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2020-05-06侯春辉陈元友王清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阿托脂蛋白斑块

侯春辉,陈元友,王清兵,武 雪

(彭水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600)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加之工作压力上升、生活习惯改变,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及数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高血压就是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体系面临的一大重要病症[1]。高血压受到年龄、生活习惯、遗传、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印象,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高血压在疾病进程中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脑出血、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中常见的高血压疾病治疗药物,在不同剂量使用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探究阿托伐他汀的有效用量,本文就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内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8/12,年龄范围为60-88岁,平均为(71.8±10.7)岁。实验组40例,男女比例27/13,年龄范围为60-89岁,平均为(72.2±10.9)岁,组间对比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出现严重的气质性病变;患者因主观意愿或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工作;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正常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单纯治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剂量为20 mg/d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药物治疗持续14 d,观察治疗效果。而高剂量组用药厂家、生产批号等均相同,剂量改为3020 mg/d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药物治疗持续14 d,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

不良反应:头晕、腹泻呕吐、皮疹;视觉模糊;肝功能异常。

颈动脉板块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对比

高剂量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表1:

表1 血脂水平对比(±s)

表1 血脂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对照组 40 4.12±1.72 1.82±1.21 1.29±0.33 2.44±1.09高剂量组 40 3.57±1.18 1.51±0.69 1.36±0.21 2.19±0.68 t - 1.667 1.407 1.131 1.230 P - 0.021 0.001 0.001 0.004

2.2 血压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下:正常组收缩压为(103.6±14.2)mmhg,高剂量组为(101.7±14.9)mmhg, (t=0.584,P=0.765);正常组舒张压为(78.2±6.2)mmhg, 高剂量组为(76.9±6.4)mmhg,(t=0.923,P=0.844)。

2.3 斑块大小

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高剂量组斑块参数明显更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正常组长径为(7.1±3.7)mm,高剂量组为(6.2±1.9)mm,(t=1.369,P=0.001);正常组厚度为(1.9±0.4)mm,高剂量组为(1.6±0.2)mm,(t=4.243,P=0.001)。

2.4 不良反应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高剂量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正常组头晕1例、腹泻呕吐1例、皮疹0例、视觉模糊0例、肝功能异常0例,高剂量组头晕3例、腹泻呕吐2例、皮疹2例;视觉模糊2例;肝功能异常1例,正常组不良反应为2例(5.0%),高剂量组为10例(25.0%),(x2=6.275,P=0.012)。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长期疾病存在会导致心血管、脑血管及其他病变,从而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存在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加之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的存在,患者在疾病后期极易出现各种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2]。采用有效的药物改善硬化斑块,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是作为调脂治疗使用,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从而达到综合调脂的效果,进一步实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减少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效果[3]。在阿托伐他汀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肝功能异常、肠胃道反应以及头晕头痛,而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因素影响,患者极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对肝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4]。本研究中,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后,正常组与高剂量组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正常组,斑块大小改变更为明显,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在剂量不同情况下,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同时改善易损斑块情况,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会随之上升,在临床治疗中,应当酌情调节阿托伐他汀的药物使用剂量,保证患者疾病治疗质量及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阿托脂蛋白斑块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