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

2020-05-06韩玮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

韩玮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复杂和不可预知的事件逐渐高发。青少年正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导致其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较成人更易受到伤害。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应急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生存自救教育的契机,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便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自救技能。本文以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诠释如何将运动技能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生存教育的价值在体育课堂得到更丰富的体现。

【关键词】生存自救 侧滚翻 小学生

当遭遇危险,化险为夷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和有效的行动。只有充分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地应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这点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在“祖国富强,人民安康”的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不仅要完成强身健体的基本任务,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技能发展与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强调运动技能的“实用性”和“拓展性”。因此,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会生存自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在奔跑或快速行进中,由于不慎而失去平衡时,如果直接面向地面扑倒,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面部伤害、四肢皮肤擦伤,甚至牙齿脱落,而此时侧滚翻技术凸显其“生存自救”价值,如果运用得当,可以降低伤害程度、化险为夷。侧滚翻,属于滚翻类技巧,也是一项生存自救技能,它对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性以及运动感觉有一定的要求。本次课是五年级侧滚翻的第2课时,是在初步体验与了解侧滚翻动作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在于肩着垫、侧滚动,难点在于“藏头协调滚得直”。考虑到学习侧滚翻技术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特别需要强调练习时的秩序与安全,所以在课堂中主要采用如下步骤完成教学流程。

一、夯基础——温故知新

依据运动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在泛化阶段通常是对技术动作的初步学习和体验,多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教法与学法。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简单的模仿与跟做则过于单调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鉴于此,本课以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储备——前滚翻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对已学的前滚翻技能进行回忆,并将其与本次课的侧滚翻技能关联,正所谓“温故知新”。

(一)温故

本课在学习侧滚翻动作之前,首先启发学生对前滚翻动作进行回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技能迁移对新技能产生一个初步印象。而后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师动作示范时重点观察侧滚翻与前滚翻动作的不同之处,以此推动学生快速进入思考和学习的状态。于是在示范完成后,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出前滚翻的着垫部位依次是头部、颈部、肩部、腰部和臀部,而侧滚翻是从肩部着垫开始,过渡到背部及侧腰部。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之前掌握的技能,同时还对新技能有所感知,并知晓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二)知新

温故有助于学生树立对新知识学习的信心,教师可抓住学生对新技能兴趣浓厚的机会,先向其传递侧滚翻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介绍侧滚翻动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侧滚翻动作能有效避开人体最脆弱且易受伤的脊椎,是遇到险情时躲闪和自我保护的最好方式)。再重点讲解示范侧滚翻的动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规范的动作表象。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标志,明确双脚支撑的位置,体验完整的动作,凭借简短的动作口诀“藏头侧团肩着垫,两脚蹬地滚直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考虑到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对技能的储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并且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因此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的方式进行练习。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互相保护,提高凝聚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与同伴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分析,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

二、圆目标——循序渐进

依据对教材的了解和重难点的把握,本课在技能方面的目标设置为八成的学生能协调完成蹬地有力、用肩部着垫的侧滚翻动作,五成的学生能够协调完成高跳下接侧滚翻动作;发展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为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将本课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并逐步加以实现,引导学生分步学习。

(一)铺垫

在准备部分的热身游戏环节,为了保证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体会侧身藏头的本体感觉,本课回避了繁杂冗长的讲解说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分别按照直立侧身、腋下藏头侧身以及前弓步腋下藏头侧身的三种姿势来完成游戏。这项游戏不仅让学生多次体会到藏头侧身的动作感觉,也是对该动作要领的充分强调。

(二)推进

进入课的基本部分,第一步是坡垫练习。利用课前在体操垫上做好的标志,引导学生找到双手双脚支撑的位置,通过从高向低的坡垫练习,初步掌握侧滚翻完整的技术动作。这项练习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小,多数学生练习三四次便可以顺利完成,很快过渡到下一项练习。第二步是平垫练习,增加难度后对腿部蹬地的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环节除了教师的巡视指导,还需要极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示范、观察、评价,有效帮助后进生快速掌握要领,保持整体一致的学习步调。第三步是越障碍侧滚翻。在此环节,教师设置了被石头绊倒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将侧滚翻动作运用到常见的意外事故中。因为与生活情境相关,以及在执行动作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性及新鲜感,学生积极性很高,激发了学生练习欲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学进行到这儿,协调完成蹬地有力、用肩部着垫的侧滚翻动作的教学目标已经完成,稍做要求和评价后,便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趁热打铁,鼓励挑战有难度的侧滚翻。

(三)突破

在全体学生的瞩目下,教师一个干净利落的高跳下接侧滚翻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更是俘虏了学生们跃跃欲试的心。教师再一次把学生领入生存自救中,设定窗外逃生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第四步:跳箱跳下接侧滚翻。跳箱的高度并不高,但是有了高处跳下的动作后,学生的练习热情过于高涨,为了确保安全、杜绝危险行为,特别安排小组长对练习秩序进行管理。教师管理巡视的同时,也挑选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进入第五步:台阶跳下接侧滚翻练习。台阶较跳箱要高出不少,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进行该练习的能力,因此对于参与这个练习的学生,特别强调要确保做到的是屈膝缓冲再进行侧滚翻。通过以上步骤,学生不仅掌握了侧滚翻的技术动作,又体验了危机时如何运用侧滚翻进行自救,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强策略——事半功倍

在本课的教法中,多次选用了条件作业法。条件作业法是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和师生身心特点,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检查、反馈,及时掌握练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条件调控练习过程,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自主难度递增原则从而逐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采用条件作业法,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确练习的要求、掌握动作的要领,也方便教师检验学生的动作正确与否,从而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本课根据侧滚翻的动作要领和学生已具备的體能技能,在初学侧滚翻动作时,率先用醒目的标志告知学生手脚撑垫的位置和方式,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后续的练习中,依据教学设计对每项练习的要求,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为主旨,设置不同的练习场地、器材布置与摆放等,逐步提升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现代生活中四处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对于青少年而言,在危险来临之际、遭遇危险时是否具备及时避险或预防身体伤害的生存自救能力则尤为重要。体育运动,像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缩影,蕴藏着拼搏的“成败得失”、合作的“勠力同心”、竞争的“优胜劣汰”。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生存自救教育,使体育教学活动有益于学生的体能、技能、心理、品格等方面,使其成为果敢坚毅且懂得利用运动技能进行生存自救的人。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编辑部的一群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美国小学生YY的暑假生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