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字当头打造初中数学理想课堂

2020-05-06马海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马海英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问题的产生地、探究室和延伸地。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是善于提问题的高手,应该抓住“点”进行巧问,捕捉“时”进行善问,创造“态”进行追问,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理想数学课堂。

【关键词】巧问  善问  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48-02

一、抓住“点”进行巧问

不可否认,数学学习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点”,如“疑难点、发散点、争议点、受阻点”等等,抓住这些“点”巧设问题,必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从而达到突破知识重难点的目的。

(一)抓知识的疑难点提问。抓住疑难点提问,才牵住了“牛鼻子”,才把握住了教材的核心,才是高效数学课堂的应有之义。比如,《多边形及其內角和》的教学中,抓“疑难点”:为什么要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这样的问题不仅仅连接旧知,更重要的是渗透了转化思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抓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好的课堂应该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引擎。”[1]这个“引擎”一旦发动,应该将动力发散到四周。比如由“广角烙饼问题”可以过渡到华罗庚爷爷在研究泡茶、烙饼等问题中提出的优选法、理论法中提出问题。

(三)抓学生的争议点提问。比如,在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的学习中,有的学生认为很多图形没有明显的对称轴,没办法找出来;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对称轴就隐藏在具体的图形中……此时此刻,教师应该设计问题:“圆、汽车、人脸都没有明显的对称轴,你能说不是对称轴图形?你如何睁大自己的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以此通过孩子们的“争议”把学习推入深处和高潮。

(四)抓思维的受阻点提问。面对数学的神秘、博大和厚重,孩子们不断蹙眉、犹豫、深思、皱眉……而此时进行提问,不正是最有意义的吗?如学生不知道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什么样子,于是老师设问:“你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什么面吗?你能想办法让它成为我们认识的图形吗?”

二、捕捉“时”进行善问

(一)善于化整为零。好的数学问题应该近一点,再近一点,然后远一点,再远一点——能把远的拉近了看,又能把近的推远了看。这样的眼光正是“提问”教学所需要的。例如在九年级《圆》的教学中,可以引领孩子们“拉近”:确定一个圆,最少需要几个条件?……但也可以引领孩子们“推远”:圆和其它直线平面图形之间有没有内在的一些藕断丝连的地方?

(二)善于对症出击。好的数学课不仅仅在于预设精彩问题,还在于在随时的、真实学情的、当下遭遇的情况下引发出生成性问题。

(三)适时雪中送炭。或许在学生已经扎实掌握的地方提问题已经显得多余,而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地方“雪中送炭”,才是数学课堂更应该追求的境界。比如,七年级数学中讨论“分式有意义条件”时,应该在“分子的值等于0且分母值不为0”的地方提问题:为什么分母值不能为“0”?

(四)顺势趁热打铁。优秀的数学教师常常会“趁热打铁”,以此发现更美的数学的风景,当然,也进一步拓展了孩子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的学习中,通过一定的练习,学生知道了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警惕,教学进行到这里,就需要教师趁热打铁:“你能在钟表中找到旋转的三要素吗?”这样的趁热打铁,其实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上的由此及彼,运用得当,必将使学生的认识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三、创造“态”进行追问

(一)提问于混沌状态。实践证明,当孩子们的思维出现一些不确定性,或出现一些杂乱无序,或出现一个混沌状态时,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去激活思维“活水”。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何时孩子们处于迷茫状态,何时已经是“山疑无路”,何时又是“穷尽处”,然后不失时机地抛出问题。

(二)提问于临界状态。何谓“临界状态”?就是似懂非懂。就是思维受阻,就是马上醒悟之时。此时提问,无异于醍醐灌顶,必将发生质的飞跃。

(三)提问于僵持状态。当孩子们暂时停滞,或者相持不下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追上一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进而进入到一个开阔的、自由的、惬意的境界中。

好的数学课应该是“教师问得精、问得巧,学生想得深、想得准。”[2]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巧”上下功夫,引领学生在问题中创新,在问题中实践,在问题中成长,让核心素养在沉甸甸的问题中落地生根。当师生沉浸在“精、巧、深、准”中,数学的高峰不再如天堑般难以逾越,学得轻松、学得尽兴、学得惬意,也就是清理之中的事情。但愿,师生都能“问”在当头,问出一片鲜活的数学的乾坤。

参考文献:

[1]祁洪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J].教师月刊.2015(4):43.

[2]高媛.数学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J].中小学数学,20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