系。

以下从授课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以党课教学过程中,课前线上教学环节为例展开描述。

授课教师课前线上工作。登录“雨课堂”网页端开设主题党课班级,邀请学生通过扫码或密码验证进入课堂。

简单了解课堂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授课对象的身分和年级,是积极分子还是预备党员等,做到有的放矢。

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如精简的视频、课前PPT、课前问答题等。

推送相关教学资源。授课教师在线与党员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交流答疑,掌握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生课前线上工作。根据授课教师推送的教学辅助资源或课前任务,党员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提前查阅相关资料。

课前学习如果出现困惑,可以把疑问通过“雨课堂”线上渠道反馈给教师。

(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引入支部学习的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雨课堂”引入支部学习的态度,对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党支部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党支部共有303人接受调查,其中,93.55%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表示赞同,认为可以尝试;6.45%的学生持一般或不赞成的态度(表1)。

六、结语

“雨课堂”丰富了高校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一种优秀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党课教学模式可以将网络教学与传统党课教学的优势充分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富“党性”又接“地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党课教育教学应加强“雨课堂”混合式模式在党课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提升党课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党组织工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孟红.战事之余的那几堂党课[J].党史纵览,2018,(01):26-29.

[2][3]张天锋.网络时代本科高校党课教学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3,(22):137-139.

[4]肖康,王琼,陈月花.“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与反思[J].广东化工,2017,44(13):283-284+298.

[5][6][7]余超,王希俊,殷孜,沈瑶.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党课创新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208-209.

猜你喜欢

雨课堂党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