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临床分析

2020-05-11程瑞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程瑞祥

【摘要】 目的:分析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疗的手外伤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有利皮瓣与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的临床效果较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外伤 带蒂皮瓣修复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20.02.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dicled skin flaps for hand trauma. Method: 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hand traum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favorable skin flaps and pedicled skin flaps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4.0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41%,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7.0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edicled skin flaps ar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trauma,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Hand trauma Repair of pedicled skin flaps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Xish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Xishui 438200, China

手外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手外科疾病,患者因车祸、机器碾压、绞扎等多方面原因致手部受伤[1]。手外伤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及自理能力,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手外伤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2],良好的修复结果可尽量保存患者的手指长度,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外形,并维持患者手部功能,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带蒂皮瓣修复是临床治疗手外伤的重要术式之一,本案选取了108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筆者所在医院接受诊疗的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有利皮瓣与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研究对象108例,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疗的手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具皮瓣修复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排除合并存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或精神类等严重疾病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16~54岁,平均(36.3±2.7)岁;自受伤至来院时间1 h~14 d,平均(6.8±1.6)d;致伤原因:车祸7例,机器碾压8例,绞扎6例,刀砍10例,其他23例。研究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15~55岁,平均(36.2±2.9)岁;自受伤至来院时间1 h~16 d,平均(6.9±1.3)d;致伤原因:车祸8例,机器碾压7例,绞扎7例,刀砍13例,其他1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手术前对两组手外伤损伤情况进行明确,做好清创消毒工作;给予麻醉后依患者创面感染与损伤情况对其进行消毒与清洗,详细检查患者软组织活力与皮肤情况,彻底清除明显变性或坏死的组织,注意保留未被污染与仍存在生机的组织,尤其是神经、血管、连续性肌腱等,并严格进行止血操作;清创完成后即可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过氧化氢对创面进行清洗,并利用新洁尔来溶液进行消毒,若患者存在肌腱损伤、骨骼或关节囊,应先行修复操作。

对照组行有利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行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操作如下:术前常规行清洗、消毒、完全清除表层坏死组织、修复肌腱、骨骼或关节囊损伤等操作,清除碎小骨片,利用克氏针固定大骨片,依患者皮肤组织受损设计恰当的皮瓣;术中依设计需求于手指侧边或背部划线,行臂丛麻醉,麻醉生效后游离设计所需皮岛、皮下组织、血管与神经,并获取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带蒂皮瓣;于受区处作皮下隧道,于受区放置带蒂皮瓣,进行疏松缝合后留置皮下引流;皮瓣供区可行全厚皮压包处理。

术后7 d均给予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并行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皮瓣血运、皮温及皮色,待患者手部血运情况恢复正常时即可行断蒂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判,患者皮瓣移植成活,手部功能恢复良好,手部血运正常且外形美观为优;患者皮瓣移植后发生坏死情况,手部血运未完全恢复,手部功能受限,外形臃肿为良;患者皮瓣移植后未成活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瓣感染、皮瓣肿胀、皮瓣边缘坏死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部是人体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功能强大,结构精细,是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器官。近些年来,因着工业不断发展,手外伤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长,这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大了患者的心理与精神负担,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据临床研究显示,手外伤于急诊创伤当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8%,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手外伤所采取的手术方法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修复手术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针对手部浅表性缺损的患者,通常可直接行植皮修复,但若伤口面积较大,伤口较深或是存在指骨缺损、肌腱裸露受损时,临床建议首选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皮瓣修复治疗是当前临床用于治疗各类外伤的一大重要术式,皮瓣能迅速消除创面,避免发生指骨、肌腱坏死等症状,皮下不易产生疤痕,有利肌腱的滑动,此术式的治疗效果较佳,操作简便[3],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癌、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等的治疗当中[4]。在对皮瓣进行选择时,医务人员会依患者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为其灵活选择,以尽量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与外形。如须明确创面的,可利用皮片行移植修复者,则无须利用组织皮瓣;可利用局部皮瓣行移植修复者,则无须利用远处皮瓣;可利用非主干血管皮瓣者,则无须利用主干血管皮瓣。依在切取后供区组织瓣功能与美观情况是否会被影响,通常会选择一些具较高安全性或是传统性皮瓣。带蒂皮瓣拥有能提供血液的皮肤与相附着的皮下组织,可在皮瓣形成和转移期间为皮瓣暂时提供血液,有利皮瓣的成活[5]。利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不但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具较高安全性[6]。要注意的是,带蒂皮瓣修复术对于皮瓣的要求较高,第一是皮瓣的旋转点与附着在有血管蒂的皮瓣蒂;第二是皮瓣的垂直轴线;第三是皮瓣核心血管的血液循环范围;第四是皮瓣的形状,长宽比必须为1.5∶1[7-10]。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可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于深筋膜表面进行分离,将皮瓣揭起后自蒂近端向远端逐步修薄,以免臃肿,且此操作方法可使供皮区更加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此外,为尽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应特别重视术后皮瓣的保护[11]。因此,术后应加强患者的皮瓣保护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术后的定时巡查工作,及时纠正患者不良体位,以免压迫皮瓣;严格无菌操作为患者换药,动作要快速且轻柔,换药后小心包扎;皮瓣成活后应及时帮助患者清理皮瓣周边污垢直至断蒂期[12-13];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手部功能。

本案将10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疗的手外伤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有利皮瓣修复术与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44%,高于行有利皮瓣修复术患者的74.07%,表明带蒂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另,本案研究结果还显示,行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41%,低于有利皮瓣修复术的37.04%,表明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具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手外伤,采取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皮瓣成活率较高,临床疗效较佳,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于学慧,李杰,等.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技术治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研究[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7):32-33.

[2]张青海.探讨手外伤致皮肤缺损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5):573-574.

[3]王新涛,夏伟.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75-76.

[4]张树荣.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10):56-58.

[5]姚烈辉.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不同断蒂时间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9,38(5):80-82.

[6]王雪峰.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与穿支皮瓣修复法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0-61.

[7]陈加琳.穿支皮瓣术与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比较[J].上海医药,2018,39(17):43-44,59.

[8]李先仙.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4):68-69.

[9]惠悦华,韩芳,闫杰,等.手外伤腹部带蒂转移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84,88.

[10]李向忠.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47-48.

[11]翟希.带蒂皮瓣不同时间断蒂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6):92-93.

[12]柳权哲,孙鸿斌,蔡淑玉,等.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手外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4):297-299.

[13]杨波,金超.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20-121.

(收稿日期:2019-08-29) (本文编辑:马竹君)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