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MSCT增强扫描评价胃癌患者术前临床TNM分期的价值

2020-04-27莫永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一致性准确率淋巴结

莫永峰

河南林州市肿瘤医院放射科 林州 45655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1]。胃癌的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常规胃镜、钡餐透视检查无法显示胃癌浸润的范围、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故不能为临床TNM分期提供依据[2]。64排螺旋CT(64-MSCT)具有分辨率高、无创、扫描迅速等优点,能全面了解胃癌病变的范围、大小及周围脏器浸润情况,可为术前临床TNM分期提供依据[3]。选取2016-07—2019-01间在我院接受根治手术的200例胃癌患者,以术后病理TNM分期为“金标准”,探讨术前64-MSCT增强扫描评价胃癌患者临床TNM分期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42~81岁,平均61.35岁。术前均无青光眼、体内金属植入史,均行64-MSCT增强扫描检查,并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胃底贲门癌96例,胃窦癌56例,胃体癌48例。由同一组医生实施胃癌根治性手术(D2)。术后常规病理学结果:中分化腺癌47例,未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93例,黏液腺癌30例,印戒细胞癌19例,高分化管状腺癌6例。

1.2方法设备为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机,电压120 kV,层厚5 mm,电流200 mA,螺距1.625 mm。禁饮食12 h,检查前10 min肌注20 mg山莨菪碱,口服温水800~1 000 mL,轻拍后背打嗝,排出空气。由膈顶扫描至脐平面进行平扫,然后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80 mL,3.0 mL/s。于注射后35 s(动脉期)、65 s(门脉期)、90 s(平衡期)扫描。其中可根据病灶位置不同进行补充扫描,如胃底贲门取左侧位或仰卧位,胃窦取左前仰卧斜位或右侧位,胃体取仰卧位。将数据传送至三维图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阅片由3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分别独立完成。多角度观察胃癌病灶,仔细观察病灶形态、大小、厚度、分层结构;同时调整窗宽、窗位,观察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是否存在淋巴转移、浸润。脂肪间隙累及标准:壁外侧脂肪密度增加,表现絮状或斑片状。淋巴结累及标准:非血管性软组织结节,胃周外部结节短径>8 mm,胃周结节短径>6 mm。

1.3观察指标及分期标准以术后病理TNM分期为“金标准”,评价术前64-MSCT增强扫描的临床TNM分期的准确率。T1:浸润局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层;T2:侵及浆膜层或肌层;T3:浸润突破浆膜,未累及周围组织;T4:浸润突破浆膜且侵及周围组织。N0:无淋巴结转移;N1:距病变<3 cm,淋巴结发生转移;N2:距病变>3 cm,淋巴结发生转移,包括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胃大小弯、腹腔动脉、脾动脉周围淋巴结。M1:有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Kappa检验64-MSCT增强扫描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其中,Kappa指数>0.75表示一致性极好,0.4~0.75表示一致性较好,<0.4表示一致性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T结果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T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T结果比较

2.2N结果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N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术前64- 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N结果比较

2.3M结果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M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及术后病理检查的M结果比较

2.4术前64-MSCT增强扫描临床TNM分期的准确率术前64-MSCT增强扫描临床TNM分期中,T、N、M的准确率分别为82.00%、73.00%和97.00%。M的准确率高于T和N分期(P<0.05),且一致性极好(Kappa=0.905,P<0.001)。见表4。

表4 术前64-MSCT增强扫描临床TNM分期准确率

3 讨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已属于进展期,根治性手术(D2)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前临床TNM分期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可切除性和预后的评估[4]。术前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但无法准确评价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有远处器官转移,不能为术前进行临床TNM分期提供循证医学依据。而普通CT于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存在较多争议,检出率仅为60%~65%[5]。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64-MSCT因具有分辨率高、无创、扫描迅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胃癌患者行64-MSCT动态增强扫描,能于较短时间完成门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扫描,可减少呼吸造成伪阴影,实现容积扫描,获取较为丰富的数据信息,进而完成模型重建[6]。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能准确定位病灶部位,较为清楚反映病灶形态及胃壁浸润的深度;还可对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强化方式、密度进行深入观察[7]。

收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00例胃癌患者术前64-MSCT增强扫描的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显示,64-MSCT增强扫描术前临床TNM分期中,T、N、M的准确率分别为82.00%、73.00%和97.00%。M的准确率高于T和N分期,且一致性极好。充分表明术前64-MSCT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临床TMN分期的准确性。但需准确掌握扫描时机、强化高峰时间,细致分析病灶情况,以减少误漏诊。

猜你喜欢

一致性准确率淋巴结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