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观察

2020-05-06郑春玲邹艳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组方健脾小儿

郑春玲,邹艳丽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腹泻属小儿临床常见疾病,致病原因与胃肠道感染相关,患儿主要临症状为粪便稀薄、大便次数异常增加等,部分病情严重患儿产生脱水及休克等症状,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1]。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药物干预,常规西药可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其主要缺陷为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部分患儿产生耐药性,停药后病情反复发作,进而产生迁延性腹泻。中医理论中关于小儿迁延性腹泻的论述内容丰富且完善,采用中医药及中医特色治疗方案可为医师开展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思路[2]。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作为基础性评估分析样本,研究并分析联合采用中药组方健脾止泻汤、推拿的具体临床应用方案及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年限起始于2019年4月,共持续1年,终止时间为2020年4月,研究样本为此期间内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全部患儿经常规中医诊断均为确诊病例,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依据患儿采用治疗方案存在的差异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统计两组患儿各项临床资料,研究组患儿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8:14,年龄最低3个月,最高4岁,均值(1.69±0.63)岁,病程时间为1-4个月不等,均值(2.54±0.31)个月。对照组患儿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7:15,年龄最低3个月,最高5岁,均值(1.74±0.85)岁,病程时间为1-5个月不等,均值(1.81±0.38)个月,基线资料不影响本次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为蒙脱石散、酪酸菌散剂,蒙脱石散1岁以下患儿每日口服3次,单次服用剂量为1.0 g,1岁以上患儿每日口服2次,单次服用剂量为3.0 g。酪酸菌散剂1岁以下患儿每日口服2次,单次服用剂量为500 mg,1岁以上患儿每日口服2次,单次服用剂量为1 g,7 d为1个疗程,患儿服用1个疗程后停药3 d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研究组患儿治疗方案为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疗法,健脾止泻汤具体药物组方为甘草3 g、诃子3 g、陈皮6 g、防风6 g、羌活4 g、五味子5 g、桔梗3 g、薏苡仁6 g、扁豆10 g、 山药10 g、茯苓6 g、白术6 g、党参8 g,1-2岁患儿依据此剂量服用,其他年龄段患儿依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如患儿伴腹痛,加入木香、超白芍,如患儿伴食滞,加入鸡内金、神曲,去除组方中甘草,如患儿伴有消化不良,加入鸡内金。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后取汁100 ml,2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50 ml,分2次服用完成,2岁以下患儿每次服用30 ml,分3次服用完成。推拿疗法由患儿拇指缓推至掌根部(补脾经),共推拿300次。由患儿食指指尖缓推至虎口(补大肠),共推拿300次。取患儿仰卧位,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摩腹),共按摩36次。取患儿俯卧位,按摩七节骨,由尾骨缓推至骶骨(推七节骨)。取患儿俯卧位,皮肤适度上提,推捏双侧膀胱经(捏脊),共治疗6次。每日推拿治疗1次,共治疗14 d。

1.3 评价标准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依据患儿排便及腹泻改善情况及院内制定的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为主要标准进行评估,将显效及有效例数在患者总数中占比作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后腹泻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腹泻改善情况,研究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腹泻次数

3 讨论

腹泻属小儿临床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与患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微生物感染、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有关。腹泻可导致患儿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及黏膜组织脱落,肠粘膜吸收功能及屏障功能减弱,大量致病菌繁殖,导致腹泻症状加重[3]。临床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多采用药物干预,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期间需对患儿症状进行评估,选择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梳理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知,联合采用中药组方健脾止泻汤、推拿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因此可认为中医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对患儿症状缓解效果显著。蒙脱石散、酪酸菌散剂属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常规药物,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道粘膜,调节胃肠道防御功能,酪酸菌散剂可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细菌繁殖,促进肠道功能恢复[4]。部分患儿对此类药物无法耐受,临床症状未得到根治。中医理论对小儿迁延性腹泻研究深入,将其纳入泄泻范畴,脾胃升降异常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治疗应以健脾、补气、渗湿为主。健脾止泻汤中山药、茯苓、党参、扁豆等均具有与健脾益气、止泻和胃之功效,陈皮能够燥湿健脾,五味子和止泻,羌活及防风等具有驱寒之功效,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对药物组方适当加减可达到止泻,调理脾胃的临床效果[5]。为提高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配合采取推拿治疗,通过不同穴位的推拿可改善患儿机体血液循环,调节胃肠蠕动,增加机体免疫力。捏脊可健脾消食,推七节骨可补元气,促进患儿排便恢复正常。将健脾止泻汤与推拿联合用于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达到内外同治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疗效优于蒙脱石散、酪酸菌散剂。

由此可知,联合采用中药组方健脾止泻汤、推拿可提高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腹泻等症状,该方案可在不同医疗机构内部全面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组方健脾小儿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