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绘本在韵律活动中的有效使用策略

2020-05-06陈冰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绘本

【摘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韵律教学活动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韵律活动主要指的是伴随音乐所做出的身体动作表现,能够全面提高幼儿的个性发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现如今,跟随音乐动作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对此,应引入更丰富的元素。结合实践来看,以图片和语言为载体讲述故事的绘本在音乐活动中也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一方面绘本中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幼儿引入到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之中,另一方面,绘本中包含的线索图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韵律教学中包含的动作意义。由此可见,将绘本应用于韵律活动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韵律活动实践教学中采用绘本教学形式,助力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绘本在韵律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并制定出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学前教育韵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绘本  韵律活动  有效使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韵律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创造性动作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6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226-02

传统学前教学过程中,韵律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教学形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游戏化为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集体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表达需求,就需要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特点,鼓励幼儿主动的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创新传统的教育途径,加深幼儿对音乐情景的理解,激发幼儿的自主音乐体验,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我们得出结论,除了传统的图片、符号、视频等多元化教学形式以外,选择一些好的绘本故事,能够对语言活动的开展起到有利影响,以音乐活动为主的韵律教学也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一、韵律活动意境的创造

幼儿在观看绘本时,一般都是从读图开始的,文字对于幼儿的认知行为来讲,只是简单的文字符号,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幼儿的理解力与表现力,绘本所具有的色彩较为鲜艳,画面比较简洁精致,能够让幼儿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同样读懂故事情节。[1]文字和图画在绘本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更加透彻地理解故事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故事讲解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播放相应的歌曲,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主题韵律。

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通过绘本的有效融入,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幼儿阶段所运用的语言词汇十分生动形象,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个性化思维发展情况和内心情感变化,努力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将绘本故事与音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让幼儿在音乐主题韵律的引领下,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故事内容。[2]幼儿的主要特点是活泼好动,在将故事、图片、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让幼儿发挥出想象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啤酒桶和小老鼠》典型幼儿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融合世界上著名的歌曲《啤酒桶波尔卡》完成绘本教学,幼儿在接触到生动的主题韵律时,就会引发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听到音乐后,积极的发表自己对绘本内容的看法和理解,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三、结合绘本画面开展韵律活动

在进行绘本画面理解的过程中,通常由一个视点帮助阅读者领会阅读的主要故事,优秀的绘本能够直接将幼儿带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绘本作品中视点往往是故事的主角,能够激发幼儿的心理认同,教师需要结合角色的视点和情景安排幼儿的阅读顺序,为了更好地增加阅读绘本中所具有的戏剧冲突,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反认同角色,保证故事中的冲突内容,为幼儿带去张力的韵律感。[1]例如:日本绘本《狐狸的神仙》,讲述了一个奇幻又俏皮的故事,小姐姐和弟弟,为了寻找遗忘的绳子,而遇见了十只可爱的小狐狸,并且狐狸们捡到了小姐姐掉落的绳子,并且以为这是神仙赐予的恩惠,而善良的小姐姐并没有告诉狐狸实情,与狐狸们一起玩起了跳绳游戏。故事的结局是小姐姐依然成为狐狸眼中的神仙,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狐狸们是否也是孩子们的神仙象征?姐弟俩带领着孩子们进入了奇幻的故事情节中,然后以狐狸为转点进行巧妙的视点切换,保证整个绘本阅读的过程流畅自然,带有一定的韵律感,为了保证绘本阅读的连贯性和节奏性,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巧妙的了解故事中所布置的各种线索,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进入到绘本故事中。

四、结合故事结构开展韵律活动

1.问题与答案探索。在进行绘本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教师需要将这些疑问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准确地传达出作者所体现出的观点和意境,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一般情况下绘本阅读都是用简单的文字作为画面辅助,进行故事情节的叙述,直观地展现出不同的故事内涵,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自主思考得出想要的答案,才能够点明主题。

2.直接与间接。绘本故事中大多数都为幼儿展现奇妙有趣的小故事,全文以一条线索作为故事推进的主要途径,直观的告诉幼儿什么是完美,什么是缺憾,让幼儿主动探索故事中的矛盾与冲突,引发幼儿的无限遐想,同时有效地阐明中心思想,保证整个绘本内容简洁有效,随着主线索的不断发展,会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抽象性的艺术故事,主动引发幼儿的思考,通过强烈的韵律美和艺术感,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大班举行绘本韵律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在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让孩子们欣赏绘本故事《我的幸运一天》,“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提出问题在狐狸眼中迷路的小猪是什么,在幼儿激烈探讨的过程中,结合故事结尾“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猪的一天也是幸运的?全班一起讨论,深入了解绘本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总结

通过绘本里所描绘的直观画面和连贯的故事情节,精彩地展现出故事中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结合绘本选择的基本原则,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创造良好的韵律活动意境,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绘本中描绘的画面,直观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按照故事的整体结构开展韵律活动,创新传统的活动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推动绘本韵律活动的不断发展,通过这些策略,加深了幼儿之间的课堂互动性,可以将幼儿带入韵律活动情景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邓珣.浅析儿童绘本中图文叙事的韵律美[J].艺术科技,2017(9):227,288-289.

[2]付海霞.巧借绘本玩转律动——绘本在韵律活动中的有效使用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8(2):19-21,48.

作者简介:

陈冰冰(1984-),女,汉族,福建晋江人,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