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

2020-05-06韩冰冰王双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手段院校信息化

韩冰冰 王双

【摘要】信息化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  途径

【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SJGLX16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92-01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出了要求,纲要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专门提出,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期,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让高职院校教师越来越注重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但是,当前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设计的标准和思路都明显落后,与国内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开放课程的建设方面的需求并不匹配。

一、高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高职院校教师年龄与专业上的差异导致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参差不齐

高职教师队伍的年龄差异普遍较大,从而造成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差别较大。尤其是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不了解,他们更多地是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不愿意也不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改进自己的教学。这已经成为制约他们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瓶颈。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单一

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主要是“PPT教学”,对于PPT教学最大的优点是直观,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吸引当代这些更加青睐于手机和网络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了,当代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又比较喜欢新鲜事物,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并把它们转化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载体传输给学生。

3.教學信息技术手段不能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整合

教学信息技术手段是为了教学内容而服务的,如果不能有效的将两者整合,就变成了“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那么信息化这一理念也就失去了意义。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要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灵活性,有效的突破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技术的“花哨”,却忽视了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优先考虑是否符合课程内容的要求。

4.教师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不充分

为了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现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大部分院校投入使用了“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并且开通了校园网络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硬件的设施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对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却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仍是“考勤”“向学生发布通知”和“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而其他功能的使用如 “主题讨论”“布置批改作业”“直播”“测试”“统计”等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教学优势,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课堂的灵魂,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体现在对课程的安排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怎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让知识点之间更好相互衔接,怎样实现理论知识和实操的相互结合,怎样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资源的有效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能熟练的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或手段,更多的需要考虑如何安排好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

首先要通过培训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改变高职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接受信息化教学观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而重点在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法、手段的了解和应用,通过学习简单的信息化基础知识的课程,并展示在历届信息化技术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以及在实践中运用非常好的案例,保证培训的效果。

3.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

以“微课设计与制作比赛”与“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为契机,调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参赛的积极性,鼓励与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部分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整体水平。

4.构建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并有效应用

合理采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将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精品教学资源库。以高质量的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时可以共享、浏览、使用、下载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和信息量。教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将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内容的单调,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要督促教师有效的应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根据课程性质和特性,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灵活的开发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系,它体现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信息化的教学实施的能力,有效组织与协调各种资源、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能力,使用多种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的能力等等,不能将任一方面拿出来单独评价。因此,对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但需要学院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高职教师自身有自我完善的追求。因此当代高职教师要有时代紧迫感和终身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运用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为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提高自身信息化的教学能力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手段院校信息化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