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中药包热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6侯丹李晓屏黄启静宾艳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包艾灸腰椎间盘

侯丹, 李晓屏, 黄启静, 宾艳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后在外力等因素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破坏、突出,刺激或压迫到脊神经根产生的一系列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40岁左右的青壮年成为发病主要人群,中医治疗对LDH有着独特的优势,包括针灸、穴位按摩、中药外用、中药内服等[1-3]。中医理论认为:LDH属于“痹症”范畴,其证型可分为淤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和风寒湿型,艾灸、按摩、拔罐等传统中医特色治疗对LDH疗效显著[4]。本科室自2018年起用艾灸联合中药包热敷治疗LDH,和传统西药治疗相比优势明显,现汇报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S评分及分级比较

组别观察时间nJOA评分(x±s)JOA分级(例)差中度良好优Z值P值对照组治疗前5013.92±5.531318163治疗后5015.56±5.578162331.430.15中医组治疗前5014.02±5.681418144治疗后5018.62±4.57#∗1△93554.23<0.01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t=4.46,P<0.01;*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3.00,P<0.01;△表示JOA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Z=2.97,P<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门诊或住院号单双号随机抽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宜宾市中医医院收治的LDH确诊且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37~75岁,平均(45.2±8.7)岁。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编写报告》[5]对LDH的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依从性好,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愿。排除标准: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LDH急性期或必须手术者。将纳入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医证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日常活动、生活(腰部保暖)等方面。

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粒,每次1粒,早晚各一次)、迪根(双氯酚酸钠缓释片,0.1g/片,每日1片)。

中医组采用艾灸联合中药包热敷。艾灸:选取腰俞穴、肾俞穴、至阳穴、委中穴、腰阳关、承扶穴、委中穴、阳陵泉穴等穴位,距皮肤2~4 cm处进行艾灸,以局部皮肤温热感但无灼烧痛为宜,每次艾灸选取2~3组穴位,每日1次,每次持续时间30 min,连续10日为1疗程。中药包热敷:将姜黄、生大黄、天花粉、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芷、法夏、乳香、没药、赤芍、桃仁和红花等中药按指定剂量连同粗盐密封于棉布包内,使用前经微波炉加热,温度以50~60 ℃为宜,热敷部位为阿是穴,每次热敷30 min,每天2次,连续10日为1疗程。

总观察时间为3个疗程,即30日。

1.3 观察指标

1.3.1 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评分标准[6](JOA评分) JOA是用于评价人体功能性障碍的评分量表,包括主观感觉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受限14分,总分0~29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将JOA评分<10分、10~15分、16~24分和25~29分分别评定为差、中度、良好和优。治疗后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29-治疗前评分)]×100%。

1.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将疾病引起的疼痛感绘制成0~10 cm的线段,由患者根据自己疼痛感的主观感觉进行评分,0为无痛,10为最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

1.3.3 疗效 参考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ZY/T001.1~001.9-94)判定,以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定义为治愈;以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定义为好转;症状、活动功能无变化定义为未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3.4 患者疗效满意度评分 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满意度调查,按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级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及分级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中医组JOA评分分别为(13.92±5.53)和(14.02±5.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JOA评分和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1。对照组和中医组治疗后JOA改善率分别为(10.9±5.2)%和(30.7±7.3)%,中医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5.08±2.05)和(5.04±1.9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和满意度比较

中医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0.0%,中医组高于对照组,疗效等级中医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满意度等级中医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和满意度比较

组别疗效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对照组9261570.0中医组1729492.0统计值Z=2.80χ2=7.86P值0.010.01组别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对照组3102314中医组112892统计值Z=5.09P值<0.01

3 讨论

LDH直接影响患者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失去劳动能力,中医治疗是LDH治疗的重要手段,且疗效确切[8]。传统中医治疗LDH手段包括穴位按摩、针灸或电针、艾灸、中药熏蒸与热敷等。中医认为:LDH的病因在于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进而营卫失调所致气血受损,抑或肝肾不足,外邪入侵导致血瘀气滞,LDH所致的腰痛与肾精亏虚关系密切,风、寒、湿、热皆为外邪,侵袭肌体,致气血凝滞,腰部气机不利,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形成腰背痛[9]。中医往往通过祛风止痛、活血舒筋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10]。

本研究发现,穴位艾灸联合中药热敷阿是穴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LDH患者腰背疼痛症状,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艾灸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和行气活血,通过艾灸可促使机体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艾草具有通行十二经络,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功效,通过热力能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除寒湿邪气的作用[11]。中药热敷将热力和中草药相结合,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使药力迅速达到病所,加快中药的吸收,还可以改善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缓解腰背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12]。中药热敷采用姜黄、生大黄、天花粉、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芷、法夏、乳香、没药、赤芍、桃仁和红花等多味中药,其中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芷和天花粉属于“如意金黄散”方剂,《中国药典》指出: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打损伤[13]。在此基础上加入法夏(燥湿化痰)、乳香和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和瘀血阻滞等)、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跌扑损伤)、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等联合使用具有化解瘀血肿痛,瘀血肋痛等作用[14]。

综上,艾灸联合中药包热敷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其通过温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显著改善LDH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患者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药包艾灸腰椎间盘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柱状药包爆破漏斗效率函数及其等效爆破作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更正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水下爆炸中水面效应以及药包形状对冲击波的影响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