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20-05-06金鑫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形成性评价转化

金鑫

【摘要】学困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选取一位小学英语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因,并运用形成性评价对其进行为期两年的转化研究,分别从课前预习评价、课中学习评价、校内辅导评价、课后复习评价、单元总结评价以及多元评价方式几个方面,阐述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 转化 形成性评价 个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和交际性的工具,时代的发展已将英语教育推上了空前的地位,而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中。可由于现在的评价方式停留在单一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因此,学困生成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英语教师课务重,英语学困生相对较多,教师若不及时关注,学困生就会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且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关注学困生和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成了英语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摆脱传统考试形式,以利于小学生的进步为原则,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其学习过程,让学困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选取了一位小学英语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成性评价,对其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转化研究。

二、学困生个案分析

(一)学困生基本情况

蒋明(化名),男,9岁,三年级,个性老实,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正常,作业马虎,上课会走神、不听课。三门主课数学最好,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兴趣,但背书默写任务完成的质量不高,英语考试很少考到优秀。

(二)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

①基础不够扎实。三年级上册学习的26个字母,在反复背默的基础上,仍会出错,熟练度不够;很多单词只能听出来重复,不认识、不会读、不会写,单词拼读、拼写能力弱;句型翻译能力尚可,但是自己运用句型困难较大。基础知识不牢固,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②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不主动,不会温故知新,在课堂上不能自始至终全身心投入,参与度不高,课后作业依赖性强,不愿在英语学习上投入多的时间与精力。

2.家庭因素

蒋明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平时和爷爷奶奶住。父母对蒋明的学习多是随口问问,再叮嘱几句。家庭作业都是爷爷检查,爷爷会监督他背书默写,但是掌握的情况还是靠孩子自己评估。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至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觉性,从而使成绩一直跟不上,成为学困生。

3.学校因素

①教师情况。英语教师一般教三个班级,课务较重,学生较多。刚学英语的三年级是极其关键的时期,需要家长配合,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光靠教师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

②班级情况。蒋明所在班级整体英语水平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蒋明的关注较少;另外针对这样的班级,教师提出的整体要求也会高些,对蒋明而言,觉得这些要求遥不可及,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成绩自然也好不了。

三、学困生个案转化过程

(一)聘请“小师傅”

在全班征集,自愿报名,英语成绩优秀、乐意帮助蒋明、能辅助教师评价工作的学生。“小师傅”主要负责检查蒋明的课前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辅导其日常学习,可以根据蒋明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基础练习。最终蒋明选了王笑笑(化名)作为他的小师傅。

(二)制定个性化形成性评价方案

1.每节课的评价

每节英语课分别对蒋明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校内辅导和课后复习四个环节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包括教師评、家长评、同学评、小师傅评、自评。

①课前预习

a.课前准备:在英语课前,是否已准备好英语书本,是否已进入学习状态。

b.预习作业:家庭作业要求的预习作业或者是听读情况的反馈,会有小师傅课前检查或是教师不定期检查。

②课中学习

针对蒋明上课期间的听讲、发言、参与活动、任务、课堂练习进行综合评价。

③校内辅导

小师傅协助教师按照单元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背书默写任务。

④课后复习

听说练习:每天听录音,大声跟读20分钟。

家庭作业:每天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主要看书写和作业质量。

具体如下图:

2.每单元的评价

针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罗列出教学目标,针对蒋明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自己评、小师傅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的形式,自评过程中将没有达成的目标圈出来,以便进一步学习。如下图:

四、个案研究成果

形成性评价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自笔者对个案开展为期两年的一系列的评价活动以来,蒋明的英语学习有了显著的进步。以下图表是蒋明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接受形成性评价转化的成绩一览表,随着年段知识难度的提高,蒋明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可见他的进步非常大。

笔者对个案实施的形成性评价,作用一是引导学困生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困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肯定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点滴劳动,能激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课前预习评价——调整学生学习状态

上课前是否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英语书和相关练习及材料,标志着学生是否做好了上课准备,能主动做好准备,体现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对这方面进行评价,可以让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关注并逐渐重视英语学科。

此外,做好充分的預习准备可以让学困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有所预设,上课时不至于产生胆怯的心理,对课堂学习有自信。对预习作业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学困生调整好学习状态,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对新知有基本的渗透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中学习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学困生普遍上课不爱发言,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给学困生一些“优待”:难度低的问题优先回答,活动任务优先辅导,书面练习降低要求,积极举手时尽量给予机会,充满信任地请学困生参与到每一个课堂环节当中,并及时肯定表扬,给学困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课中学习评价使学困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调动学困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其进行辅导。

(三)校内辅导评价——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由于学困生在知识上的脱节,除了课堂上教师给予极大的关切,课后也要单独给学困生开“小灶”。教师的课务繁忙,可以安排小师傅协助教师布置有针对性的任务。

对校内辅导的评价,一是可以全面评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二是可以让学困生在此过程中加强巩固和复习,逐渐建构英语学习的知识体系。通过单独的辅导评价,我们可以帮助学困生夯实基础知识,引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后复习评价——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对于学困生,家庭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布置,只完成基础练习,听读背的口头作业要重视,书面作业主要看书写和作业质量是否有进步。这些评价内容作为平时考核依据,肯定学困生的进步,鼓励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课后作业评价使学困生课后的听读练习得到了保证,笔头练习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质量会逐步提高,学习目标通过复习也得到了落实,家校合力,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巩固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五)单元总结评价——展示学生阶段成果

实施形成性评价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其评价标准。单元总结评价是针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罗列出学习目标,针对学困生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单元总结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寻找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从而肯定学困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强化其学习行为,以确保学习效果。

(六)多元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认识

形成性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班级的同学、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都应参与评价。通过教师、同学、家长和学生本人四方面的评价,学生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自评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可以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过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其与教师、同学、家长间的情感交流,整体提高学困生的全面素质,为英语教学的成功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形成性评价转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
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校企合作视角下开发个案研究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用爱引导幼儿乐学的个案研究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