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行动铸就绿色长城

2020-04-27

绿色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植树义务全民

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发动民众如此广泛、持续时间如此长久地投身国土绿化事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中国,也从来没有一个运动持续40年,至今动力不竭、魅力无限。

我国植树造林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始于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

1982年3月12日,邓小平同志率领家人在北京玉泉山上挥锹植树,拉开了中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历史帷幕。从此,每到春季,义务植树成为中国领导人的一项固定日程,成为适龄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报效祖国的一个途径。

40年间,每到植树季节,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黑龙江畔到南沙群岛,全国各族人民挥锹拿锄,植树播绿,共有164亿人次为神州大地添绿742亿株树。目前,我国森林面积由1.15亿公顷增加到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2.96%,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由0.22亿公顷扩大到0.8亿公顷,持续位居世界首位……

40年间,全国各地、各部门、各系统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共尽义务,形成了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生动局面,精彩诠释和彰显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和义务性。

40年来,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投工投劳义务植树消灭宜林荒山荒地,到推进工程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再到义务植树成为参与生态建设、弘扬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式。义务植树的机制不断创新,尽责形式不断丰富,由过去以挖坑种树为主的传统方式,丰富拓展到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与实体结合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等8大类50余种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國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

正因如此,在世界森林面积总体减少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回首40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留下的不仅是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诗意栖居的宜居空间,更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道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大力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人们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绿色消费等生活理念渐成时尚,造林绿化,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植一棵树、栽一抹绿、造一片林。洒下的是汗水,种下的是希望,憧憬的是未来。生态文明时代正疾步向我们走来,全民义务植树必将掀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新篇章。

猜你喜欢

植树义务全民
去植树
植树真快乐
3月历史大事记
跟踪导练(一)(4)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良知”的义务
植树
春天到了,植树去!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