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5-06李逢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李逢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课堂学习有效性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本文重点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希望给教学实践活动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15-01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使學生具备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并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起对数学学科美好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学习有效性有全方位的了解,以转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为前提,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对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问题的专注力不够高,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兴趣。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生活记忆和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搭建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如车子、楼房、宠物等简单具体的形象,迅速的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以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学生,培养起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数学的视角下,处理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生活化的数学场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对数学课堂的专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带领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数学学习。

2.设置引导性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式学习,而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当中,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把学生当作知识接受的个体。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新的时期,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以主体意识不断探索学习。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当前教学内容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水平,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数学加减法运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超市买卖的生活化场景,假设学生手中的铅笔、尺子、橡皮等常用物品为商品,并赋予不同的价格,向学生提问“购买不同商品的价格总和是多少”,以此引入加法的概念;通过找零环节,引入减法的概念。通过情景化问题的不断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拓展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只依靠学校教材对学生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开拓教学资源,尤其是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丰富教学案例。比如,在学习了教材当中的应用题目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情景,提炼出数学问题,带动全班学生一同思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使学生以主人翁意识加强在课堂的参与,主导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还可以在每堂课后对于精彩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上传到互联网资料库,供更多的师生学习。当平台资源足够丰富,所有的师生都可以从中获益,平台资源也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优化。不仅提高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甚至可以推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4.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创新

受不同成长环境的影响,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数学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习惯足够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通过合理的难度梯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受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锻炼。教师除了注重因材施教,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创新。在学习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技术,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式探究学习。受知识水平所限,学生对问题难免回答不全面,而合作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既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在数学学习中彰显集体的智慧,给数学学习带来更高的效率。

5.及时进行客观评价,并分析学生反馈内容

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者针对性的指导后,会有更充足的动力去挑战更高的难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素质发展进行点评,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和创新能力的拓展。通过对学生的不断鼓励、肯定和引导,使学生具备数学方面的信心和兴趣,不断锻炼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自己专业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学习感受和课堂氛围,对教学模式进行点评。教师要对评价结果虚心接受,积极反思可改进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经验,使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良性循环。

结束语: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具有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引导性问题的设置、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创新,以及教学的反思与反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36):31-32.

[2]李丽萍.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615.

[3]梁伙娇.浅析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旬,2019(1):148.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