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

2020-05-06陆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陆娜

【摘要】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不断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教学的新要求。是传统文化赋予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气息与灵魂魅力,因此,优秀文化的传承也将由语文教学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46-01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信乐观、勤劳勇敢、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通过对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让中国人从少年时期就不断的接触,从而慢慢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一、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作用,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目前在许多学校的语文课堂中,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地位。其实,学校应该理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地位。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与总结的作用,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参与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学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相应的教学能力、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等,可以凭借自身出众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加以自己的独特理解,以一种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插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吸引学生。此外,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展示,每天展示一点,长时间积累下去就会形成一个较大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二、充分利用古诗文,挖掘传统文化知识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里面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使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古诗文中就有很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教师擅于充分挖掘。例如《兰亭集序》中有“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等内容。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古人的春游活动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禊礼,古人聚会的娱乐方式是怎样的等等。

三、采取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入传统文化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各地初中学校纷纷尝试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者课间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文化历史纪录片或者综艺节目等,像《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宫文化与传统文物,增加学生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情景化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表演一些小的历史剧本,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会掌握一些传统服饰与传统礼仪知识,这样的情景设置,会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记忆更加深刻。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学校和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语文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观遗址古迹、名人故居等,让学生联想古代生活场景,了解当地人对古代风俗文化的传承等,更具教育性与吸引性。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杨柳青文化小镇,了解中国北方民间木板年画艺术、剪纸文化、传统风筝制作、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文化。这些相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直观、更具体。学生可以在实地尝试着一些传统工艺的制作,切身体会其中魅力与乐趣。而且这是一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就更具有重要意义了。

四、小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传统文化涉及到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包含哲学、道德、科技、工艺、政治等诸多内容,有一些直至现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和直接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懵懂状态,对于世界的看法处于正在形成时期,多接触和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自身发展而言是有诸多积极影响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从一点一滴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师在传统文化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主动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注重自身文化底蘊的培养,学无止境,随时随地进行充电再学习。也要注重与其他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的交流,汲取一些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好方法。对于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信与兴趣。

参考文献:

[1]付会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8(25):50-51.

[2]王霞.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措施[J].考试周刊,2019(6):6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