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我国应急物流的研究

2020-05-08吴云旋

博鳌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应急物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互联网技术

吴云旋

内容摘要 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测和预报的,而且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在紧急状态下如何发挥物资、人员、资金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显得迫切重要,应急物流应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此,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案例,分析了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参考了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相关知识,提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流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流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希望对未来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物流 互联网技术

1 引言

1998年的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雪灾和汶川地震;目前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着我国。紧急情况下甚至灾难面前,物资、人员、资金高效流通是减少损失、稳定民心、维护稳定的重中之重。但是从这几起突发事件反映出我国应急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这跟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不够有关。应急物流如何解决物资、人员、资金高效流通?这就要求要建立较完善和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

2 应急物流概念及特殊性分析

2.1 应急物流的概念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 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应急物流的定义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过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与一般物流一样,是要创造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是要强调物流系统的整体性,是需要运输、储存、配送、信息处理等子系统的配合。但是应急物流更要解决在突发事件下物资、人员、资金高效流通,是更强调物流效率[1]。

2.2 应急物流的特殊性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求确保物流各个环节畅通无阻,要确保包括医疗防护用品等物资最快速度到达疫区,可以看出应急物流关键在于提高物流效率,而一般物流是同时考虑效率和效益,这就体现在应急物流的以下特殊性。

2.2.1 时效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醫疗物资、食品等应急物资和救助人员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所以,时效性是应急物流最突出特点。应急物流确保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确保物资快速到达疫区。

2.2.2 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具有不可预知性,运输量、储存量、配送数量等不可预知和确定[2],造成对应急物流的需求具有随机性,这是应急物流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

2.2.3 弱经济性

应急物流的关键在于保障物资、人员、资金高效流通,确保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确保物资快速到达疫区。所以,应急物流在很多情况下是先考虑提高物流效率,再考虑实现物流效益。

2.2.4 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危害的复杂性特点,要求要有一套周密、灵敏的应急物流反应系统,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等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3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急物流是物流领域的一个新分支,虽然在我国起步晚,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自2003年的“非典”后,应急物流在很多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就反映出来,比如,运输供给不足、仓库货物短缺、配送不及时、“互联网+”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

3.1 应急物流体系硬件设施薄弱

首先,体现在应急物流运输设施较薄弱,各种运输配合度较低,救援物资不能快速到达。

其次,应急物资储备分布不合理,包括空间布置不合理和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储备数量供给满足不了需求,造成救援物资紧张。

3.2 应急物流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应急物流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协调;

其次,应急物流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制度。应急物流强调的是系统整体性,强调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要畅通无阻。由于目前应急物流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救援物资、捐赠物资分配不合理、到达不及时、甚至出现哄抢等严重问题。

3.3 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程度大、涉及范围大,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很容易造成恐慌等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导致信息不透明、信息更新慢、信息反馈滞后等严重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捐赠物资分配不合理、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引起恐慌甚至各种质疑声音。

3.4 应急物流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应急物流人员要有物流专业知识、要有应急经验、要有应变能力、要有沟通和协调能力等。但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参加应急物流的人员主要是政府人员、企业人员、志愿者等,他们缺乏应急物流专业知识和应急应变能力,很容易出现紧急物资分配不合理、特殊物资保存不当等问题。

4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重点

应急物流强调对采购、运输、储备、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进行高效组织和有效运行,形成周密、灵敏的应急物流反应系统,从而确保物流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确保物资快速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区和自然灾害灾区[3]。针对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急物流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4.1 完善应急物流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完善运输网络建设,畅通的运输来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到达,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运输,保证物资的畅通。

其次,在热火朝天的物流园区建设中,合理规划应急物流仓库的建设,利用适当的应急物资仓储来满足突发事件紧急物资的需求。

最后,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方面让疫情和应急救援等信息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可以共享应急运输、应急物资储备等物流信息。

4.2 提高应急物流的管理水平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运输、发放等环节会出现杂乱无序,怎么确保物流各个环节畅通无阻?这就要求要协调、调集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应急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①要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的决策机制;②要完善应急物流的组织结构;③要出台应急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建立虚拟的应急物流组织,在统一管理、统一調配的前提下充分整合整条供应链有效的社会资源来实现应急物流的高效率。

4.3 建立“互联网+”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很多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国应构建科学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利用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有效实施应急物资供应链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等活动,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到达;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系统,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和广大群众及时沟通和共享信息,有利于救援活动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4.4 重视应急物流专业团队的建设

应急物流需要高效有力的专业团队来执行,专业团队包括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志愿者等。对于专业团队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求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应急物流相关专业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建设若干应急训练基地,加强应急物流专业团队的应急事务演练,提高应急救助能力[4]。

4.5 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应急物流体系

应急物流强调多方主体参与,一起完成控制疫情、快速送达救援物资的任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军队结合疫情地区需求,快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快速派遣医护救助人员,提高对疫情地区的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应急物流体系,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有灵活的机制来适应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②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规范军民融合;③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提高军民一体化的应急物流效率。

5 结语

应急物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和急迫事件,是一种特殊物流,需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物流通道。虽然十几年以来我国应急物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硬件设施不足、管理水平和信息水平较低等问题,今后应借助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提高应急物流的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作者系泉州经贸学院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左小德,梁云,张蕾.应急物流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姝麟,孙丹. 面向重大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4):36-37.

[3]王晓平我国应急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83-86.

[4]周竞宇,杨西龙.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12):1-4.

猜你喜欢

应急物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互联网技术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装备器材保障应急物流与应急保障的训练
基于遗传算法的应急物资供应点定位—分配问题研究综述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