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06刘彦青马晓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人员满意度

刘彦青,马晓彤

(1.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2.临朐县东城街道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600)

脑出血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脑血管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主要临床特征为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要求极高。相关文献报道,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且大部分患者行动不便,甚至伴有语言障碍,影响着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不利于开展护理工作[1]。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新型计划型护理模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后,有目的性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能够优化临床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恢复。本次研究针对我院78例脑出血患者开展,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现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 1月,样本数量78例,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性共19例,女性共20例,平均年龄48-68岁,年龄均值(63.57±5.76)岁;对照组中,男性共21例,女性共18例, 平均年龄49-69岁,年龄均值(64.28±6.05)岁。78例脑出血患者均知情同意,符合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辅助医师进行脑出血知识宣教,嘱咐患者规划日常饮食。

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由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及护士共同组成,结合本院脑出血护理标准,拟定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实际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护理路径[2]。(2)实施护理路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要掌握患者病史,由主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科普临床护理路径主要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结合患者实际需求,调整护理路径中相关指标。此外,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护士长要对护理内容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评估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按照肺不张评分表评估患者肺部情况,将肺叶在影像学中变化作为评估标准、将排便颜色作为应激性溃疡评估标准、将尿路刺激征作为泌尿系统感染评估标准,结合上述要求在实践中完善临床护理路径,确保护理方案的合理性;整理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等;观察患者实际恢复情况[3]。(3)给予饮食指导,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与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指导患者科学规划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改善预后。(4)给予心理护理,患者发生脑出血后,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帮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提升患者自信心。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ADL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采取AD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采取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几个等级,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比率+基本满意比率。

1.4 统计学研究

本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33.0对文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采取(±s)方式描述文中涉及计量资料,结果经t检验,采取%方式描述文中涉及计数资料,结果经x2检验,对比文中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中满意占16例、基本满意占15例、不满意占8例,护理满意度为79.49%;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中满意占19例、基本满意占19例、 不满意占1例,护理满意度为97.44%,x2值为6.1546,P<0.05,表明统计结果对比存在差异。

2.2 不同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及ADL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统计结果对比存在差异。

表1 住院时间与ADL评分对比表(%)

3 讨论

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身心健康均有影响。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患者合并微动脉瘤、小动脉硬化后,极易发生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头痛、嗜睡、呕吐、昏迷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所以对于脑出血患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4]。临床上治疗脑出血,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求极高,若护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机体恢复,不利于预后。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共同拟定的护理计划,并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护理计划,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以表格形式展示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进行的各项诊疗计划,并依据计划实施诊疗,在此过程中,可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及病情恢复情况,调整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护理人员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其护理专业技能及紧急处理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缓解患者经济压力,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盲目性[5]。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可知,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确护理顺序,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规范其护理操作行为,进而实现计划性护理操作,避免盲目工作。此外,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出血护理人员满意度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