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9业薇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类水平结构

业薇丽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开始涌入我国教育领域中。SOLO分类理论作为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观察学生学习结果的方法,近年来备受教师群体的青睐。化学一直是我国高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版块,因此提高对应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相关教师群体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接下来就将从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SOLO分类理论来具体阐述如何优化这一部分教学,希望能以此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字】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   SOLO分类理论   核心素养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4-01

SOLO分类理论是指能观察判断到学生在回答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的理论方法,也是教师分析学生解决某一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的主要方法。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则需要教师从合理判断学生化学水平、有效解读学生学习问题等多方面出发,而SOLO分类理论的教学应用核心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

一、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初步应用SOLO分类理论

SOLO分类理论中有五个水平标准,分别是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拓展抽象水平,这些标准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五种反应水平。有机化学作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无机化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对高中生群体而言也是重难点学习内容。SOLO分类理论应用的核心在于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评价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和设计未来的教学培养计划。对此高中化学教师群体在利用SOLO分类理论进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最终初步实现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師在设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这一课时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设计对应的课堂提问环节,以此来判断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处于哪个标准。当教师引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与甲烷结构”这一部分知识教学时,经过教师的讲解,很多学生都知道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但却不知道结构原因,此时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前结构水平。而后教师为学生展示碳原子通过杂化轨道形成甲烷分子的动态过程,在班级学生观察这一过程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SP3杂化轨道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这个阶段有部分学生的思维开始过渡到“单点结构水平”,但由于课程教学大多以理论为主,所以在课时结束后,班级大多数学生仍只具备“单点结构水平”,所以教师就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深入的后续课时教学。

二、激活学生多点结构思维,增加学生知识能力储备

多点结构水平是SOLO分类理论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的中等评价分类,具备这一思维水平的学生群体能在相应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独立问题或学习角度,或者能理解现有学习任务的多个方面,这对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储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机化学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其学习价值不言而喻。对高中生群体而言,其中有部分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一直停留在单点结构思维的层次,这让他们在面对越来越新颖的有机化学学习方向时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造新情境,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发现某一知识点的全新应用,从而开阔学生思考眼界。

例如,教师在进行《有机合成》这一部分教学时,可以通过这一具体例题“2–氯–1,3–丁二烯是制备氯丁橡胶的原料,根据它的逆合成分析来完成合成路线,并说明各步属于什么反应?”,紧接着教师为学生罗列出题目中所需的化学式和反应式。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逆合成分析法需要从目标产物反推出中间体、基础原料等物质,而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是氯丁橡胶,氯元素肯定是基础原料的一部分,取代反应从哪里开始进行?”、“取代反应的具体取代方式和内容”等,让学生从多个问题思考角度来延伸自己的思考方向,进而逐渐帮助学生将个人学习思维提升至多点结构水平。

三、优化教学应用环节,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SOLO分类理论中,比多点结构思维更高阶的是关联结构水平和拓展抽象水平,其中关联结构水平是需要学生能将自身目前所掌握的知识面整合成前后一致的知识整体结构。在实际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就是指学生能具备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有机化学目前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而在考试中也有对应的应用题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只有将自身的思维拔高至关联结构水平才能取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烃和卤代烃》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学时,该单元主要涉及到脂肪烃、卤代烃、芳香烃这三大烃类的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搭建对应的单元知识体系,此时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可能处于多点结构水平。而后教师可以提出“列举和举例说明脂肪烃的物理特性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规律变化”、“尝试根据芳香烃的通式去归纳脂肪烃的通式”等问题,让学生在复习思维导图制作中提高某些知识点的思考深度,促使学生个人把这些知识点揉碎又重组,发现其中的关联之处,最终令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完整。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SOLO分类理论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该理论教学核心与学生当前化学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尽量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认知结构和提高认知技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学习心态实现从消极敷衍到积极主动的转变,以此真正发挥高中化学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詹金全. SOLO分类理论在化学概念的深层式学习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2]吴小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几种有机物的检验[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9.

猜你喜欢

分类水平结构
张水平作品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给塑料分分类吧
35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