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剖析

2020-05-11于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就业解决对策高职院校

于斌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而就业率却持续走低,再加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涉及社会、高校、家庭各个方面,除了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及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合理的就业观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解决对策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客观原因

1.社会层面。自扩招以来,大学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自2003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毕业生达到了68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0多万人,而就业率仅为70%。由于持续扩招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工作岗位数量的增长。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化解就业难现状,为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逐步完善相应法规等,但现在人力市场上仍然会因为学历竞争造成岗位紧缺,到工作岗位上,又会因为综合能力较差、待遇与期望值有偏差等原因无法胜任岗位,而经过经验积累之后,岗位又有了新的变化,更加剧了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选择困惑。

2.用人单位层面。高校毕业生就业主体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存在着“选才难、选才高”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对员工的工作经验及综合素质有要求,这对刚走出校门的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3.学校层面。现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建设资源并没有跟上学校扩招的步伐,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表现为专业设置调整滞后,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供求之间出现了错位,这也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原因[1]。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社会岗位的需求相脱节,没有随着社会的需要增设相关的新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热门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造成了专业低水平、常规化。

4.家庭层面。现在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所花费的教育资金大概在十万元左右,有的专业比如空中乘务等比较热门的专业,教育资金的投入会更高,这对普通家庭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每个毕业生都想在找工作的时候把教育成本收回来。对于贫困生家庭而言,这种愿望会更加强烈,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提高就业期望值,最终导致就业屡屡失利,从而失去就业信心。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惑的主观原因

1.自我定位不准确。目前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他们就业不仅找工作,还要看工作所在的城市,更要考虑今后这个工作发展的空间,从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期望值过高,目空一切;另一个是期望值过低,妄自菲薄,这都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求职失败后,又会出现否定自我、悲观、焦虑等情绪,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影响求职者下次的就业质量。

2.就业规划意识欠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专业学习缺乏系统性,而且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完所有学科,对他们是比较困难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就业规划比较茫然,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没有从一开始规划好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就业过程中发现欠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考过相关专业的证书,紧迫感随之而来,进而不利于他们就业。

3.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及抗挫能力差。目前高职毕业生以“0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父母对于他们比较溺爱,只懂得享受不懂得奋斗。在就业过程中,只要工作稍微辛苦或者工资和期望有差距,就会另换新的岗位。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或者失败,就会产生自卑、焦虑、自暴自弃的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社会、高校和每个学生,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政府、高校,还是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个人都要扮演好相应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2]。

1.政府开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就业问题关乎民生,高职院校占据了高校招生人数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政府应该创造优良的就业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就业者的切身利益,为大学生尽量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加大政府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提升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应聘竞争力。政府还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做出必要的政策倾斜,做到人尽其才,符合当地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快就业政策的改革,落实好毕业生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政策。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2]。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应举办一些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

2.学校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技能训练。就业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能力相对来说比较欠缺,那么相关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單调,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难以奏效。可以将校内的就业指导和职场现实结合起来,采用理论讲授、应聘观摩、面试模拟、应聘实战的训练方法[3],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应聘准备,了解应聘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在就业指导方面应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从大一开始就设立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准确的进行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执行计划[4],进而明确学习目标,为就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教育部宣布从2005年起把招生指标适度与就业挂钩,就业要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1]。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点,迎合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把就业、创业理念融入到教学环节里,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比如坚持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围绕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合作开发培养方案,创建教育环节[4],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大学生要增强抗挫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客观合理的认识,他们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学校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危机预防机制,但是学生本人更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不要好高骛远。在大学入学初就应该为自己设立就业方向,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在工作岗位能够干得长久除了知识和智能的竞争还有意志的较量和毅力的比拼,求职的时候考虑自身职业能力,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存在的缺陷,对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失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提高抗挫能力,完善心理素质,从而积极应对就业。对于工作岗位的选择,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应考虑单位的发展平台及发展机会,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好的把握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社会、高校、个人,需要三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吕广南.当代大学生就业困惑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65、66.

[2]广西师范学院.困惑与选择——“大学生就业问题”[J].大学(学术版),2009,(11):49-52.

[3]张静.谈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与解决方式[J].职业教育,2013,(04):241.

[4]宋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探析[J].科技信息,2011,(13):203.

猜你喜欢

就业解决对策高职院校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