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20-05-06杨道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杨道军

【摘要】高中语文一直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新课标素质教育要求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就成了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主要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这一方面进行论述,为语文教学助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58-02

高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掌握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关系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构架和语文文化素养,还将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前途发展,所以高中语文一直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之老师传统教学思想的左右,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目标还定位在单一的成绩上,方法单一、守旧,内容繁琐,面面俱到,这不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语文整体教学的推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老师,我们要积极学习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但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还要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创新方法,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入手,彻底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刷新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學质量呢?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谈谈个人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尝试改变的方法,与大分享、交流,希望能为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有所帮助。

1.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1.1以成绩论英雄,忽视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因为自己从小生活习惯、环境、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他们在学习中有好有坏,或者偏数学、爱语文、好英语等等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语文成绩好,有的数学成绩好等都是学生中间存在的。可是由于我们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以成绩论英雄,把更多的关注点给优秀生,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我们知道,无论是高中的老师还是高中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难免为了升学率而产生认识上的偏颇,忽视了不同的学生之间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差异,习惯性的关注和重视优等生,把这些优等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当成全班学生的水平,忽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比较费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的情绪。比如,在古文《鸿门宴》的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对于优等生来说可能能快速、准确地翻译,且能迅速掌握,而对于学困生和平行生来说理解都有些难,翻译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大多数老师在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都是一笔带过,造成学习质量参次不齐,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1.2一贯地重视理论,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实际上是传承中国悠久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加强引导。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文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也包括政治、品德等领域。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那一篇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思想感情,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帮助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遗憾的是由于重成绩的,轻素质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只追求成绩,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等,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与培养,几乎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促进学生理解,提升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老师只是让学生学习诗歌本身,没有让学生很好地通过学习体会毛泽东博大的胸怀,激励学生从早立志,好好学习,更没有培养学生的长期目标,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应有的积极性,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3教师满堂灌输,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

由于应试的压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老师一讲到底的灌输现象,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课文的学习,老师只注重文本中相关知识的教学,只在乎传授知识方面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步骤与方法的设计,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情感的体验和思维活动。这显然没能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的作用,只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不顾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已然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2.1老师一定要做到精心备课

作为老师,要想实现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的精心准备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灵活性,远远高于传统课堂,如果老师没有在课前做好精心、充分的准备,那么就不能应付课堂上瞬息万变的情况,也不能有效的撑控课堂,影响课堂教学;其次,在教学中对课堂内容有了选择和设计,那么课堂上就能很自然地突出重点、难点,促进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第三,课前准备,还要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有了目标,重点又突出,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课堂教学就能有的放矢,把握好节奏和时间,给学生充分学习和练习的机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率。

2.2组织相关的活动,加强知识的积累

语文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点点滴滴,长时间的积累与学习。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学好语文这门课程。比如,可以组织美文美句展示活动、阅读感想、主题讨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诗歌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等。只要老师能针对学生的需要,有选择地为学生组织相应的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2.3课堂教学要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不能再延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核心,在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参与学习过程。比如,在讲完《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篇历史故事性的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编排一个似类的话题,并分角色表演,走进人物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体验文中人物思想情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直观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对内容的编排,演绎,能就深入体验这一武一文两员大将之间的认识上的差异和矛盾,并理解廉颇不服一介书生,并扬言说“我遇见相如后,一定要羞辱他。”更加理解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后,“不愿和他碰面,又推说自己身体抱恙不上朝”等以大局为重的心理。通过这样的演绎、理解,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廉颇和蔺相如最后通过负荆请罪,成为刎颈之交的深意。不但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也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

3.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综合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总结,做到及时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学生一起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蒋广秀.浅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

[3]沈万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苏州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