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鱼书《花笺记》英译本的元功能比较研究

2020-04-27吴思淇

现代交际 2020年6期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译本对比分析

摘要:《花笺记》作为典型的木鱼书作品,具有独特的诗体小说风格,也是较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学作品;主要英译本为英国译者汤姆斯的译本和第四任港督包令的译本。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切入点,分别从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对《花笺记》两个英译本的及物系统、语气与情态系统,以及主—述位系统和衔接系统等子系统进行比较,考察具诗体小说特点的木鱼书的翻译策略与效果。

关键词:花笺记 英译本 对比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75-03

作为明代“十大才子书”之一,《花笺记》是岭南地区著名的木鱼书作品,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与叙事特点。《花笺记》的译本很多,但针对其英译本的研究寥寥无几。立足于此,本文选取《花笺记》的两个英译本,汤姆斯译本(以下简称“汤译本”)和包令译本《花笺记》(以下简称“包译本”),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作为切入点,对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木鱼书这种诗体小说的英译策略与效果。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早期研究来自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对语言的论述。从人类学的角度,马林诺夫斯基注意到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对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而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具体论述,可见于弗斯(J.R.Firth)和韩礼德(M.A.K.Halliday)的著作。弗斯对语言进行的社会性研究是从“意义”着手的,这种“意义”不只是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意义,还包括了社会层面的意义。韩礼德在弗斯基础观点上加以发展,同样认为语言与社会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社会层面影响。

回溯理论的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基于意义的翻译研究有天然的关联。翻译研究者会有意识地运用语言学理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转换活动”“翻译是在意义和风格上对原著的自然对等的再现”[1],也就是说,意义一直是译者所关注的焦点,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显然是一个能推动翻译研究发展的重要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系统语言学的元功能层面着手,将有助于为原文和目标文本、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对比提供具体的研究方向指导。

二、《花笺记》英译本比较分析

韩礼德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并将人类成年时期的话语描述为三种“元功能”(metafunction):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下文将从三个元功能的角度对《花笺记》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1.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反映,包括人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与表达人们的经验时所涉及的各种成分相对应。在表达这些内容时,主要用到的概念功能方式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具体而言,语言使用者所选择的及物系统包括物质、心理、言语、关系、行为和存在等过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使用过程的类型、参与者的选择都会改变原文的意义表达。下文将从《花笺记》选出的例子中分析及物系统的过程和参与者,进而比较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具体转换。

原文:

起憑危栏纳晚凉,秋风吹送白莲香。

只见一钩新月光如水,人话天孙今夜会牛郎。[2]

汤译本:

As the evening advances,rise,lean on the railing,and imbibe the cool air,

For the autumnal breeze is imbued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 white water lily.

A single horn of the bright moon,resembling clear water,can only be seen.

For tonight,it is said,heavens bride and bridegroom unite.[3]

包译本:

I stood leaning upon a balustrade that I might enjoy the freshness of the evening breeze.The autumnal wind wafted towards me the fragrance of the white lotus flowers,and shining like water I saw the horns of the new moon.It was the very night when,as the tale is told,there is the blending of the constellations.[4]

两个英译本节选段的及物过程分析

从表格中可看出,汤译本选用了物质、关系和言语过程,而包译本则选用了物质、心理、语言和存在过程。第一个差异体现在汤译本对关系过程的使用,第二个差异在于包译本使用了心理和存在过程。此外,两个译本的动作参与者也存在很大差异:汤译本的参与者大多是“秋风”“一钩新月”“天孙”和“牛郎”等环境名词,而包版本的主要参与者是“我”,即小说故事的叙述者。

这两行选自《花笺记》的第一章,描述了故事所讲述的时代背景。比较这两个版本的过程和参与者,结合翻译目的,可得出以下结论:汤姆斯意在将诗体小说翻译成“诗”,故使用一系列名词短语来保留原文中的意象,尽可能贴近原文。包令选择译成的文本类型是小说,因此,作为整部小说的开端,包令运用较多的存在过程来阐释小说的背景环境,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并运用心理过程,集中叙述故事叙述者的情感。

2.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用语言表达社会人际关系,即语言具有表达说话人的性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功能。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对两个译本的语气与情态系统的分析将是此部分的重点。以下文段选自《花笺记》第一章,主要交代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心情,以及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原文:

细想天上佳期还有会?人生何苦捱凄凉?

得快乐时须快乐,何妨窃玉共偷香?[2]

汤译本:

Since love exists among the stars, and they have conjugal intercourse,

Why should I living man endure distress,and be benumbed by the cold?

At seasons of joy and mirth,he should be sprightly and merry;

What should hinder his coveting a pearl,or robbing a flower of its fragrance?[3]

包译本:

And then I thought silently that if the heavens had a happiness of their own in union and sympathy,there was no reason why man should be delivered over to sadness and solitude.If there be a day of gladness and rejoicing above,are there no jewels,is there no fragrance for us to posses and enjoy below.[4]

首先比较一下两个译本对于语气的选择。原文“人生何苦捱凄凉”是故事讲述者对于故事所作的感慨,“何”是反问语气,表示“何必”,“何苦”是说“何必(如此)辛苦”,是带主观规劝感情色彩的反问句,语气较强烈。汤姆斯把“何苦”翻译成带有wh-的疑问句“why should I…”(为什么我应该),而包令将反问句翻译成陈述句式“there is no reason why…”(没有理由如此……)。对比两种译法,汤姆斯与原文一样使用了疑问句式,句式上更贴近原文;而包令的陈述句式虽与原文不同,却传达出“何苦”所涵盖的强烈的规劝感情色彩。

再比较两个译本的情态动词的选择。从本质上讲,作为限定成分的词语在程度上要么是趋于肯定的,要么是趋于否定的[5]。而从形式上看,在英语中,表示否定的词语经常是在肯定的词语形式上加否定成分“nt”或用“not”;此外,还可以通过语气状语(如“never”“hardly”等)体现。而实际上在语义层面,肯定和否定之间还存在诸如“或许”“有时”或是“可能”这样的中间程度,就要用到情态词。在翻译“何苦”和“何妨”这些词语时,包令直接用否定词“no”,而汤姆斯则用情态动词should,译成情态动词的处理方式也体现汤姆斯确切传达出原文說话者的情态意义。

3.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如何使语言的组成部分互相关联,即人们如何组织信息并在使用语言反映信息间的关系。语篇功能包含主—述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在本小节中将主要通过对主—述位系统和衔接系统选择的分析,从而对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原文:

曲径两旁栽小竹,金鱼池过百花堂。

天街直透青云馆,安童秉烛入书房。

二生抱膝谈风月,只见窗前射入月痕光。[2]

汤译本:

The winding path,on each side, was planted with small bamboos;

On passing the golden fish pond,they came to the nursery of flowers.

After ascending the terrace,they went directly to the azure-cloud room,

Where the servant,stood with a candle,to conduct them to their apartment.

On taking a seat,the two youths sat at their case,and talked of pleasure,

Till they saw the moons bright rays shine through the window.[3]

包译本:

On one side was a rambling path, bordered with bamboos.They walked by the ponds with golden fish,and peeped into the conservatories.A servant had placed wax lights in their sockets,and immediately after entering the chair,they sat down on their heels in the chair,lifted up their knees to their chins,and began the usual gossip about the moon and the weather,when the moonlight entered the window.[4]

主位(Theme)是小句的第一组成成分,小句信息的起点,主位之外的部分称为述位(Rheme)[5]。主位有标记性(marked)和无标记性(unmarked)之分。当小句的主语充当主位时,主位为无标记性主位;而如果小句主位由句子其他成分充当时,就是标记性主位。在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上,可以通过主—述位系统的这种有无标记现象,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差异。原文中充(下转第74页)(上接第76页)当主位的是“曲径两旁”“金鱼池过”“天街”“窗前”等表示地点方位的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包译本的主位一般是无标记主位,即句子的主语充当主位,而汤译本中则多用未标记主位,且未标记性主位一般为表示位置的介词短语。这种有无标记的区别也是话语功能的体现,无标记的内容就是常规的陈述语序,有助于将故事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而有标记的内容经常会在句子中被突显出来,从主—述位系统上看汤姆斯译本更接近原文的表达。

再看衔接系统,比较中英文的衔接,会发现英语在语篇衔接上较重视结构严谨,句经常要有主语,且多以代词出现,而汉语语篇结构则常省略主语,每句话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翻译时,两个译者都注意到此章节主要是围绕聊天的两兄弟展开,故在翻译时都进行一定的转换,对于原文中省略的主语,用“they”“the two youths”等词来进行指代。通过增添适当的代词,译文更符合英语语篇结构中的衔接特点。

三、结语

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对《花笺记》的汉语原文,以及两版英语译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同时注重在译本中实现对原文本的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的传达。换句话说,译者既要在语内意义上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也要传达出原文说话者的态度、动机,并达到译本语篇上的衔接与连贯。针对“木鱼书”这种诗体小说的英译,无论是选择将其译成“诗歌”还是“小说”,都要注重以词义的表达、语义的衔接与连贯為基础。好的诗体小说译作应该立足于原文文意的传达,着力提高译作的可读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使读者能够把握原诗的深层内涵,体悟诗歌小说的神韵所在。

参考文献:

[1]Nida &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Publishers,1969:12

[2]梁培炽辑校标点.花笺记会校会评本[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Thoms,Peter Perring.Chinese Courtship.In Verse To Which Is Added,An Appendix,Treating of the Revenue of China[M].Macao: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1824

[4]Bowring,John.Hua Tsien Ki.The Flowery Scroll,A Chinese Novel[M].London:Wm.H.Allen & Co.,1868.

[5]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张正吉

[作者简介]吴思淇,广东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译本对比分析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