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聚责散因为“责任分散”

2020-05-03

当代工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疚感求助者旁观者

我国有句很古老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的话,他对别人的帮助就责无旁贷,稍微具有社会公德的人,都会主动提供帮助。如果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场的话,这种责任就会自动地分散到每个人头上,变得不确定了,因此提供帮助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成了别人的事,这句话就是“责任分散效应”的表现。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一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需要担当责任时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責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只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猜你喜欢

内疚感求助者旁观者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拆屋效应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拒绝的正确方式
悔棋
内疚也是病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做平等父母,勿道德绑架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