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多元学习体验上好“拔节孕穗”思政课

2020-05-06林崟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榜样传统文化

林崟奕

【摘要】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理性辨析、正确判断的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到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精选资源,突出教学内容的活动化、实践性,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体验下,收获道德品质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榜样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69-02

思想政治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学阶段的学校德育主导课程,肩负着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有着区别于其他途径的独特育人价值。

一、在传统文化土壤里滋养品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注重选择和使用优秀的人类文化素材,如何把这些素材用活、用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应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点,从当前学生最关心的话题入手,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同时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从而育化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二、在榜样力量感召下树立信念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榜样是一种很重要的存在。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比较迷茫和疑惑的阶段,榜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强化榜样教育,通过精选优秀的教学故事资源,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进而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示范。

比如在解决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的教学难点,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我选用了故事性资源“未尽的飞天梦”,讲述航天员吴杰,苦苦奋斗却始终完成不了梦想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故事中,会体会到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我在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时,激发观点的碰撞,最后落脚到像吴杰这样的航天员在中国还有10位,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付出,才有了今天中国飞天梦的实现,没有实现的梦想,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有梦就有希望。

三、在真正实践活动中知行合一

从二期课改到新教材的课改,道德与法治课程愈来愈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贴近,帮助学生在所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和社区生活,以及更宽广的社会生活情景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正确价值观。我们应认识到学生品德的培育,不能简单依靠课堂上的讲授,不能仅仅是观念和理论的习得,只有当知识和观念上升到行动和实践的层面,才能真正巩固和升华学生的价值观。

如《爱在家人间》一课,在使用拓展空间“爱要这样来表达”栏目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体验活动。

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即教材中提供的 “爱要大声说出来”、“爱要勇敢做出来”、“爱要真诚传出来”、“爱要____出来”。小组设定一个表达对父母爱的情境,讨论具体的做法,并落实到具体的爱的行动。

有的小组选择“爱要真诚传出来”,他们的具体做法有:设计一张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谢信,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培育;写一篇以“爱”为主题的小散文,抒发自己平时掩藏的情感。有的小组选择了“爱要勇敢做出来”,具体做法有:“家务小打卡”——分担父母繁重的家务;每天回家后给父母一个拥抱,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拍摄一段父母在家中的生活视频,记录他们的身影……这一实践体验活动,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经历充分延展到课外,将学生回归真实的生活中。教材的栏目主旨得到凸显的同时又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达成统一。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学会关爱父母,更是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增长了才干。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承载着始终坚定不移地贯穿着价值观的教育的使命。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选教学资源,传递榜样范例,努力把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生活中的真善美等融入到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勤于实践,拓展学习空间,课堂内外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收获品德能力的提升,进而打造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拔节孕穗”的育人课堂。

参考文献:

[1]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2011版)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榜样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