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5-06刘中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胆酸蛋氨酸腺苷

刘中华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青岛 266035)

ICP是妊娠中晚期女性特有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胆汁酸升高、皮肤瘙痒、黄疸等,严重者可影响妊娠结局,如胎死宫内、产后出血、早产或胎儿窘迫等。临床上对于ICP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雌激素水平升高等有关[1]。目前来讲,治疗ICP仍以药物干预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及S-腺苷蛋氨酸。相关文献报道,对于轻度ICP患者,可通过单纯用药治疗,但重度ICP患者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104例ICP患者开展,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肝功能指标,数据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于2019年4月开始,于2020年4月结束,样本共计104例,依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中,患者平均年龄20-38岁,年龄均值(29.88±3.41)岁;对照组中,患者平均年龄19-40岁,年龄均值(30.15±3.96)岁。参与本次研究的104例ICU均知情同意,且符合ICU临床诊断标准,比较104例ICU患者一般资料,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静脉给予能量合剂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同时给予熊去氧胆酸(Losan Pharma GmbH生产),每日口服2次,用药剂量为每次0.25 g。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意大利HospiraS.p.A生产)治疗,每次在5%葡萄糖500 ml溶液中溶入1 g,每日静脉滴注一次,两组均持续给药至分娩。

1.3 统计学研究

104例ICU患者资料采用SPSS33.0软件处理,文中计数资料运用%描述,x2检查,文中计量资料运用±s描述,t检验。P<0.05,表明ICU患者数据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观察组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后,发生早产2例(3.85%)、羊水污染3例(5.77%)、胎儿窘迫2例(3.85%)、Apgar评分≤7分1例(1.92%);对照组单药治疗后,发生早产9例(17.31%)、羊水污染10例(19.23%)、胎儿窘迫8例(15.38%)、Apgar评分≤7分 7例(13.46%),x2分别为4.9814、4.3077、4.1352、4.8750。P<0.05,表明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存在差异。

2.2 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

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肝功能指标对比表(±s)

表1 肝功能指标对比表(±s)

组别 TBIL(μmol·L-1) TBA(μmol·L-1) ALT(U·L-1) AST(U·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2)45.88±7.35 21.34±5.36 63.17±9.68 17.67±4.35 304.75±15.37 81.17±13.52 280.45±15.45 69.27±13.21对照组(n=52) 46.14±7.47 35.47±5.75 62.94±9.47 26.75±6.82 304.28±16.72 124.25±18.35 280.17±16.37 128.58±26.72 t 0.1789 12.9742 0.1224 8.0943 0.1492 13.6294 0.0897 14.348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ICP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雌激素水平升高等有关,但具体病因尚不明确。ICP主要病理变化为胆汁累积在肝内小叶毛细血管中,促进TBA分泌,并释放至血液,增加血液内胆酸浓度,累积在胎盘绒毛间隙,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导致胎儿供氧不足,严重者甚至胎死宫内[2]。目前来讲,临床上治疗ICP仍以药物干预为主,常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属于亲水性二羟胆酸,进入机体后具有护肝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如下:可抑制肠胃对于疏水性胆酸重吸收作用,减少胆管内疏水性胆酸,缓解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针对胆汁酸诱导细胞凋亡可起到拮抗作用,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恢复主动转运功能;提升肝细胞膜转运器转运及携带能力[3]。此外,熊去氧胆酸还具有抑制孕激素发生硫化代谢作用,避免肝脏损伤。但对于部分重症ICP患者,若单纯采取熊去氧胆酸治疗,临床疗效不理想,可采取联合用药方式治疗。S-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及三磷腺苷的合成化合物,可刺激膜磷脂合成,保护肝细胞功能及结构稳定,还能调解肝细胞膜上的Nat-K*-ATP酶活性,降低机体内雌激素浓度,进而促进胆汁代谢[4]。此外,采取S-腺苷蛋氨酸治疗,还可以促使肝细胞膜磷脂发生甲基化,促进膜流动性,抑制硫化物形成,增强肝脏功能。机体内一旦出现S-腺苷蛋氨酸不足,就会影响肝细胞膜磷脂发生甲基化,降低膜流动性,损伤肝细胞,因此及时服用S-腺苷蛋氨酸,可有效缓解症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ICP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各项肝功能指标,分析原因,联合用药方式可促进胎儿肝胆系统发育成熟,为机体补充S-腺苷蛋氨酸,进而促进肝脏保护作用,缓解临床症状,避免或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综上所述,针对ICP患者,在熊去氧胆酸治疗基础上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酸蛋氨酸腺苷
腺苷/A2AR信号通路阻断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蛋氨酸水平对兴义矮脚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正交设计优化胆膏中胆汁酸的提取工艺
如何节省养猪饲料成本:不同来源蛋氨酸的营养价值重新验证和调整
他汀类药物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甘胆酸试剂盒性能评估
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年龄越小 腺苷疗效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