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0-05-06宋凯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校验功能性

宋凯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临床较为常见妇科疾病,临床别称为功血,其主要发生年龄为44岁到55岁之间,以更年期女性为主。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发病因素较多,主要考虑为卵巢功能持续减退,机体对促性腺激素反应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因出血周期较长,出血量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情况,严重危害女性机体健康[1]。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急进展与生殖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衡具有高度关联,排除生殖器质性病变,经临床病理研究中显示生活习惯、精神状况均与疾病发生及进展具有一定关联,临床治愈难度较大[2]。随着临床药学持续发展,临床可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药物增加,考虑更年期女性生理特殊性,探究适配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单位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 接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90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45例设为对照组,年龄均值(48.03±0.42)岁,出血病程最长为3年,最短病程为2个月,病程均值(9.53±0.12)月;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显示:17例患者为单纯性增生,4例患者限囊性增生,24例为增生期;45例设为实验组,年龄均值(49.02±0.38)岁, 出血病程最长为2.5年,最短病程为2个月,病程均值(9.47±0.14)月;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显示:15例患者为单纯性增生,4例患者限囊性增生,26例为增生期;假设校验2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基线资料(P>0.05),具有后文比对价值。

纳入原则:(1)90例观察对象均满足《妇科医学诊治指南》[3]中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依据,患者入院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有不同程度乏力及贫血情况;(2)就本研究上报笔者伦理委员会,通过批准后开展。排除原则:(1)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2)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或于观察前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3)合并肝肾障碍;(4)合并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2组患者确诊后进行药敏试验,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对照组患者予以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4 mg/次,每日一次;实验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疗,10 mg/次,每日一次,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待出血缓解之后,更换剂量为5 mg/次, 每日一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比对。

1.3 评价标准

统计比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子宫情况及血红蛋白指标;统计比对2组患者完全止血时间;随访患者治疗后6个月,观察患者复发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组间数据分析,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及血红蛋白指标分析

治疗前假设校验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及血红蛋白相关指标,差异提示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改善,子宫大小差异均衡,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血红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假设校验表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及血红蛋白指标分析[±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及血红蛋白指标分析[±s/]

组别 时间 子宫内膜厚度(mm)子宫大小(cm2)血红蛋白(g/L)对照组 治疗前 11.03±1.13 67.53±4.26 70.25±6.53治疗后 3.42±0.52 67.73±4.36 102.36±9.52 t值 16.536 0.182 9.882 P 0.000 0.952 0.000实验组 治疗前 11.14±1.25 66.72±4.12 71.03±6.71治疗后 7.63±0.42 67.82±5.12 86.53±8.42 t值 9.884 0.216 7.123 P 0.000 0.862 0.000

2.2 2组患者止血时间分析

实验组患者其止血用时(25.26±2.36)d,对照组患者其止血用时(34.03±4.11)d,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采用随访追踪,对照组患者10例复发出血,实验组患者2例复发出血,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

3 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卵巢功能生理性减退相关,因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机体排卵障碍,介导的失调性子宫出血,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临床针对更年期性子宫出血病理特殊性,考虑女性生育需求,首选的治疗手段为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常用药为安宫黄体酮,为临床常用的孕激素药物,可及时补充机体所需的孕激素,并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情况,避免因内膜蜕膜及孕激素闭经导致的假孕情况,其于更年期功能子宫出血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单药物自身较强的药副反应,临床使用出现水钠潴留、轻度抑郁情况较多[4]。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拮抗剂,其与孕酮具有较高的亲和度,可有效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改善排卵情况,于卵巢功能障碍导致的更年期子宫出血具有良好导向,加速卵泡萎缩,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5]。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假设校验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及血红蛋白相关指标,差异提示具有一致性,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改善,子宫大小差异均衡,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血红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其止血用时(25.26±2.36)d,对照组患者其止血用时(34.03±4.11)d,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采用随访追踪,对照组患者10例复发出血,实验组患者2例复发出血,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组效果更佳。

综上,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改善疾病相关治疗,促使疾病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校验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电能表在线不停电校验技术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精通文件校验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