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玉修 镜头里的生命呼唤

2020-04-27石盛楠

绿色中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普氏对角青海湖

石盛楠

冬日的青海湖,银装素裹,天地陷入了一片纯净,蔚蓝色的苍穹下是覆盖着白雪的远山,高原圣湖封上了晶莹剔透的冰霜。

高原上生活着世间稀有的精灵——中华对角羚,野生动物摄影师葛玉修用镜头记录了它,并用影像告诉公众——让人与野生动物相安无事,让更多的人明白大自然才是野生动物本来应该呆的地方。

自1995年以来,他第一次踏上青海湖鸟岛,就被那碧水蓝天、万鸟欢歌的场面所震撼,他开始用镜头对准青海湖鸟类等动物及周边环境。

1997年11月下旬,葛玉修和朋友去青海湖布哈河口拍摄天鹅,半路上偶然看到7只褐黄色的动物排成一线在草地上优雅的跳跃、奔跑。这是一种连当地牧民都叫不出名字的羚羊。它们在奔跑中忽然张开的尾巴,就像草原上盛开的花朵。太漂亮了!他急忙端起相机拍下了一组珍贵的镜头。

但“普氏原羚”是一种什么动物呢?

经过询问老乡和查询资料之后发现,这是全世界仅存300只普氏原羚,而他也成了国内拍摄到普氏原羚影像资料的第一人。葛玉修对普氏原羚的了解越来越深,图片越拍越好,他甚至拍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求偶、交配、瞬间跳跃和直立的照片。

近30年的拍摄让他有了很多丰富的感受。“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靠近人类,反倒会对人类的靠近感到害怕,主动躲避。人类的非法捕杀与利用,增加了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的机会,也让野生动物携带的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有了侵入人体的机会。”

神圣的青海湖赐给了葛玉修创作的灵感,也带给他保护动物意识。

2002年之后,葛玉修开始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向学校、企业、机关、部队展开生态环保科普公益讲座。

中國的野生动物在哪里?台下的听众踊跃的回答,它们在山、河、湖、海、林,但葛玉修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案:大家还漏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餐桌!

葛玉修说,“历史上许多次面对大量严重灾荒时,人类都靠猎杀野生动物为食活了过来,现在生活好了,面对灾情也不缺食物了,人类反而没有感激这些野生动物,仍在以吃野味满足口欲。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大自然又一次给我们的警示和惩罚。”

疫情过后,野生动物“保卫战”仍将是一项需要人们长期奋斗的事业,葛玉修期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作为人和动物之间的桥梁,呼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让人类与野生动物共享大自然。

葛玉修,青海银监局原纪委书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青海青网站创建人。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图片,被誉为青海湖“鸟王”和“中华对角羚之父”。2019年,葛玉修与中华对角羚的故事被做成短视频《高原守羚人》并获“学习强国”平台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微视频、摄影作品大奖赛三等奖,他本人也先后获得过“北京奥运火炬手”“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环保卫士”“美丽中国·第八届中华环境奖”等荣誉。

猜你喜欢

普氏对角青海湖
青海行
资讯
会变形的忍者飞镖
K—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
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
踏浪青海湖
游青海湖
谁绊住了普氏原羚自由的舞步?
折大象
折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