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青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0-05-06谢福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学生中学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实力的增长,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如今我国中学的教育模式而言,虽然已经摆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改用更人性化的新型教育模式,但是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针对共青团在中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详细的讨论,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青团  育人工作  地位作用

【课题】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新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649。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62-02

对于如今我国的中学而言,育人是最主要的责任,是为祖国培养思想积极、行为正能量、能力健全的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对共青团在中学育人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展开详细的研究和不断的创新,能够确保师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中,对共青团工作树立正确的看法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中学校园中,将共青团工作的职责范围不断增加,将共青团工作的职能作用不断深化,是现如今,利用共青团工作促进中学育人成效势在必行的举措。

一、共青团工作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阵地

中学生作为中学的主要组成群体,基本上政治面貌都是团员,党与中学生产生交集的唯一纽带,就是通过共青团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的。因此将全党的工作大局作为核心重点,自觉的服务和听从党的指挥,将中学的育人工作,作为重要手段,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的深意,使中学进行服务教育、管理教育、教书教育等相关工作时,得到大力的支持,在日常学习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生展开深入普及,促使共青团工作逐步占据中学育人工作的主导位置。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融入到对中学生日常的教育中,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将中学生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培养成为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的新一代四有人才。将此作为对中学生的教育方向,中学领导应该支持中学共青团员带领全校学生共同提高思想,以共青团的每一个级别组织、学习团队、党章学习团队为单位,学习党建教育,进一步确保中学的稳定发展,为建立积极向上的中学风貌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共青团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对我国今后十五年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首要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使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的培养教育中,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共青团团队中的活跃分子,中学的老师和领导要加强培养的力度,重点突出共青团推优的有利政策,從而在中学里,从根本上建立起一支将学生团员作为核心的优质骨干团队。

二、共青团以校园文化为工作载体为中学育人优化环境

针对校园文化而言,在中学育人工作中,不仅能够发挥自身具有的指导作用和寓教于乐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鼓励作用和扩大影响的作用。而这其中,共青团作为中学校园的核心组成部分,还有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不同身份,因此,要毫不犹豫地稳抓这一项完善的工作,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开展不同的校园活动,为中学校园的育人工作,提供一个优秀的环境。

将我国传统的节假日作为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原由,可以举办一场大型的校园活动,比如“庆祝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庆祝元旦校园艺术节”等。

因为,这一类活动,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活动规模、较多的参与人数等特点,同时,还能够将服务、科技、娱乐、教育等个体,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使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又能够将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情怀、参与的自觉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学生思想方向的发展,随时进行鞭策,在情感上对中学生进行陶冶,使中学生的性格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将中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最终,使中学生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化中学生对当下时政和国情的了解,可以举办各种相关的知识竞赛,比如,“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感想交流讨论会”、“十万个为什么知识比赛”,以及多元化的辩论会和文章征集活动等。经常组织一些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课外活动,比如唱歌团队、舞蹈团队、摄影团队、书法团队、诗社团队等,这样能够将中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涵养进一步提升,还能使中学生具有的知识组成得到更新,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确保中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三、社会实践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窗口,是中学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为中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的开展已经逐渐受到中学生们的广泛喜爱。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园中接受各种教育,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中学的教育管理与社会相连接,使教育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被完成,也是现如今,中学人性化教育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选择。近些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数以千计的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种类多元化。

例如,去部队进行以军事训练为主的实践,去工厂进行以勤工俭学的实践等,并且已经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

将我国的实际国际情况、民生情况真实的呈现在中学生面前,帮助中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党的成长路线、指导方针、未来决策等,从而强化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经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对自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强化了自身的综合能力[1]。

四、共青团干部是中学队伍中的生力军

经过党和人民的多年来共同的努力,共青团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在发生质的飞跃,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头脑活,观念新,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是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希望。他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团干部,但他们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奋发图强,不断建功立业,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将共青团工作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他们虽然只是高校政工队伍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们却带领着全校的青年先锋,在维护高校的稳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着[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以上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知道,共青团工作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以校园文化为工作载体为高校育人优化环境,也是社会实践中,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窗口,中学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共青团干部也是中学育人队伍中的生力军。也就是说,共青团工作对中学的育人工作而言,是重中之重,将共青团工作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学育人工作的成效,也是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赵景润,吕萌萌.共青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J].现代教育,2018.

[2]刘楠,柯景伦,张峰.分析共青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论坛,2017.

作者简介:

谢福平(1980-),男,汉族,甘肃凉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团队工作。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学生中学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