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05-0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导联均值心电图

张 芳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心脏淀粉样变是一种临床症状以乏力、心尖搏动减弱、心率增快以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内科疾病,通常是指多种不可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患者的心肌组织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1],临床中需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整体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高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本文将采用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进行有效诊断,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资料为40例本院在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0例;常规组给予单独的心电图诊断,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75岁,均值为(61.0±2.0)岁;实验组给予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诊断,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75岁,均值为(61.8±2.5)岁;两组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诊断为“心脏淀粉样变”疾病,且排除具有精神障碍以及合并性危险疾病[2],均在家属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核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数资料组成对比,并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电图诊断

常规组采用心电图诊断,即:由医护人员通过十二道心电图机器(纳龙心电)记录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肢体导联电压数值以及心房颤动现象等,

1.2.2 心脏超声诊断

实验组在常规心电图诊断后采用心脏超声诊断,即: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行左侧卧位后,将多普勒超声检测系统(IE-Elite)的探头频率调整为 3.5 MHz后,进行行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心室是否增厚,心室容积等图形特征。

1.3 观察指标

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例数/总例数*100%:参照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常规组中心律失常情况、假性梗死Q波等患者例数以及实验组中左心室内径及左室心房内径的数值、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的射血分数等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诊断结果

经心电图诊断显示,肢体导联出现低电压患者12例,假性梗死 Q 波情况患者6例,左束支传导完全性阻滞患者4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情况患者3例,二度二型窦房阻滞情况患者1例;其中患者的肢体导联电压检测所得指标均值为(0.3±0.1)~(0.6±0.4)mV,指标较小;胸前导联电压所得指标均值为(0.8±0.3)~(2.2±1.2)mV,指标较大。

2.2 心脏超声诊断结果

经心脏超声诊断显示,左心房明显增厚患者20例,心内膜下心肌发现存在颗粒样反光强化情况患者14例;均在舒张功能障碍患者20例;其中10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值为(56.2±13.3),幅度不超过 55%,表示相关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性。

2.3 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

实验组的漏诊及误诊患者为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常规组的漏诊及误诊患者为4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实验组>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论

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尖搏动减弱、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以及腹水等现象,如果不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将会致使患者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和遗传性患者,可直接造成心力衰竭和猝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中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性进行尽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整体预后情况以及身体健康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临床诊断方法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诊断各有千秋,其中心电图诊断显示,患者的肢体导联电压检测所得指标均值为(0.3±0.1)~(0.6±0.4)mV,指标较小;胸前导联电压所得指标均值为(0.8±0.3)~(2.2±1.2)mV, 指标较大;而心脏超声诊断显示,20例患者均存在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左心房明显增厚;心脏淀粉样变性疾病的诊断体征主要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以及假性梗死波形,患者一般情况下左心房相对于正常人要扩大很多,并且存在限制性舒张功能障碍情况,部分患者会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特征,在接受心脏超声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心肌内颗粒强回声变化等等[4];

本次研究针对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采用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联合诊断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两种诊断方法对于该疾病均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共同诊断效果更佳,即:相比常规组,实验组的漏诊及误诊患者为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常规组的漏诊及误诊患者为4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实验组>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诊断,采用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效果更佳,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实际心脏情况,提高整体诊断准确性,说明该种诊断联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可进行采纳。

猜你喜欢

导联均值心电图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