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之下怎样才能多一重保护

2020-04-27如刚

绿色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油抗生素细菌

如刚

在武汉卫健委出台的新冠毒感染肺炎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中,第一条是汤药,第二条是香熏疗法,第三条是运动锻练。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汤药与运动锻练在自我“隔离”居家的情况下,操作起来并不方便,简单易行的是第二条,“香熏疗法”。

在香熏疗法中,武汉卫健委推荐了“中药香包、清凉油、风油精、鼻烟壶”这类产品每天鼻嗅数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中药香熏能否为居家的我们撑起一道保护伞呢?

被称作“瘟疫”的传染病

从古至今,瘟疫都是人类最大的杀手。其中对人类影响巨大的有天花、霍乱、疟疾、鼠疫、流感、非典等。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是能够经过各种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

瘟疫传染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污染到的物体,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总的来说,瘟疫就是传染病。

历史上,瘟疫曾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不仅导致经济损失难以估量,更是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是导致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类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疫这三种传染病使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35年中,仅疟疫一种传染病就使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三分之一。

疟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传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夺取100万人的生命。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今年初,美国爆发的流感,已经导致了上万人死亡,而去年底发端于武汉的新冠肺炎,也已经导致了近三千人死亡,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可以感染人体引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有五类:细菌(如大肠杆菌)、病毒(如冠状病毒)、真菌(如扁平苔藓)、原生生物(如疟原虫)、蠕虫(如沙虫)。

导致瘟疫最主要的罪魁祸首是其中的两种微生物,一个是细菌,一个是病毒。那么,细菌与病毒是如何危害人类的健康呢?

细菌与病毒

细菌最早是被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单透镜显微镜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牙垢上观察到的,但那时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直到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指出,细菌是由空气中已有细菌产生的,而不是自行产生,并首次提出细菌可导致疾病。为此,他研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誉为“微生物之父”。

我们知道大多数物种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人體约有40-60万亿个细胞,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膜包裹着细胞核,细胞质充斥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

细菌和人不同,细菌的细胞结构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菌细胞与人体细胞最大的不同,是有细胞壁,可以独立于动物、植物,单独存活在空气中、土壤中,所以传播非常广,特别是以前的人不知道控制水源,导致细菌轻易借助水源传播。

早期人类对细菌认识不足,对细菌导致的疾病也是束手无策,直到抗生素的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队队长亚历山大·弗莱明在法国战场待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法国佛兰德斯战场产生的伤口都比较污秽,那些泥泞随着高速运行的武器一起切入到士兵的身体内,会使创伤的后果更加严重。那时候没有抗生素,只能用消毒水处理伤口,然而用大量消毒剂冲刷伤口起到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消毒水杀死了伤口处的细菌,同时也杀死了人体自身的正常细胞。人们都希望找出一种能够特异性地杀死细菌而不伤害人体的药剂,但这是一个人类未知的领域,谁也不知道哪一位最终有幸成为新世界的开门人。

一战后,弗莱明回到伦敦工作,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感染伤口最常见的病菌葡萄球菌,并试图找出杀死它们的方法。

1928年9月,弗莱明结束了度假归来——在度假之前,他把所有细菌培养基一股脑堆在了实验室角落的长椅上。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不见了。

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弗莱明认为,霉菌分泌了一些可以杀死葡萄球菌的物质。于是他趁热打铁,小心翼翼地提取了培养基里的霉菌,将它们纯化培养起来,发现这些霉菌其实就是青霉菌(又名盘尼西林),它们的分泌物可以在几小时内将导致人类生病的某些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青霉素完全满足了人们期望杀死致病菌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任何伤害的想法。青霉素中含有的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从此,人类对付细菌最强大的“武器”诞生了!

青霉素问世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化或化学奖。

人类发明的各种抗生素,之所以能在杀死细菌的时候,不伤害人体细胞,就因为细菌细胞与人体细胞的结构不同,细菌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而所有的抗生素,攻击的都是细胞壁,阻止细菌在繁殖的时候,形成细胞壁,细菌自然就被消灭了。

但抗生素有抗生素的问题,毕竟人体内还有很多与人共生对人体有益的菌群,抗生素对细菌细胞壁的攻击是无差别,很多有益菌也会被杀死,这正是抗生素的副作用。

病毒主要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的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DNA或RNA),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质,称为衣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的包膜。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人或动物体内来维持生命。一旦离开宿主的身体,几分钟内甚至几秒钟内就会死亡,这是与细菌最大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病毒是不会通过空气、物体传播的。而且人体完好的皮肤可以绝对阻挡绝大部分病毒的入侵。比如栏杆,是不会传播病毒的,除非前面一个病毒携带者刚摸过这个栏杆,几秒内我们接触这个栏杆,并且接触的手上刚好有伤口,病毒才有万分之一分的机会,从这里侵入。

多数細菌具有独立的营养代谢系統,可以独立生存,所以它进入人体后只是求营养,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但病毒不同,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就丢掉其蛋白质外壳,因为病毒繁殖不需要这些成分。它们应用基因组内的合成机器去劫持他们所侵入细胞的细胞核。病毒核酸影响着宿主细胞原有的基因物质,同样也影响着细胞的原生质、能量释放及新陈代谢系统。

病毒基因组将重新编制宿主细胞核的基因程序并指挥其生产更多的病毒,已感染的宿主细胞从而变成一个病毒加工厂。在每个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内可产生数百个新病毒,这些病毒成熟后从宿主细胞逃出再去感染其它细胞。

从感染人疾病的角度来说,整个传染病中,因病毒引起的占到2/3,这就突出了病毒的危害性。因为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壁,病毒没有细胞壁,所以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针对细菌,我们有抗生素,但是对病毒几乎没有特效药。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药物,对病毒起到的效果也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所有治疗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让免疫功能跑贏病毒的复制,让人体系统重新获得优势。这个時候不仅需要有力的医疗,主要是拼人体的免疫力!

植物精油的杀菌作用

香,天地之正气。正气者,道也,万物之所系,一化之所待。人与天地相参,故人亦秉此正气而存于天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芳香植物的国家之一,并在数千年前就有详细的研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以得其和为正,失其和为邪。在中医传统中也一直运用植物熏蒸法治疗各种疾病。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人们采集树皮草根来驱疫辟秽,就是利用植物的香气杀虫治病。焚香,属中医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

《本草纲目》书中记载了两千多种药用植物,其中包含大量的芳香植物的药效。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我国很早就懂得焚烧艾叶、菖蒲等来驱疫避秽,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

每逢端午这天,民间家家户户流行兰汤沐浴、悬艾草菖蒲、饮药酒、佩香囊等习俗。端午节为什么要熏香、戴香囊?端午时节,天气湿热,“五毒”尽出,蚊虫滋生。熏香,就是为了杀灭越冬后的各种病菌,辟瘟除秽,减少夏季的疾病,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芳香性药物以化湿和开窍为两大主要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证明,芳香性中药具有鼓舞正气、除邪辟秽,解肌发表、疏风散邪,芳香健脾、化湿醒脾,通关开窍、灭菌杀毒、止痛消肿等功效,这些特点与芳香性中药所有的特殊药理性质有关。

香薰疗法(也称芳香疗法),是将植物精油运用薰蒸、沐浴、按摩等方法,通过人体的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五大感觉功能,把植物的荷尔蒙经由皮肤和呼吸系统吸收,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内分泌等八大系统而激发人体自身的治愈、平衡及再生功能。

植物利用不同结构类型所制造的次级代谢混合物来保护自己不受食草动物、细菌和真菌的毒害。这些次级代谢物是经由几百万年的演化,在不断地筛选之下最适合对抗环境的活性成分。而根据它们过去在植物体中常对抗的入侵者(细菌、真菌与病毒),我们也可以有样学样地使用精油来处理微生物和病毒造成的感染。

精油的抗病毒、抗菌和抗真菌功效早已被研究证实,这些功效缘于植物本身天然的特征,或许这正是植物与病毒、细菌和真菌作战以保护自己的天然屏障。

精油应用于杀菌抗病毒,在西方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在茶树精油的故乡澳洲,土著民族一直用茶树精油治疗各种感染,并视为“万灵丹”。

1983年,澳大利亚联合食品实验室进行皮肤消毒实验,结果更是惊人:未清洗前,人们手上的细菌数为每五十公分三千个以上;用蒸馏水洗后还有2000个以上;用茶树精油洗后只剩下3个,等于是完全测不到细菌了。

公元前2000年,印度《吠陀经》就记载有檀香、肉桂、芫荽、没药、姜等多种药草在宗教和医疗上用途。14世纪欧洲黑死病大流行,人们在街上焚烧乳香和松树预防感染,而当时的医师为了杜绝感染,则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者帆布衫,头戴黑帽,装备了状如鸟嘴般的面具,鸟嘴中装入芳香植物,如迷迭香、百里香、薰衣草、鼠尾草等,来过滤空气,对抗细菌和病毒,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精油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毒更是有着很好的效果。精油在空气中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包裹病毒,另外利用鼻腔中的嗅细胞对精油分子的抓取,在鼻腔内形成细菌和病毒无法穿透的隔离层。众所周知,精油的分子量很小,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穿透细菌细胞膜,从而破坏细菌的繁殖。

精油为什么可以克制病毒?这是由于精油会与病毒竞争人体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直接附着在病毒的表面,让它没有机会进入我们人体的细胞去复制更多的病毒。从而拖延了病毒的繁衍速度,为人体免疫系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去制造抗体,失去了人体细胞的营养供给,病毒也就没有了生命,无法对人体产生伤害。

与抗生素不同的地方是,精油能同时摧毁细菌的生态环境,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精油不仅可以阻碍病毒的复制或者防止病毒顺利生长,部分精油还具有破坏病毒外膜的功效,再透过淋巴球、白血球这些免疫大军去吞噬。

事实上,当人开始出现感染症状时,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全线开动了。这时如果使用具有抗病毒效果的精油,就可以增强免疫反应、帮助消灭病毒。如复方中药精油圣宁油,既可直接攻击病毒,又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双管齐下,就可以迅速的控制病毒的数量,抑制病毒的繁殖,使病情不再加重。

进入20世纪,人类对精油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越來越认识到精油的神奇,而且植物精油自我保护的很多功能也能善用在人身上,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并在抵御外邪的同时,调节身心平衡,有效的促进人类健康。比如:玫瑰,气味甜而沉的纤细花香,采用花瓣萃取精油。不仅对头痛、失眠、神经紧张有其精神心理的效用,还可清血、利肝、利脾、健胃等,对身体有效用,更重要的是,对皮肤有消炎、抗菌、收敛的功效。

近40年来,芳香疗法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北欧等发达国家,有了广泛的发展及运用。在居家照护、平衡身心上,人们已可以较为熟练地运用精油。如今,芳香疗法也在安宁病房、整合照护、抗病毒、抗感染、杀菌抑菌、止痛等医疗领域有了广泛及深入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精油或是抗生素更好的替代品”。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无数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夜以继日的工作。希望古老的中医药学能够为抗击疫情做出新的贡献,希望植物精油能够在新冠疫情防护中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猜你喜欢

精油抗生素细菌
传承千年的芳疗科学
细菌大作战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
抗生素
细菌惹的祸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焕“发”光彩
嘉媚乐精油乳,开创精油护肤新时代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
精油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