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2020-05-06王福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情怀

王福胜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本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灵魂、情怀在中职教育中指的就应该是工匠精神,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  责任  情怀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13-02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历程,所有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我国要想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和工匠能力的新时代劳动者。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一、“大国工匠”的培育需要工匠精神的精神引领、思想基础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造就新型知识分子。工匠精神的引领就是要求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心,运用科学的方法刻苦学习,在专业上获得一技之长。培育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二、提高工匠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专业学习体现

中职学生的教育培养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主体,学习基本知识:民族文化、人文科学;掌握基本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学习思考的能力。

近年来丰富的专业竞赛活动是对中职专业教学的一个检测,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我,将专业学习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学生既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又要运用科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肯于、乐于钻研,才能取得突破性进步。参赛时需要队员在良好的团队协作下,充分展示专业特长,表达自我。例如,我校在2018年底参加的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表现出色,最终我校参赛项目《多层纸雕工艺品制作》和《袭予萨满文化服饰制作》,獲得金奖和铜奖的好成绩。学生这种刻苦钻研精神和大赛能力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三、校企协同育人,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利于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融合。只有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育人平台、共建实习基地,共享技术力量,才能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

目前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短板:企业并未履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学生因平时实训不足,技能水平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学生的企业实习实际上变成了消耗性实习,造成企业投入难以“产出”。久而久之,产教融合实际上变成了“挂在墙上的计划书”。

要改善校企合作不顺等情况,需要国家建立多元参与的协调机制,让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时代、产业的发展要求,更加实用。要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只有知名企业愿意把其最新式的设备甚至把自己的生产线都放到学校建设的车间里、工位上,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员工的自身培训,都可以在里面完成,才能实现一举多得。

只有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才能把工匠精神落到实处;校企合作育人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

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必须

“未来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打造职业教育专业名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必须。名师必须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起码标准,名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垂典则,范示群伦”的践行者和典型代表。他们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特色,影响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的形成。“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教师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因此,打造优秀的教师对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尤其意义非凡,教师拥有教育理想和智慧,能保持纯洁美好的心灵;对工作保有不竭的热情和不断创造的激情。对于学生的影响将是积极而受益终生的。名师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思想、优秀的实践,富有内涵和智慧的杰出教育对学科、学生、教育的通透理解和把握,能富有智慧地、创造性地整合与融通。在专业知识训练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程。既要有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肯于钻研和创新,给学生以知识学习的引领;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打造名师教学队伍,教师的积极努力、热情奉献,有利于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再有就是企业文化的融入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致力于专业学习的建设与发展,只有这些方面相互协调,才能为培育“大国工匠”打好基础,为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洪其.从“国宝级保洁工”看工匠精神[N].新民晚报,2016-07-05(5).

[2]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9.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大国工匠”张翼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