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实践:基于儿童言语技能发展的策略探寻

2020-05-06樊前声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樊前声

【摘要】语文教育面对的儿童,是千万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拥有缤纷的想象,热烈的渴求,“用儿童的情怀”触摸语言,必然是阅读教学语言训练的教育诉求:遵从儿童情趣——巧抓特色语言;关注儿童心情——聚焦特写镜头;启迪儿童情志——品悟文本细节;微熏儿童文学情致——透视语言结构。读懂“儿童的秘密”,期待言语的精彩!

【关键词】儿童情怀    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点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后,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竭尽所能,挖掘文本,拓展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但课堂效果却不理想。呼唤儿童的情怀,“让学生带着情感、带着耐心,徜徉在语言的花前月下,感受语言的美妙神奇,不断与语言耳鬓厮磨,培养跟语言的亲密感情”。

一、遵从儿童情趣——巧抓特色语言

收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语言,这需要教师具有把自己当作儿童的勇气,遵从儿童的情趣,多角度解读文本,挖掘属于文本的特色,紧扣文本体现的语言特色进行切实训练。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磨砺和修炼,更是心中是否“儿童”的深层次检验,有了儿童情趣特色的解读,才会有出色的语文课堂。

【案例一】

王崧舟老师在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修改诗句的顺序,将诗句顺序修改为“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让学生讨论,这样修改行不行。

儿歌是“歌”,“歌”是用来吟、用来唱的。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儿歌具有音乐性。韵脚、押韵,正是这种音乐性的具体表现。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太深奥,很难理解。但王老师巧妙地调整顺序,打乱韵脚,用“吟、唱”讨论的方式做特色语言训练,学生们会发现:句序变了,韵脚变了,读起来不得劲儿!别扭!再读儿歌时,停顿的意识会自然地落在韵脚上。而且,每次停顿,都能满足学生对于韵脚这个位置上声音的期待,对诗歌特色“合辙押韵”心领神会,形成语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神奇。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分类解读属于文本的儿童情趣特色语言。地方特色浓郁的要发掘地域语言特色,如《姥姥的剪纸》一文用了很多朴实但又意蕴浓郁的北方农村语言来表现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公鸡能打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特色语言的意蕴,感受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进而积累、丰富语言。

二、关注儿童心情——聚焦特写镜头

儿童的心灵敏感得像刚萌发的幼苗,总会随着文本中情境性的镜头或微波荡漾,或跌宕起伏。特写镜头,原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拍老師讲课的中景,讲桌上的一杯水,如拍个特写,就意味着可能不是普通的水。正因为“特写镜头”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在研读文本时,更要关注儿童的心情,聚焦特写镜头,感悟语言的艺术。

【案例二】

师:灾难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哪个镜头让你感受很深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生1: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的镜头让我体会深刻,联系上面人们的惊慌失措,我更感受到了船长的沉着。——这是个特写镜头。

生2:从船长的命令“妇女先走,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来他很为别人着想。

生3:为别人着想还表现在他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来”,他忘记自己了。

生4:船长发布命令时的镜头,他的动作、话语,让我们明白了船长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就是——责任。

可见,特写镜头的描写可以突出对人物性格形象的刻画。

《船长》一文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推出特写镜头——哈尔威船长站在船头上指挥,让人物形象更加高大。本片段,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特写镜头,在特定镜头中品读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感受到船长高度的责任感。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树立特写镜头的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意识。

这种特写镜头的推出,可能是特定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可能是特殊环境的描写。如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一文对谭千秋老师生命历程中最后几分钟的描写,是和当时地震来临的危险一起描述的,四句环境描写精到而恰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紧扣四处环境和场景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情况越来越危急,体会地震的无情与谭老师的大爱。

三、启迪儿童情志——品悟文本细节

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就是打开情感之门的密码,更是启迪儿童情志的生发点。为此,我们应着力去“挖”文本最有表现力的文字,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蕴,还语言以画面和音韵,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厚度。尤其是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更要注重细节语言特色的发掘,体会细节刻画对人物描写的重要作用,并在潜移默化的语言训练中受到熏陶。

【案例三】

师:每当想起刘老师在课堂上写板书的身影,这种思念之情和尊敬之情就愈加浓厚。读了“写板书”这一段,你被什么打动了呢?

生:我被刘老师写板书的动作打动了,刘老师腿有残疾,板书时的动作却那么潇洒,我真是太佩服他了。

师:(课件出示: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透过这四个“转”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刘老师对教学工作非常负责。

生2:我从这四个“转”字,看到了一位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的刘老师。

师:是啊,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刘老师生命的舞蹈啊!这样的旋转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学生的脑海里,所以作者30年后还深情地呼唤——(生)“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课文选取了刘老师工作和生活中的三个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三个事例写得生动、细腻、感人,其中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一品再品,细细玩味。本片段抓住“转”这个拨动心弦的细节进行语言训练,在言语的细节中感受刘老师的顽强不屈、坚强自信。

这类细节描写多体现在写人叙事、抒情散文中,教师要在确定了全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基调后,对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言语情感文本加以筛选,转化为教学细节。如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抱母亲》,表现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深爱。课文中的那对母子是普通人,但是,一个“抱”的举动,几句简单的对话,几段细细的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普通人的不平凡!教学时,不妨淡淡地说、轻轻地议,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发现爱的真谛。

四、微熏儿童文学情致——透视语言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解读文章的秘密——文章的语言形式,即语言文字是怎样把人的情和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在“密码”的探寻中微醺儿童的文学情致。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妙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

【案例四】

创设情境(出示: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就是——

生:荷兰。

师:从这句话就可以读出荷兰有“三多”,哪“三多”呢?

生:水多,花多,牧场也多。

师:真好,还用上一个“也”字。所以说,荷兰是——

生: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其实,课文主要写的是——

生:牧场之国。

师:这叫花开三朵,单表一枝,强调的重要常常放在后面。

(生齐读,强调了“牧场之国”)

本文的原题是《牧场之国》,是编者改成了《田园诗情》,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这种体现文章结构语句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表达,是为了强调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牧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体现结构特点的语句,研习写作结构。五年级下册《水》采用反衬手法:课后练习“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体会“反衬”写法的好处,作者写有水之“乐”正是为了衬托无水之“苦”。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言语的表达也不只是言语的技巧,从根本上是表现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教师要能读懂“童年的秘密”,用儿童的情怀触摸语言,引导儿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