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5-06朱发军柯明池吴新淼臧红春王维兴白林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5期
关键词:独活组方退行性

朱发军,柯明池,胡 东,张 屹,吴新淼,臧红春,陈 辉,王维兴,白林晨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腰椎管狭窄症属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腰椎管异常狭窄导致神经系统受压,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功能障碍、运动能力下降、腰部疼痛等。腰椎管狭窄主要包括先天性与退行性两种类型,大部分患者为退行性病变,其致病原因与年龄、高强度体力劳动、外伤等有关[1]。临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主要采用西医疗法治疗,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未能得到明确改善,整体疗效有待提升。中医理论关于腰椎管狭窄论述内容详细完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稳定性及治疗安全性。本次研究主要分为我院就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案及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持续时间为15个月,起始于2019年1月,终止于2020年4月,样本为此时间段内就诊5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常规腰椎检查均为确诊病例,且同意参与研究,依据治疗药物及具体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为15例及10例,年龄最低最高数值为48岁、69岁,均值(57.69±5.63)岁,病程时间最低及最高数值为1年、5年,均值(2.54±0.6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为16例及9例,年龄最低最高数值为 47岁、65岁,均值(57.54±5.85)岁,病程时间最低及最高数值为1年、6年,均值(2.61±0.58)年,基线资料不影响本次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基础西医干预措施,主要措施包括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中频电疗采用我院中频电疗治疗仪完成,电极放置于患者腰部,调整设备相关参数,频率设置为4000 Hz,波形设置为正弦波,结合患者耐受程度调整电流强度,每日治疗1次,单次治疗时间为20 min。牵引治疗采用我院自动多功能牵引完成,取患者仰卧位,固定胸廓及骨盆等部位,牵引重量设置为患者体重的50%-60%,持续牵引6 min后休息2 min,如牵引导致患者疼痛加重,需将牵引重量设置为患者体重的20%-40%,以患者无疼痛感为标准。

研究组患者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加入中医治疗措施。中医治疗方案该疾病药物组方包括肾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大秦艽汤、左归丸加减,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1)身痛逐瘀汤:药物组方为香附15 g、当归 15 g、秦艽15 g、延胡索15 g、木瓜10 g、羌活15 g、红花 10 g、桃仁10 g、白芍15 g、牛膝20 g、川苇10 g、杜仲15 g, 甘草10 g、茯苓20 g。如腰腿刺痛,疼痛部位固定,加入黄芪、丹参、五灵脂。如患者腰部冷痛,加入细辛、木瓜、独活。如患者腰部灼热疼痛,加入黄柏、苍术。如患者腰膝酸痛,加入山茱萸、桑寄生、熟地。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后取汁300 ml,分3次服用,共治疗2周。(2)独活寄生汤:具体药物组方为炙甘草10 g、丹参30 g、防风10 g、肉桂6 g、秦艽10 g、杜仲15 g、怀牛膝10 g、桑寄生15 g、独活10 g、白芍20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党参15 g。如患者麻木,加入黄芪。如患者湿邪偏重,加入防己。如患者腰痛严重,加入鸡血藤、蜈蚣、全蝎。上述药物水煎后取汁400 ml,分2次服用,共治疗3周。(3)大秦艽汤:具体药物组方为黄岑、羌活各8 g,防风、生地各9 g,菖蒲、郁金、红花、桃仁各10 g,赤芍、当归、川芎各15 g,秦艽20 g,上述药物时间后取汁300 ml,分2次服用,共治疗15 d。(4)左归丸加减:具体药物组方为丹参、续断、补骨脂各12 g,菟丝子、龟板胶、鹿角胶、川牛膝、枸杞、山药各15 g,黄芪、熟地黄各30 g。如患者肾阳虚,加入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如患者脾胃虚弱,加入白术、党参、陈皮、砂仁,如患者血瘀,加入红花、鸡血藤。上述药物水总服用时间为1个月,水煎后取汁300 ml,早晚各服用1次。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治疗后JOA评分,指标包括临床检查、自觉症状、日常动作,得分与临床治疗效果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评估组间治疗后JOA评分,研究组均于对照组 (P<0.05)。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JOA评分(±s)

表1 评估组间治疗后JOA评分(±s)

组别 临床检查 自觉症状 日常动作研究组(n=25) 3.52±0.57 6.87±0.88 10.02±0.64对照组(n=25) 3.01±0.96 4.92±0.85 7.65±0.81 t值 2.283 7.969 11.478 P值 0.026 0.000 0.000

3 讨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属临床常见疾病,致病原因为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膨出等,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腿痛、腰痛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中医理论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纳入痹症、腰腿痛、腰痛范畴,患者主要发病原因与经络不通畅及气滞血瘀相关。

梳理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可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指标JOA评分优势显著,提示该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常规西医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要采用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等方案,治疗后可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状,改善运动能力,其主要缺陷为停止治疗后病情易反复。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以舒经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医师结合患者症状采取合理的药物组方,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3]。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肾痛逐瘀汤可祛风除湿、散寒通络、行气活血,组方中白芍、当归、红花等均具有行气、活血、化瘀之功效,杜仲、羌活等可通络、除湿、止痛。独活寄生汤可补气血,滋补肝肾,止痛,祛风湿,组方中独活及秦艽等具有可止痛、舒筋、活血。大秦艽汤可改善病变区域血液循环,祛风除湿,缓解疼痛,提高关节运动能力。左归丸组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通过适当加减可达到活血通络,滋补肝肾,祛风止痛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针对性,需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设计治疗药物,并加入西医治疗方案,实现内外同治的临床疗效[4]。

由此可知,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西医理疗等方案治疗同时加入中医治疗措施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值得在不同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独活组方退行性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研究
等风来
腰椎滑脱分型研究进展
独活入味
手法加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