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2020-05-06束薇薇邵东华马晓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罗哌无痛分娩卡因

束薇薇,邵东华,马晓冬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女性分娩过程中疼痛属正常生理现象,分娩疼痛的发生与子宫收缩、胎儿压迫产道及产妇心理状态相关[1]。部分产妇受分娩疼痛等因素影响,选择剖宫产,不良妊娠结节发生率偏高。为有效缓解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无痛分娩技术日益在临床广泛应用。产妇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与麻醉药物密切相关,盐酸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属无痛分娩中常用镇痛药物,舒芬太尼属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显著,且运动神经阻滞作用轻微。盐酸罗哌卡因可对运动纤维及感觉纤维产生分离作用,其对运动神经阻滞的作用优于感觉神经,较低浓度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较低,麻醉安全性显著[2]。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实施无痛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评估分析基础性样本,分别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研究并分析最适宜的麻醉方案,并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0 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4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50例,全部产妇均行无痛分娩,ASA分级为Ⅰ-Ⅱ级,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数量均等(n=25),研究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2-36岁,年龄均值(27.69±5.63)岁,孕周时间最低为38周,最高为41周,均值计算结果为(40.54±1.07)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3-35岁,年龄均值为(27.54±5.85)岁,病程时间最低为38周,最高为40周,均值计算结果为(39.61±1.08)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4例,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宫口开大至3 cm,建立上肢静脉通路,静滴氯化钠500 ml备用。需将产妇调整为左侧卧位,确定L2-3位置,将其作为硬膜外穿刺进针点实施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后固定导管,让产妇平躺。先经硬膜外导管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未产生麻醉药误入血管或蛛网模下腔阻滞等异常反应,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负荷剂量为4 ml,持续量为4 ml/h,单次追加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对照组产妇的硬膜外镇痛药物配方为0.1%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联合0.2 μg/ml的舒芬太尼,总量为100 ml。

研究组产妇麻醉基本操作与对照组产妇一致,硬膜外镇痛药物配方为0.1%盐酸罗哌卡因替联合0.2 μg/ml的舒芬太尼,总量为100 ml。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s),检验方法为t, 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评估组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

评估组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评估组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

2.2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在给药30 min,宫口开至7-8 cm及宫口全开这3个时间点,研究组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s)

表2 评估组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s)

组别 给药5 min 给药30 min 宫口开至7-8 cm 宫口全开研究组(n=25) 2.63±0.58 1.01±0.16 0.85±0.14 1.25±0.18对照组(n=25) 2.84±0.86 1.69±0.33 1.98±0.27 2.09±0.27 t值 1.012 9.270 18.577 12.943 P值 0.316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分娩是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脱落母体的过程,属女性正常生理现象。分娩期间产妇受紧张恐惧心理、子宫收缩、胎儿娩出期间挤压产道等因素影响,可产生剧烈疼痛,引发体内儿茶氨酚释放量显著增加,进而抑制子宫对称及节律性收缩,如未能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可导致产程时间延长,部分产妇受分娩疼痛影响,选择剖宫产,导致母婴健康水平受到不良影响[3]。无痛分娩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分娩模式,其主要作用为缓解产妇分娩期间疼痛,使产妇在无痛状态下完成分娩,进而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剖宫产率,为提高无痛分娩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需配合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4]。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可知,研究组产妇采取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该麻醉方案可缩短产程时间,缓解疼痛。罗哌卡因属临床应用广泛的酰胺类药物,其主要优势为心脏毒性轻微,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不良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盐酸罗哌卡因对人体感觉神经阻滞效果优于运动神经,临床应用较低浓度高该药物可实现运动神经阻滞与感觉神经组织的有效分离。盐酸罗哌卡因可穿透胎盘屏障,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对子宫胎盘血流情况无不良影响,起效速度快,作用时间长,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5]。舒芬太尼属阿片类药物,为芬太尼衍生物,局部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亲和阿片受体,促进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受体结合,进而增强镇痛效果[6]。

硬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有效麻醉方式,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提高麻醉起效速度,延长镇痛时间,减轻麻醉药物的运动阻滞作用。为提高镇痛效果,临床需结合药物特点合理设置药物浓度。本次研究采用盐酸罗哌卡因(0.1%)与舒芬太尼(0.2 μg/ml)镇痛泵镇痛,属低剂量用药,可在确保药物穿透人体蛛网模后作用于脊髓阿片受体,进而发挥麻醉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麻醉药物用量,也可延长镇痛泵时间间隔,减少按压次数,促进机体血液吸收,进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7]。临床行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期间,可结合产妇疼痛情况适当增加舒芬太尼用量,以此来提高镇痛效果,避免产妇分娩期间产生疼痛影响母婴结局[8]。

由此可知,无痛分娩可满足分娩期间疼痛减轻的需求,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硬膜外分娩镇痛操作中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优于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缩短产程时间,缓解分娩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未能与本地区医疗机构同类研究数据比对,横向数据评估分析缺乏,就诊产妇样本量不足,无痛分娩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具体临床应用需进一步深入分析评估。

猜你喜欢

罗哌无痛分娩卡因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